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多有文人文人参与造园, “辋川别业”极富特点。园中建筑物配合自然山水形成若干各具特点的景区,并以诗画情趣入园,因画意而成景。该园的主要参与规划修建的文人是王维
2.颐和园中现存有国内体量最大的单体亭,该亭占地面积约一百三十多个平方,为八角重檐特大型亭。该亭名为廓如亭3.苏州四大园林:留园、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4.阙式大门是由古时候石阙演化而来。5.门洞的形式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曲线型的、直线型、混合式6.江南园林的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7.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十八世纪8.清皇家园林中著名的“三山五园”指的是: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和颐和园9.日本“枯山水”是世界园林中非常有特点的园林风格,其中代表作之一为现存于日本京都的龙安寺南庭。10.“一池三山”中的一池是指太液池,三山为蓬莱、瀛洲和方丈11.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讲,中国传统的建筑是以木构架结构为主。12.承德万春亭为三重檐四方亭13.颐和园占地二百九十公顷,包含万寿山和昆明湖,后者约为全园面积的五分之四。14.太湖石具备透、漏、瘦特征,因其玲珑多姿,造型奇特,适合散置近观,景效势必十分动人。15.国内古典庭园,在布局上惯用“抑”、“扬”、“藏”、“露”的对比手法来塑造庭园空间。16.上海豫园香雪堂的“玉玲珑”,明代的苏州“瑞云峰”,石门福严禅寺的“绉云峰”,被誉为江南三峰称著。17.所谓“庭园无石不奇,无花木则无生气”。一般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分类,也有按观赏性能分为赏花、赏果、赏叶和赏香五类。庭园花木怎么样充分发挥观赏效能,是景栽的最重要问题。18.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游廊,多使用小尺度的作法,廊子的宽度一般在1.5m左右19.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20.景点入口处置应服从总体需要,或“藏”或“露”;或“繁”或“简”21.花架最容易见到的形式为梁架式22.多院落空间组合,相较于单院落空间,其优越性主要体目前它能提供异常有利的空间层次和景物序列的演化条件。23.庭园空间的组合,空间层次的安排和景物序列的塑造总是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和所处地方的用法功能。24.庭园组景要获得应有些景观水平,一般是通过以下几种处置手法:围闭与隔断: 其一,用建筑物围闭。其二,用墙垣和建筑物围闭。其三,借用山石环境和建筑物围闭。渗透与延伸,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手法: 1.借助空廊互为因借, 2.借助景窗互为渗透.3.借助门洞互为引伸.景效的获得,影射和珍品构设等办法,在某些意境的主宰下,塑造出各异其趣的景效。在上述各法中,影射借助、珍口构设和景物对比三法尤具特点。25.射,指的是借助光的反射获得景效的方法。借助珍品构设景象。26.第一江山第一亭指的是凌云亭(祭江亭)27.以品石为题的室内景园,一般用锦川石。但在塑造入口景物空间时,需要明确三个基本要素:a)抓住反映建筑物性质的根本特点;以某种象征性景象来预示建筑物的性质;b)恰到好处地学会入口空间的比率尺度,认真处置好门的交通功能和立面造型;c)结合室内外环境条件,灵活组合门式。只有如此才能较完美地塑造外出景空间。28.特点照明灯并不在乎多大的照明度,而在于创造某种特定的氛围。29.门窗洞口就地方而言,一类是园墙的门窗洞口,一类用于分隔房间30.装饰隔断按其式样又可分为博古式、栅栏式,组合式主题式。31.皇家园林是清代北方园林建设的主流,北京城内的大内御苑即元代的太液池,明代叫做“西苑”,清初加以扩建又名“三海”,包含北海、中海和南海。32.空间的约束性与景色的天然性,是庭园空间不同园林空间、室内空间的基本特点,它在造园范围中相对独立存在并在不断进步中。33.