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点击数:1000 | 发布时间:2025-04-18 | 来源:www.uttst.com

    2016考研学习交流群:********

    全国各大院校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已陆续公布。为了便捷各位考生查找,中公考研为大伙发布各大高校考研招生简章,期望大伙持续关注。以下为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

    1、学校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前身是1952年创建于西安的西北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升格为陕西中医学院,1961年迁至古都咸阳,是陕西惟一一所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是1978年中共中央56号文件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同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有条件接收海外留学生、港澳台区域学生的高等院校,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校占地面积796675.3m2,分南校区、北两个校区,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社会科学部等13个教学单位;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1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另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南校区坐落于陕西西咸新区世纪大道,沣河之滨,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广大学子念书治学、从事医药研究的理想场合。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501人,有专任教师739人,并聘任外籍教师3人,其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26人。拥有张学文、郭诚杰2位国医大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中国针灸传承专 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1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出色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出色教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师19人,陕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师24人,名中医32人,突出贡献专 家2人,先进工作者和师德先进个人及出色教师各1人,教学名 师4人,师德标兵5人,“三五”人才3人,获白求恩精神奖1人,巾帼建功标兵1人,年轻人科技新星3人,出色教学团队4个,咸阳突出贡献专 家5人,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1人,劳模2人,获特别贡献人才奖1人,特别贡献人才提名奖1人,杰出贡献人才奖1人,杰出贡献人才提名奖1人,“十大杰出年轻人”1人。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与权和中医、中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护理五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与权,分别在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内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麻醉学、全科医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和护理等26个专业范围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在学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20余名,兼职博士生导师15名、博士后导师2名,分别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南京、浙江等中医药大学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国家里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厅局级重点学科10个,校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里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3个;各级科研平台29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基地2个,国家里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3个、二级实验室13个,省级科研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研究室2个,省2011协同革新中心——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革新中心1个,为科学研究的顺利拓展提供了平台;近五年学校来共承担国家“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33项,并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每年平均科研经费超越3000万元,为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供了保障。

    学校的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卫生部、国家里医药管理局评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确定的全国7所重点建设的中医医院之一,中医特点突出,拥有“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和“陕西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第二附属医院为西北区域首家“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心血管内外科、眼科等专科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学校还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地设有十五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非直属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是集生产、经营、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拥有技术一流的注射剂、口服液、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六大剂型生产线。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陕西高校产业中排名前列。

    校内的陕西医史博物馆是国内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多件,系统地展示了中医药进步的历史,在海内外具备要紧的影响。

    学校图书馆是一个重点珍藏中医药文献的专业图书馆,现在已形成具备中医药特点的藏书体系。建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和校园文献互联网化管理及服务管理软件;现藏书100余万册,各种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古籍4万余册,1000余种,其中珍善本300种,如明嘉靖仿宋刊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为了交流教学、科研、医疗经验和信息,学校主办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中医药教学研究》、《中医药动向》等杂志和刊物。学校很看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区域打造了学术交流关系。

    2、招生计划

    我校2016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04名。实质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3、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中国公民。

    拥护中共的领导,品德好,遵纪守法。

    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和陕西中医药大学规定的体检需要。

    考生需要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职员。

    ★特别提示:考试报名第一临床医学院和针灸推拿学院专业学位的考生需要为符合中医医师考试考试报名条件规定的专业需要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4、培养种类

    依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校部分学科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招生,招生人数分列。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相同种类型,培养策略各有侧重,培养目的有明显差异。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为主,毕业时授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具备较强的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可以承担专业技术、具备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毕业时授与专业学位。

    5、报名手续

    1、所有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职员,在2015年十月十日—31日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在线报名系统》,提交考试报名信息,选择好报名点。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不是符合招生单位所需要的考试报名条件,凡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有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考试报名职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和报名号于2015年11月份到本人网上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3、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赞同考试报名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考试报名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置。

    6、初试、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

    1、初试

    初试科目为3门:政治理论、英语1、专业基础综合。

    初试各科考试中,中医综合和西医综合由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统一命题,其它专业基础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具体涵盖考试课程如下: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别学、中药学

    中药综合:中药学、有机化学、剖析化学

    药学综合1:药理学、有机化学、剖析化学

    药学综合2:药理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

    护理综合: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卫生综合:时尚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心理学专业综合:普通心理学、进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办法

    2、复试

    初试达到国家确定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由各学科按差额组织复试,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按考试报名专业方向统一命题。具体安排祥见当年的复试公告。

    3、同等学力加试

    凡初试成绩合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根据规定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中医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内科学》;西医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生理学》和《内科学》;药学类考生的加试科目为《中药学》和《药理学》;护理类考生加试科目为《健康评估》和《急救护理学》;心理类考生加试《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加试方法为笔试。

    7、备注

    1、目录内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就业研究生。凡考试报名者,请在考试报名备注栏目内注明。

    2、带*者为我校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兼职指导师。

    3、一个方向多个导师的,在报名时需在备注栏内注清所考试报名的导师名字。

    4、考试报名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考生专业基础综合选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报名中药学学术型的考生。

    5、若初试成绩合格,待接到复试公告后,往届生持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学历认证报告,应届生持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和历年学习成绩单等原件参加复试。

    6、假如2016招生年度国家颁布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准时予以公布。

    7、如有疑难问题,请电话或来信联系。

    联系人:白老师联系

    电话及传真:********

    电子邮箱:********

    招生咨询QQ群:********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伙推荐的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备考,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6考研秋天集训、专业课一对1、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知道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

    更多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请查询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专题。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