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研冲刺季!点击此处查询报名冲刺攻略大全>>
为做好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依据教育部、陕西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在确保公平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质,特拟定本策略。
1、组织管理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二)学校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全方位统筹指导和监督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研究生院负责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平时管理和组织协调。
(三)各学院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拟定本单位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推行细节和调剂工作细节(以下简称“复试录取工作推行细节和调剂工作细节”);依据学科、类别或范围(以下简称“专业”)具体状况成立复试小组,组织对考生复试考核,提出拟录起名字单,受理考生申诉,公开有关信息。
各学院党组织纪检委员负责全程监督检查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调查处置本单位投诉和举报事情。
2、基本需要
(一)各学院依据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需要(A类考生)》(以下简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结合生源和招生名额等状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需要,并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复试考生名单。
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初试成绩基本需要为:总分按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下调5%。
(二)各学院依据学校复试工作有关需要与本单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拟定复试录取工作推行细节和调剂工作细节,报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在本单位网站公布后实行。
(三)符合教育部加分政策的考生,由研究生院进行资格认定。
3、复试工作
(一)复试方法
学院依据学科特征和专业需要,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首要条件下自主确定复试方法,可使用现场复试或互联网远程复试。
1.现场复试:在我校雁塔校区进行,各学院须做好考试试题印制、场地安排等有关筹备工作,并将复试安排及需要提前公告考生。考生须根据公告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及有关材料,按时参加复试。
2.互联网远程复试:复试平台使用“一用一备”。用“钉钉云面试系统”进行(腾讯会议作为备用平台),各学院须提前在本单位网站公布有关设施的配置需要,提前组织考生、复试导师及员工进行模拟演练。考试前严格采取“两辨别(人脸辨别、人证辨别)”“四比对(考试报名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等手段,加大身份核验。坚持“三随机(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职员、随机抽取复试一试题)”管理方法,加大复试过程监管,确保公平公正。有关考生须按需要自行筹备复试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二)复试资格审察
复试资格审察由各学院负责。考生须在复试前筹备好以下材料:
1.往届考生(含同等学力考生):身份证、准考证、学历证书、《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2001年以前毕业考生提供)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2.应届考生: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3.考生个人简历、学业成绩单、科研成就、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等其他材料(提前发送至学院指定邮箱)。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还需提供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非全日制考生还需提供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
(三)复试内容
复试包含专业常识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外语水平测试和心理健康测试四部分。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对学科常识的学会与运用状况与考生的学术革新潜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常识剖析解决实质问题能力与职业进步潜力。
1.专业常识测试
专业常识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专业理论常识和应用技能的学会程度,测试范围为招生简章中公布的科目。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还须加试2门与考试报名专业有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能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须单独组织,测试范围为招生简章或各学院复试细节中公布的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加试科目有1门及以上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各学院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现场复试:专业常识测试方法为笔试(闭卷),需要在标准化考场集中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考试时间由各学院确定,满分100分。
互联网远程复试:专业常识测试通过互联网远程复试平台进行,使用随机抽取考试试题作答方法,测试时间不少于10分钟,满分100分。
2.综合能力测试
综合能力测试由各学院依据培养目的需要、学科专业特征和办学特点合理设计测试内容,突出对考生革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考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专业常识综合应用能力;②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③本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质工作表现等方面的状况;④革新精神、革新能力;⑤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文素养;⑥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外语水平测试
外语水平测试包括外语听力及口语,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对专业外语常识的学会程度等。从发音正确性、语言准确性、流利程度与得体性等方面全方位测试考生的外语水平。
4.心理健康测试
在复试工作前,各学院通过发放电子问卷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不然视为舍弃复试。心理健康测试结果仅作为录取参考,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四)成绩测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总成绩=初试折合成绩+复试折合成绩。
2.复试最后成绩为100分,其中专业常识测试占60%、综合能力测试占30%、外语水平测试占10%。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3.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初试折合成绩=初试成绩/3×60%,复试折合成绩=复试成绩×40%。其它考生初试折合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折合成绩=复试成绩×30%。
(五)复试有关需要
1.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率一般高于120%。合格生源比率不足的,按实质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2.各学院依据本单位招生名额、复试基本需要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经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公布。
3.思想品德考核是复试的要紧内容和录取的要紧依据。内容应当包含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诚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复试小组成员须在同一场合集中工作,复试过程要全程录音录像。研究生院将会同纪委综合室进行巡查和抽查。
