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点击数:509 | 发布时间:2024-11-08 | 来源:www.nexxgmp.com

    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上学期间,说到要点,大伙是否都习惯性的看重?要点是指某个模块常识的重点、重点部分。

    1.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一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假如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是状况量,加速度是性水平,速度改变量是过程量。

    2.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二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容易见到单位还有min,h。

    3.一般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可以完全确定物体地方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3.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三


    1、牛顿第肯定律:

    内容: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理解:

    ①它说明了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水平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而不是保持运动是什么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可以由实质的实验来验证。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理解:

    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水平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

    ④同一性:合外力、水平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3、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一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一条直线上。

    理解:

    ①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用途力后有反用途力。

    ②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性质相同:即用途力和反用途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相互依靠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他们作为自己存在的首要条件。

    ④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的不可叠加性: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分别用途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成效,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有哪些用途成效不可以相互抵消。

    4、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看法、量子力学理论处置。

    4.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四


    弹力:

    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弹力。

    条件:

    ①接触;

    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可以超越弹性限度。

    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5.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五


    弹力

    1、弹力

    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需要拥有两个条件:

    ①两物体直接接触;

    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重压肯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一直沿着绳而指向绳缩短的方向,在剖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不是存在弹力的判断办法:假如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容易觉察,这个时候可用假设法进行断定。

    6.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六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状况

    (1)一个物体假如维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大家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况

    (2)物体维持静止状况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含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用途下物体处于平衡状况的运动学特点。

    2、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势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一般可使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7.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七


    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可以正确理解。比如:第3s末、3s时、第4s初……均为时刻;3s内、第3s、第2s至第3s内……均为时间间隔。不同: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2、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地方变化,用由初地方到末地方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通常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3、运动图像的意思和应用

    因为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常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意思:

    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知道图象斜率的意思: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8.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八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地方发生变化,如此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质:常见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假如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视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觉得物体的水平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4.时间与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路程和位移: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可以完全确定物体地方的变化,是标量。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9.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九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成正比。即:f=N

    4.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10.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


    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备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要紧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分子势能:分子间具备由它们的相对地方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伴随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有哪些用途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伴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有哪些用途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伴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质气体来讲,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些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有什么区别。物体具备内能的同时可以具备机械能,也可以不具备机械能。

    11.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一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用途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方阻力,在该地区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

    Vt=gt

    h=1/2gt^2

    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12.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二


    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方压下,水的冰点作为0℃,沸点作为100℃,在0℃~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2)热力学温标T:单位K,把-273。15℃作为0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讲,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ΔT=Δt。只不过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

    (4)绝对零度(0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可以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

    13.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三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地方。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14.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四


    重力势能

    概念:物体因为被举高而具备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重力做功的特征:只和初末地方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形变而具备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15.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五


    动力学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具备惯性,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用途在他们,平衡力与用途力反用途力不同,实质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置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注:平衡状况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况,或者是匀速转动。

    16.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六


    力的合成与分解

    若处于平衡状况的物体仅受两个力用途,这两个力肯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一条直线上,即二力平衡

    若处于平衡状况的物体受三个力用途,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肯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一条直线上

    若处于平衡状况的物体遭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有哪些用途,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置,此时的平衡方程可写成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剖析受力状况;

    ③打造适合坐标;

    ④列出平衡方程

    17.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七


    参考系

    1、参考系的概念: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比如,肩并肩一块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同一运动选择不一样的参考系,察看结果可能不同。比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18.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八


    坐标系

    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打造适合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地方及地方变化。

    2、坐标系分类:

    一维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打造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比如,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地方可用离车站的距离来确定。

    二维坐标系适用于质点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比如,运动员推铅球以铅球离手时的地方为坐标原点,沿铅球初速方向打造x轴,竖直向下打造y轴,铅球的坐标为铅球离开手后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三维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的运动。比如,篮球在空中的运动。

    19.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十九


    弹力

    1、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有哪些用途,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需要直接接触,

    (2)量物体接触处有弹性形变(弹力是接触力)。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方向的判断办法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重压;对弹簧秤只为拉力。

    (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缩短的方向,即只为拉力。

    (3)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4)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5)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6)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沿半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7)轻杆的弹力方向可能沿杆也会不沿杆,杆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重压。

    (8)依据物体的运动状况,动力学规律判断。

    20.高中一年级物理科目要点必学一笔记 篇二十


    1、电动势

    (1)概念: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2)概念式:E=W/q

    (3)单位:伏(V)

    (4)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它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2、电源(池)的几个要紧参数

    (1)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2)内阻(r):电源内部的电阻。

    (3)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mA·h。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 学习交流 -

  • 欢迎加入国家人事网,与万千考友一起备考
  • 成考路上不再孤单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