古希腊园林的分类:第一类是供公共活动浏览的园林;早先原为体育竞赛场,后来,为了遮荫而种植的大片树丛渐渐开辟为林荫道,为了灌溉而引来的水渠渐渐形成装饰性的水景;第二类是城市的宅园,四周以柱廊围绕成庭院,庭院中散置水池和花木;第三类是寺庙园林即以神庙为主体的园林风景区。34.借景的内容有:借形、借声、借色、借香35.塑造梯景一般有三种办法。一是用水景园的办法组合;二是以石景园塑造梯景,如桂林芦笛岩接待室梯景;三是以盆景园的办法来塑造梯景。36.舍宅为寺:北魏时期佛教风靡,贵族官僚把我们的宅院捐献作为佛寺,即舍宅为寺37.景点入口处构成的几个种类:(1)用小品建筑构成入口。(2)借助原山石或模拟自然山门构成入口。(3)用石筑门构成入口。(4)以自然山石,结合山亭、廊、台构成入口。(5)亭台结合古木构成入口。38.在造型上,亭子一般小而集中,可划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个部分。39.江南的屋角反翘式样一般分为嫩戗发戗与水戗发戗两种。40.园林建筑的装饰隔断是在国内古时候博古架及落地罩等形式上进步起来的。41.园林建筑的铺地大体可能为厅堂铺地、庭院铺地及路径铺地三种。42.石梯和蹬道在造园和组景中常以之组织室外竖向交通。43.墙在园林建筑中一般系指围墙和屏壁而言,它们主要用于分隔空间、丰富景致层次、.控制,引导游览路线44.庭园按平面形式分,一般有对称式和自由式45.风景园的极端“写意”和富于哲理的趋向乃是日本园林不同于中国的最特点。46.庭园按地形环境分类,一般指山庭、水庭、水石庭和平庭四种,其用意在于学会庭园的不同特点。47.控制园林建筑室外空间尺度,使之不至于因空间过分空旷或闭塞而削弱景观成效,应该注意下述视觉规律:一般在各主要视点景的控制视锥约为六十度至九十度,或视角比值H:D约在1:1至1:3之间。48.双层廊为上下两层的复合廊道,可提供不同高度的观景成效49.园林水体运用中水型类型较多,其中临岸深水之水型为潭;水逐岸渐浅的水型为滩。50.借形组景即使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有肯定景效价值的远、近建筑物,建筑小品,以至山、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纳入画面51.把各种在形、声、色、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面原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点和变化的手法即为借景52.尺度在园林建筑中系指建筑空间各组成部分与具备肯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53.比率系每个组成部分在尺度上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54.景载系指园林花木的统称55.依肯定的山势作庭者,称为山庭;56.突出水局组织庭园者,称为水庭。57.花架在庭院中可采取附建式或独立式布局58.亭的立面按层数可分为单层和多层59.以石为主的水石庭,60.庭之地面平而坦者,称为平庭。61.园林建筑空间序列一般分为规则对称和自由不对称两种空间组合形式。前者多用于功能和艺术思想意境需要庄重严肃的建筑和建筑组群和空间布局;后者多用在功能和和艺术思想意境需要轻松愉快的建筑组群空间布局。规则与自由,对称和不对称的应用在设计中不是绝对的,因为建筑功能和艺术意境的多样性,在实质中,两种布局形式的混合用的。62.园林建筑空组织要素:a因地制宜,反映基址特征;b衬托环境,明确主从关系;c有益于赏景;d维持自然环境,预防损害景观。63.园林建筑空间对比手法主要体目前以下几方面:体量对比、形状对比、明暗虚实对比、建筑与自然景物对比。64.四面铺地按材料的不同可分为:a.用单一石材铺地b.用砖块铺地c.综合用砖、瓦、石铺地d.水泥预制块铺地65.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容易见到的形式: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由建筑组群自由组合的开放性空间;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天井式的空间组合;混合式的空间组合;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66.庭园灯的三类种类及特征:第一类纯属引导性的照明用灯,使人偱灯引导起来导游有哪些用途;第二类是在较大面积的庭园,花坛,广场和水池间的设置庭园灯来勾画庭园的轮廓,使园林空间仍然不失其风貌,假如再加以彩色光辅助将愈加生动;第三类是特点照明灯,此类庭园灯并不在乎多大的照明度,而在于创造某种特定的氛围。