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十大热点专业深度分析之工商管理

点击数:583 | 发布时间:2025-01-25 | 来源:www.tcdckw.com

    专业学历需要

    考试报名MBA专业不限,任何专业都可以报。学历方面只须获得了教育部批准的国民系列教育大专以上毕业学历就能,譬如普通和成人高校、自考专升本毕业,与已经获得硕士学位都行,这里注意的是本科毕业并不需要学位证只须有毕业证就能,而党校系列的毕业证则不被认同。

    工作年限需要

    对于工作年限的需要一般是本科三年,专科是五年。考试报名条件中所需要工作历程年限的计算,是指从毕业获得证书到被录取入学的时间。

    学习技巧

    MBA的学习十分灵活,有脱产和在职两种方法,脱产的是工作日天天上课,在职的借助集中时间上课,周一到周五是晚上,周六周日是白天。

    同学们也可以在录取后或入学后更改学习技巧。一般录取后在每年的5月份签订培养协议书时可以更改学习技巧入学后如有特殊状况需要变更学习技巧,可提交申请,经批准后变更学习技巧。

    择校

    要紧的是理性选择。不少考生不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实质状况,一味追求名校,导致了考试报名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等高校的人数十分集中。而相比之下,有的有MBA招生资格的学校却看上去冷清。

    据统计,复旦、北大、清华等名校的MBA报录比都在32%以内,如复旦大学是全国第二大难考的MBA院校,2006年的报录比仅为24.41%,北京大学有1203人考试报名,录取比率26.60%,足足有883人被无情地淘汰了!而安徽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报录比都达到了200%以上。

    学校的考试报名人数、参考人数、过线人数和实质录取人数等数据是要紧的参考标准,从这类数据当中可以剖析出这类院校MBA的角逐激烈程度,另外参考这类院校所处的地方,同时依据自己的实质状况进行考试报名,如此可以提升考上的几率。

    另外建议同学们多考察目的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薪水变化情况,入学前的薪资和入学后薪资的比率和价值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商学院在用人单位中的地位。

    近年三大变化

    现在的MBA联考科目已由过去的三门降低为两门,“管理”科目被去掉。

    除此之外,目前MBA联考第一一改惯例,把往年笔试中的政治安排在面试中进行,由各校自行命题,不再安排全国统一时间考试。

    第二,综合能力中的数学部分由90分降至70分,逻辑部分由50分升至60分,写作部分由60分升至70分,总分值不变。

    第三,加强面试网站权重成为MBA联考的必然走向。一些缺少管理能力和管理实践、仅靠笔试得分进人复试的考生将不再有优势。因为管理科目的取消,英语在考试中的分量髓之提升。

    这类改革策略的拟定与推行,说明国内的MBA教育正在走向成熟,大家的联考规范和培养规范愈加合适中国的国情,愈加有益于出色的MBA崭露头角。

    正确复习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拓展MBA应试筹备呢?这里老师建议同学们从复习、考试方法、复试筹备几个方面去展开:

    第一,依据我们的个人特征,制定出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试筹备计划,要明确不同时间段的复习重点与要达到的复习成效,并不断对照这类需要检查和调整我们的实质复习进度。

    第二,把握应试筹备的重点。MBA入学考试改革后,考生应紧跟新的考试概要,知道并适应相应的变化。依据我们的状况对复习重点与优势和薄弱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应加大解题方法的练习,多模拟训练,来适应考场环境。

    第三,擅长分配考试时间。在考试过程中,不少同学发现时间不够用,题目根本做不完。所以适当的分配考试时间尤为重要,在熟知考试概要样题的基础上,考试之前就要多多模拟训练,抓住我们的特征,并结合自己平时解题的习惯,合理地规划我们的考试时间。

    第四,高度看重复试环节的筹备。目前MBA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加强复试环节的考核,复试考核的科目和内容增加了很多。而复试环节能否顺利过关,重点在于考生是不是可以表现出好的管理潜质,表现出较强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剖析能力、应变能力与团队精神等。

    推荐阅读:目前十大热点专业实质录取线和推荐院校大全大全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推荐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324943679,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zgkaoyan365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