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部分(一)|专升本语文成人高考复习提纲

点击数:706 | 发布时间:2025-08-22 | 来源:www.crshj.com

    1、学习计划

    本部分共选诗词25首。其中古典诗13首,现代诗5首(包含外国诗1首),古典词5首,赋1首,曲1首。通过者25首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学会诗词的主要写作特征;2、提升阅读赏析诗词歌赋的能力;3、学会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习建议

    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了解上面下大功夫。特别需要背诵的诗词需要要背诵,通过读通了解所选的诗词,在此基础上来理解学会诗词的写作特征。

    对于诗词的一些常常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兴,借典故抒情等,要重点学会。

    对每篇诗词后面的“提示”要认真研读,由于“提示”是大家学会此首诗词的“纲”,十分要紧,切不可诗词还没读熟,“提示”还没弄懂,弄清,就急急忙忙去做题,如此就会本末倒置。

    在读熟诗词,弄清弄懂提示的基础上,再适合地多做些复习资料,来巩固所学到的常识。

    3、学习的难题与重点

    每首诗词的学习要素与难题,见每首诗词的解说。

    诗词总的学习要素与难题有如下几方面:

    学会诗词的特征:以丰富的情感表现生活;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语言凝炼,富于形象性,富于步伐美与韵律美。

    古典诗歌分类

    律诗:每首诗八句的为律诗;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律诗;

    绝句:每首诗四句的为绝句;每句五个字的为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为七言绝句;

    楚辞:楚国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诗中常用语气词“兮”。

    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是由汉代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而来的。汉代将来袭用乐府旧题,如李白的《行路难》;唐代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写当代的事情,叫新乐府,

    如《杜陵叟》。

    歌行体诗:唐代将来,出现古体诗,又叫古风;形式比较自由,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词:

    词牌:每种词调都有自己特定的名字,叫做词牌,如“虞美人”“八声甘州”“声声慢”等等。在初期词牌名和词的内容常常有关联,到了宋代,词牌名与词的内容一般没关联,为了点明题目,有些词另有题目,如苏轼《江城子》,题目是“乙卯正月20日夜记梦”。

    词大致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曲:一般指“元曲”。元曲包含两种文体:一种是“散曲”,是诗歌一类;一种是剧曲,又叫杂剧,是戏剧一类。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等于词中的一首小令,“套数”是由若干曲子组成的大篇作品。“带过曲”小令完后,作者还有话要说,再选一个宫调相同的曲调继续写,并在两个曲调之间用空格隔开。

    (5)赋:是一种半诗半文的文体。特点是铺陈事物。如苏轼的“赤壁赋”,讲究文采,对偶,韵律,常使用主客对答形式。

    赋的分类: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騈赋,文赋。

    (6)比兴:比兴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诗词中运用不少。比:“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总是连用,简单的说,比兴就是借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可以加大作品的表现力。如“氓”,“行路难”,“无题”,“摸鱼儿”等等。

    (7)用典: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如“摸鱼儿”“短歌行”“行路难”“破阵子”“长亭送别”等都很多运用用典的修辞手法。

    《氓》(重点诗词)

    《作家作品》

    《诗经》是国内第一部诗词总集,网站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词。共305篇。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多为民歌;雅多为贵族的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诗。

    《氓》是一首抒情叙事诗,是“弃妇诗”。

    《课文解说》

    1、本文主旨

    本诗通过一个女子由恋爱,结婚,到被丢弃的经过,表现了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不幸,反映了当时男女的不平等,广大妇女遭受欺凌和被损害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妇女们对自己不平等的地位得一种抗争。

    2、词汇讲解

    1、匪来贸丝。匪:非;贸;买。

    2、体无咎言。咎:不吉。

    3、自我徂尔。徂:到。嫁给。

    4、女也不爽。爽:差错。

    5、士也罔极。极:准则。

    6、秋以为期。以秋季为婚期。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他已经违背了誓词,不念旧情,也不再计较吧。

    3、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六个层次。

    (1)向女子求婚;(2)女子盼迎娶;(3)女子对爱情,婚姻的认识;(4)女子结婚以后多年被弃,对氓的谴责;(5)回忆结婚以后的生活,及被弃后的感伤;(6)回忆与氓从小相好,指责氓的负情,表示决裂。

    《学习要素》

    学会本诗的基本情节和叙事的层次。

    本诗基本情节是女主人公与氓恋爱,订婚,结婚,婚变,到女主人公被抛弃回家。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婚姻悲剧。

    简析女主人公与氓的性格特点特点。

    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真诚,善良,忠贞,勤劳,坚毅;

    氓的性格特点特点是卑鄙无耻,凶狠虚伪,反复无常。

    学会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的特征。

    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主要表目前两个方面。

    表目前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对比。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结婚以前,“信誓旦旦”,骗取了女子的爱情;结婚以后,则“至于暴矣”。在对比中,揭露了氓的虚伪,自私,凶狠的性格特点特点;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特点,已被丢弃为界,结婚以前,嫁后,都对氓忠贞不渝;当遭到丢弃后,她认识到了氓的本质,性格变得理智,成熟,坚强。

    表现两人之间的对比。对比的核心是双方对婚恋的态度。结婚以前,女子一往情深,氓急于成婚。结婚以后,女子不辞劳苦,操持家务,对氓忠贞不渝;而氓则用情不专,负心背誓,丢弃了老婆。

    4、重点学会赋,比兴的运用。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铺陈事实,直抒胸臆。全诗,从相识,初恋,相思,到结婚,受虐待,被丢弃,叙事十分了解,用辞十分质朴,具备一种天然美。

    比兴,比是比喻,“以他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兴之辞”。比兴一般连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面容憔悴,被丢弃的痛苦;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悔恨自己误入情网。

    “淇则有岸,濕则有泮”,比喻女子的愁苦无边无际。

    《重点段落简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段的大意:女主人公被氓丢弃后的悔恨心情与对婚姻的怎么看;

    比兴句:“桑之为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