67.园林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目前它对园林景观的创造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这种用途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点景、观景、范围园林空间、组织浏览路线68.拙政园的“小飞虹”是一段是跨越水面之上的桥廊69.绣毯式植坛刚开始出目前意大利文静复兴式园林70.岛为块状岸型,洲渚为片状岸型71.粉墙花弄影中墙指白粉墙72.园林建筑的雕塑小品主如果指带观赏性的小品雕塑,不包含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中的纪念碑雕塑,因这种雕塑已不属小品,而是属另一种纪念性或其它性质的主体。73.亭的设计要处置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地方的选择和亭子本身的造型74.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供大家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身临其中,颇有坐船荡漾于水中之感。75.在园林建筑空间组合中,对比手法主要体目前体量对比、形状对比、明暗虚实对比、建筑与自然景物对比。76.运用色彩与质感在提升园林建筑艺术成效时应注意:a作为空间环境设计园林建筑对色彩与质感的处置除考虑建筑物外,各种自然景物相互之间的谐调关系也需要同时进行推敲,必须要立足于空间整体的艺术水平和成效。b处置色彩与质感的办法,主要通过对比或微差获得谐调,突出重点,以提升艺术的表现力。c考虑色彩与质感的时候,视线距离越远,空间中彼此接近的颜色因空气尘埃的影响变成灰色调;而对比强烈的色彩,其中暖色相对会影看上去更加鲜明77.配植庭园景栽的常用手法有孤植、丛栽、群林、带植、花池、草地、漫生等办法78.造园的主要内容: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打造79.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容易见到的五种形式为a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b由建筑组群自由组合的开放性空间;c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d天井式的空间组合;e混合式的空间组合和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80.按所处地方不同可将庭园分为前庭、内庭、后庭、侧庭、小院81.庭院组景中封闭与隔断可采取:a用建筑物围闭;b用墙垣和建筑物围闭;c借用山石环境和建筑物围闭。82.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春亭”是三重檐四方亭,两边的”富览”、“周赏”为重檐八角亭,“芳”、“观秒”为重檐圆亭。83.亭的特征:a在造型上亭子一般小而集中,可划分为屋顶、柱身、台基三个部分;b亭子的结构与架构,虽繁简不一,但大多都比较简单,施工上也比较便捷;c亭子在功能上,主如果为知道决大家在游赏活动的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纵目眺望的需要,在用功能上没严格的需要。84.景点入口处构成的种类:(1)用小品建筑构成入口。(2)借助原山石或模拟自然山门构成入口。(3)用石筑门构成入口。(4)以自然山石,结合山亭、廊、台构成入口。(5)亭台结合古木构成入口。85.景石造型分为塑物型和筑山型86.“三潭印月”的三角亭是个桥亭87.园林四要点:土地、水体、植物、建筑。88.按亭修筑地形不同分为山上建亭、临水建亭、平地建亭89.公园总平面依据构图方法不同可分为对称式、非对称式和综合式90.风景区内服务性建筑布点,一般各点水平距离约100米,高差10米91.水榭设计要素:a水榭在可能范围内宜突出于池岸,导致三面或四面临水的形势;b水榭尽量贴近水面,宜低不适合高;c在造型上,榭与水面,池岸的结合,以强调水平线条为宜。92.亭的设计要素:a需要选择好地方,根据总的规划意图选点,b亭的体量与造型的选择,主要应看它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大小、性质等;c亭子的材料及色彩,应力求就地使用地方性材料,不独加工便利。