5.现场复试各部分时间由各学院确定,其中综合能力测试、外语水平测试时间合计不少于20分钟;互联网远程复试考生复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同等学力加试和心理健康测试单独组织,时间不计入内。
6.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6人(含复试助理),其中研究生导师不少于5人,互联网远程复试还须安排技术支持职员1名。有直系亲属参加本学院复试的教师要严格回避,非直系亲属参加的要主动报备。复试导师需要现场独立评分,复试过程要有现场记录。复试结束后,各学院须将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状况等原始材料报送研究生院审核备案。
7.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全部复试工作结束前考生不能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一试题内容等有关状况。
4、调剂工作
(一)调剂方法
我校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含考试报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均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管理软件(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管理软件”)”进行,严禁通过其他途径接收调剂考生。
(二)调剂基本需要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考试报名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A类考生)。
2.符合我校招生简章规定的考试报名条件。
3.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考试报名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初试科目中含统考数学的专业,不接收未统考数学的考生调剂;初试科目含统考英语科目的专业,不接收其他语种考生调剂。
6.第一志愿考试报名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需要符合A类考生对应的非照顾专业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
7.第一志愿考试报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考试报名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区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能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能调入以上专业。
8.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如有调剂名额,只接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调剂。
(三)调剂遴选规则
1.学校依据调剂名额,择优遴选考生进入复试。考生进入复试的遴选规则由学院拟定,经学院教授委员会审议通过,报研究生院审批后,在本单位调剂工作细节中提前公布。
2.学校不以考生第一志愿考试报名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不以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非学业水平标准限定调剂考生生源范围,不设置歧视性调剂条件。
(四)调剂工作程序
1.学校在“调剂服务管理软件”设置接收考生调剂的专业及初试成绩需要。调剂系统每次开放时间高于12个小时。
2.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服务管理软件”填报调剂信息。
3.有关学院准时登录“调剂服务管理软件”对申请调剂考生进行审核,按学校和学院规定遴选拟复试考生。
4.研究生院对各学院提交的拟复试考生进行审核,通过“调剂服务管理软件”给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复试公告。同时,各学院在本单位网站公示调剂复试考生名单。
5.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服务管理软件”接光复试公告。
6.各学院组织调剂考生复试、确定拟录起名字单,报研究生院审核后予以公示。
7.研究生院通过“调剂服务管理软件”向审核合格的考生发送待录取公告。
8.接到待录取公告的考生须在12小时内登录“调剂服务管理软件”予以确认,不然视为自动舍弃录取资格。
5、体检
所有拟录取考生须在拟录取公示发布之日起7日内,提交我校校医院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近3个月内的体检报告单(提交方法另行公告),逾期未提交者,视为舍弃录取资格;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录取
(一)依据教育部招生管理规定,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职员,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
(二)学校坚持“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依据各专业招生计划,根据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并集中在研究生院网站(http://yjs.xsyu.edu.cn/)公布拟录取考生名单。
(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1.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名额及标准,按国家、陕西和学校有关政策实行。
2.学业奖学金奖励名额及标准,依据评选当年上级有关精神和学校实质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具体以评选当年公告为准。
3.其他社会、企业奖学金评选标准以当年下发评选公告为准。
7、信息公开和监督规范
(一)学校将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大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公告》需要,准确、规范、准时公开招生录取信息,并做好有关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讲解说明工作。
(二)各学院将在本单位网站提前公布本单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推行细节和调剂工作细节、复试考生名单等,公开公示拟录取考生信息,受理考生申诉。
(三)学校将加大复试录取巡视监督,准时调查处置考生的投诉和举报。对于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招生违规事件,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置暂行方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置,并追究直接责任职员的责任,并动态调整有关学院招生计划。
(四)学校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关需求,在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对所有考生进行全方位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紧急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置。
8、信息查看及联系方法
请考生准时关注研究生院和学院网站发布的复试录取(含调剂)工作有关信息。
(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研究生院网站:https://yjs.xsyu.edu.cn/
电话:029-88382328
邮箱:yanzb@xsyu.edu.cn
地址:陕西西安电子二路18号
(二)各招生学院
学院
联系电话
网址
石油工程学院
029-88382674
http://sygc.xsyu.edu.cn/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029-88382795
http://zygc.xsyu.edu.cn/
电子工程学院
029-88382632
http://dzgc.xsyu.edu.cn/
机械工程学院
029-88382599
http://jxgcxy.xsyu.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29-88382597
http://clkx.xsyu.edu.cn/
计算机学院
029-88382773
http://jsjxy.xsyu.edu.cn/
化学化工学院
029-88382693
http://hxhg.xsyu.edu.cn/
理学院
029-88382735
http://lxy.xsyu.edu.cn/
经济管理学院
029-88382665
http://jjglxy.xsyu.edu.cn/
人文学院
029-88382753
http://rwxy.xsyu.edu.cn/
外国语学院
029-88382758
http://wyxy.xsyu.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9-88382741
http://szb.xsyu.edu.cn/
体育学院
029-88382760
http://tyx.xsyu.edu.cn/
土木工程学院
029-88382986
http://tmgc.xs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