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纲变化剖析
大纲中完形部分的考查形式不变,依旧是在一篇约35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需要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好答案。从分值来看,完形满分依旧是10分。
应该注意的是:
一,对于常识运用,增加了「在具体语境中」,强调「语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程度,相应地,在完形中也会强调对「语境」的解析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而「语境」体目前文章上,是单词的语义关系,与语篇的上下文衔接。
二,对于考查内容,由「英语常识」变为「语言常识」,强调英语第一是一门语言,回归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这其实是引导考生在备考时,关注其作为一门接地气的、用来交流的工具,到底是如何达成其表达和交际功能的。体目前解题上,譬如,完形文章总是以总分结构为主,先总后分,不只体目前首段首句和段内下文间,也体目前段落中段首句和段内下文间,这种语言特征,既能帮助考生在解题时找到解题线索,也能在平时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关注这种表达顺序,并在实践中考虑和领会这一特征存在的合理性。
三,对考查方法,由「对……常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变为「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运用」先于「常识」,传达出「运用」的重要程度。「用」作为学习的目的,其实也是「常识」真的内化成「常识」不可缺的一环,大纲隐晦地传达出这一点,同时也是在纠正大家传统应试教育「重做题,轻运用」的错误观念,引导考生尊重语言学习规律,从「纸面上的」一串串单词、一行行句子,转到「头脑中的、笔头上的、口头上」的用起来的活语言。
2、困难程度剖析
作为考试试题的第一部分,完形以中档困难程度为主,会有一部分简单题送分,和个别需要调动综合能力来解的难点。
完形文章题材广泛,贴近生活。完形文章的语言困难程度虽然明显低于阅读部分文章,但对语言能力的测试更全方位。完形测试要素为“综合运用语言常识的能力”,主要体目前两个维度:一是辨别语境中单词的关系,理解分句、句子、段落等语言要点的能力,进而在特定语境下对不同语义选择、词汇搭配和固定短语;二是运用语境的语义关系、语篇中的衔接标志使文章语义连贯、衔接紧密的能力,主要考查对句内、句间逻辑关系的理解,与对上下文语义和文章主旨的把握。
而今年大纲中增加的「在具体语境中」,相信体目前完形文章中,会是更明显、更紧密的语义和逻辑关系,这对占绝大部分的语境题和逻辑关系题来讲,意味着,更明显的「解题线索」。因此,对于想要舍弃的考生来讲,其实,是有了更明确、具体的备考指南。
3、复习建议
通过对历年考试试题的梳理,中公教研团队发现,完形题目分为逻辑关系题、语义题和固定搭配题。
针对这几个题型,考生可以从两方面筹备:
一方面,是把“地基”打好,看重词语在语境中的学习,完形题目大多都是基于特定语境设置的,语义是考生做对题目的基础。
而一个词语最基本的语境,常常被考生忽视,其实就是它在词典中的英文解释和例句。因此建议考生备考中勤查词典,重点理解单词的词条及与其匹配的例句,此处,建议考生常备几个权威的、中英双解的词典。
同时,也要增加词语的复现率,要做到这点,考生既能够自己制作单词卡片,把英文单词和中文解释写在两列,用卡片遮住一列,猜另一列,将反应不出来的词作重点标记,复习要点,循环往复以至熟记于心。此办法简单实用,重在实践。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借用现代化的工具,譬如中公考研为考生专门研发APP:中公易词,其中的《2023核心词8-29频》词书,可帮助学员精确备考完形部分的词语。
中公易词 APP,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免费用。
1、经典速记模式——《2023核心词8-29频》:考频8-29次的考试真题词语,搭配考义、考试真题例句、有关常考短语,可帮助直击重点,短时高效解决词语问题。
2、阅读记词模式——《考试试题文章》:网站收录2010-2022年英语一完形题型的文章,对文章中的常考词语、重点短语进行了标注,可以重点关注近3—5年的文章,帮你通过考试真题语境,迅速记词,并通过对文章整体的阅读、译文的学习,增强对考研文章结构的理解。
其次,是对文章整体和段落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练习。
譬如,阅读一篇文章时,从「逻辑关系」角度,理解某段的逻辑衔接方法。
或者反过来,把这段中的逻辑衔接词遮住,猜一猜:哪种逻辑词可以把前后连贯地衔接起来呢?
这个练习,既能够熟知常见的、数目比较有限的逻辑衔接标志,又可加深对逻辑衔接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