93.从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讲,中国传统的亭子以木构瓦顶的居多.94.建筑空间序列是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产物。功能合理,建筑空间环境优美,观赏路线组织适合,是空间序列成功的要紧原因。95.明末计成编著《园冶》。96.园林建筑中的色彩与质感问题,色彩有冷暖、浓淡的差别,色的感情和联想,及其象征有哪些用途可予人以各种不一样的感受,质感表目前景物外形的纹理和质地的两个方面。纹理有直曲、宽窄、深浅之分;质地有粗细、刚柔、隐显之别。97.建筑物墙面质感的处置要考虑视线距离的远近,使用材料的品种和决定分格线条的宽窄和深度。98.花街铺地:综合用砖、瓦、石铺地,是园林铺地的一种普通的方法。99.多院落空间组合,相较于单院落空间,其优越性主要体目前它能提供异常有利的空间层次和景物序列的演化条件。100.土地和水体是园林的地貌基础。101.江浙一带攒尖顶亭的做法:a.用老戗支撑灯心木。b.用大梁支撑灯芯木。c.用搭角梁的做法(2分)102.庭院空间的组合,空间层次的安排和景物序列的塑造,总是取决于建筑物的性质和所处地方的用法功能。103.庭园按平面形式分,一般有对称式和自由式两种。对称式庭园,有单院落和多院落之分。自由式布置的庭园,也有单院落与多院落之分,其一同的特征是构图手法比较自如、灵活,看上去轻巧而富于空间变化。104.在处置色彩与质感的创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对比或微差获得和谐,突出重点,从而提升艺术表现力。105.国内庭园中的岸型包含洲、岛、堤、矶、岸各类形式。岛,一般指突出水面的小土丘,属块状岸型。庭园中运用小岛的例子。岸型中最容易见到的仍数沿池作岸的环状岸型,通称池岸。岸式却有规则型与自由型之分。106.英国的风景式园林:兴起于十八世纪初期,与勒诺特风格完全相反,它否定了纹样植坛、笔直的林荫道、方整的水池、整形的树木。扬弃了所有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代之以弯曲的道路、自然式的树丛和草地、蜿蜒的河流,讲究借景和与园外的自然环境相融合。107.水廊有坐落于岸边和凌架水上的两种形式。108.单面空廊:一边为空廊面向主要景色,另外一边沿墙或者附是其他建筑物。109.孤植:用单株种植为主的办法,选择观赏性强的景栽,拥有较好的形状,较奇特的树姿冠态,而且总是是群芳谱中的珍品,看上去格外名贵。110.漫生法:随便配置一些苔藓类、蕨类或者一些荫生草本之类,使庭院景栽愈加接近自然景观。111.群林的配植法,以竹林、梅林、松林为常。112.在庭园组景范畴中,假如园景界入了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在室内形成了肯定的景致,这种形式的园称为室内景园。它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主要用途有:a.改变室内氛围、美化室空间。b.为扩大室内空间,提供或改变了室内通风和采光条件。c.为不同功能的房间组合。d.为室内一些较特殊的空间提供较好的处置方法。e.为室内空间的联络、隔断、渗透、引伸、转换、过渡和点缀,提供了灵活的处置手法。113.庭园组景要获得应有景观水平的常用处置手法有:a.围闭与隔断( ①用建筑物围闭。②用墙垣和建筑物围闭。③借用山石环境和建筑物围闭);b.渗透与延伸,(一般通过以下三种手法:①借助空廊互为因借,②借助景窗互为渗透.③借助门洞互为引伸.c.借助珍品构设景象)114.园林建筑布局十分注意空间的对比与层次的处置。其在处置空间的对比与层次关系的主要手法有:①借助空间的大小对比来获得艺术成效。多用小的空间来衬托突出大的空间,以形成艺术高潮和兴趣中心。②借助空间的方向变化来获得艺术成效。空间轴线有竖有横,彼此有规律地交织在一块,务求建筑空间各部分能相互顾盼形成和谐的整体。③借助空间明暗对比层次变化来获得艺术成效。多用暗的空间来衬托突出明的空间,由于明的空间一般是艺术表现的重点或兴趣中心。④借助不同大小的建筑体量对比来获得艺术成效。较大的体量容易构成兴趣中心,但造型精美的小体量,地方又布置得宜,同样可以构成兴趣中心。⑤借助空间地势高低的对比来获得艺术成效。通常情况,处于高地势的空间容易形成艺术高潮和兴趣中心,但还是要结合上述其它方法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