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入人教版语文书中的《童趣》一文,就源于《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既然能被选入教科书,那样《浮生六记》势必有其主流价值观所主张的东西。考研说到底也不过是大家“浮生”中的一事而已,所以总该对大家的2016考研有所启迪吧。
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念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这样,诚一心平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
作者说由于念书,他才了解古人远比自己所历程的要痛苦,譬如潦倒的苏东坡,爸爸去世还在守孝期间,因主张改革而被贬斥,转辗于潮州与惠州之间,沦落到居住在牛圈旁的境地;白居易一身才华却没子嗣,陆游颠沛流离忍受饥饿的熬煎——千古闻名的人物处境尚且这样,我等平时世人,足可以心平气静地去看待生活。所以,不要再把你考研期间的痛苦说得比天大,说到底不过也是你一个人的选择,你也可以选择舍弃,但想要有收成,就需要有付出,这不过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而已。远不到痛苦挫折的地步,多把消极感伤的时间拿来看书吧,还可靠点。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这八个字应该没不理解的吧,简单用用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我乐意”!你感觉考研没前途,但我感觉考上了就有哪些哪种好处;你感觉学文学没前途,但哪个让我生就了一颗文静的心……世间之事,除去坑蒙拐骗杀人放火一类的逆天行为以外,其他的本就没什么绝对的好坏对错,路要走过才知风景,事要做过才知利弊。看清我们的心,想了解自己要做的,走好我们的路。
“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听起来颇有的消极避世的意味,但总得是千帆过尽才有资格说出如此的话吧,大家不是才刚刚上路吗?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
介绍:《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讲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老婆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因为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爽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