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342农业常识综合四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概要

点击数:597 | 发布时间:2025-04-23 | 来源:www.ynpxfm.com

    中南民族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概要

    科目名字:农业常识综合四

    科目代码:342

    使适用学科(类别)专业(范围):农业管理

    1、考试性质

    《农业常识综合四》是农业硕士(农业管理范围)入学初试考试的自命题科目。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农业进步与营运管理综合常识。

    2、考查目的

    《农业常识综合四》具体考察涵盖农业经济学、进步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需要考生理解和学会有关课程入门知识和基本理论,拥有较强运用基本理论和办法剖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农业和农村进步的实质问题。

    3、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

    1.试题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

    3.试题考查的题型及其比率

    考试内容涵盖农业经济学、进步经济学、管理学三门课程,各科目内容所占比重大致为50%、30%、20%。

    试题为解释说明、简答卷与论述题三种形式。

    4、考查内容

    (一)农业经济学

    需要考生理解和学会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定义、入门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可以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办法剖析和解析农业进步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并可以跟进与理解最新的农业经济研究进展与有关农村经济政策。

    1.农业经济学学科特点。农业的定义、特质、地位与用途;中国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与进步;西方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进步;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的形成与进步(20世纪初将来);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农商品市场。农商品供给与需要;农商品现货市场;农商品期货市场;农商品国际贸易。

    3.农业生产要点。土地与水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技术进步;农业资金和农业信息。

    4.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

    5.农业保护与农业进步。农业保护政策;食品水平安全;农业产业结构;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农业可持续进步。

    (二)进步经济学

    1.进步中国家及其特点;进步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特征;进步经济学的理论起源,进步经济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进步经济学的演进;新型进步经济学的打造;进步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办法。

    2.经济增长与进步有关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剑桥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元经济理论,莱宾斯坦“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平衡增长理论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偑鲁“进步极理论”,普雷维什“中心——外围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增长与分配理论。

    3.市场、政府与规范。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寻租的实质及其治理,提高政府能力的策略与渠道。规范构成与规范功能,买卖成本理论与产权 理论,规范的需要与供给剖析,规范变迁是什么原因与种类,规范变迁中的路径依靠,进步中国家经济进步中的规范问题,进步中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4.经济进步的限制原因与动力原因;人力资本用途与形成渠道,人口红利说,教育深化,常识失业,人口政策,人力资本形成的策略选择;资本形成的来源及影响原因,进步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资源、环境与经济进步的关系,资源诅咒与环境退化问题,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借助,可持续进步观与科学进步观;技术进步种类,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方法与用途,进步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5.城市化与城乡人口流动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表现形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城 市化的动因与机制,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进步中国家城市化实践与问题;中国城市化问题,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策略。

    6.进步中国家经济进步的经验、问题与政策(参见有关报刊杂志文章)进步中国家经济进步策略、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进步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进步面临的问题,将来中国进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与政策。

    (三)管理学

    1.管理者与管理工作。包含管理的定义、用途及任务;管理者的职责、技能;管理的过程、特质;管理工作面临的环境。

    2.管理决策。包含决策的意思与过程、决策的要点与种类、个体决策的基本办法、群体决策的基本办法。

    3.计划。包含计划工作的实质和意义、计划工作的种类、计划工作的程序、目的的剖析与拟定。 

    4.组织。包含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过程、职务设计与职员配备、部门划分与整理、组织中的职权关系。

    5.勉励。包含勉励理论概述、需要理论、认知过程理论、关于勉励的管理计划。

    6.领导。包含领导职能概述、领导者的权力、领导者的特点、领导者的行为。

    7.控制。包含控制的意义与程序、控制的办法、策略控制。

    8.组织效能。包含组织效能概述、组织效能的规范、组织效能评价的理论角度、提升组织效能的要素。

    5、参考书目

    1.李秉龙、薛兴利主编,《农业经济学》(第3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张培刚、张建华编,《进步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罗珉,《现代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