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数:105 | 发布时间:2025-05-20 | 来源:www.gfynpv.com

    2018考研交流群 ********

    以下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南京审计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供各位考生参考。

    南京审计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南

    学校介绍

    南京审计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合作共建的高校,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国内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是建于1983年的南京财贸学院,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学校已进步成为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协同进步的特点高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5万余名;专任教师894人,其中,正高职称118人,具备博士学位381人;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145公顷。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建于浦口校区。

    学校以“诚信、求是、笃学、致公”为校训,坚持“特点、水平、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树立“大审计”教育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由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支撑的交叉学科 “现代审计科学”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二期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序列学科,理论经济学学科入选江苏重点学科,法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等学科入选江苏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讲坛教授3名,教育部“新世纪出色人才”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年轻人专家5名、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名、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2名、司法部“全国出色教师”1名、江苏“双创计划”人才1名、江苏特聘教授3名、江苏教学名师3名;江苏“333工程”人才38名,江苏“六大高峰人才”12名;江苏“青蓝工程”中年轻人学术带头人31名、出色年轻人骨干教师64名;江苏出色教育工作者4名;审计署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江苏年轻人社科英才1名。

    学校拥有“现代审计理论与办法研究”、“地区金融革新研究”、“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学术进步研究”等4个江苏“青蓝工程”科技革新团队; “现代审计进步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等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公共工程审计”、“审计信息工程”、“金融工程”等3个江苏重点实验室,“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 1个江苏高校协同革新中心。

    学校坚持特点办学,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借助区位优势,彰显办学特点,历任审计长、副审计长应邀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各级审计机关、大型企业的很多业务骨干担任我校兼职教授并常常来校讲学。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世界多国审计长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并来校进行学术讲坛。学校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等国际行业组织,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区域的最高审计机关与欧、美、澳、非等四大洲的高等学校打造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被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全球内部审计教育伙伴“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拓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授权为“全球白金级培训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

    1、研究生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出色、科研成就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励标准为2万元/年。所有具备中国国籍的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的在籍研究生均有资格申报。

    审计长奖学金

    为打造培养国际型审计人才的长效机制,奖励品学兼优、立志捐躯中国审计事业的在校学生,审计署在我校设立审计长奖学金,奖励标准为1万元/年。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各等级的发放标准和比率如下:一等奖1.2万元/年,比率为10%;二等奖9000元/年,比率为30%;三等奖6000元/年,比率为50%。另设立学业奖学金单项奖,金额为2000元/项。

    2、研究生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由中央财政与省级财政一同出资设立,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为每位硕士研究生6000元/年。

    3、“三助”职位津贴

    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职位,提供“三助”职位津贴。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介绍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二期项目“现代审计科学”的主要依托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分布在政府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工程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工商管理学科拟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4名。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依托扎实的学科基础、丰富的研究成就,积极促进科技成就转化,拓展社会服务空间,立足服务审计行业和地方经济进步,本学科设置审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学科方向。形成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会计与公司财务、企业组织与策略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具备特点的研究方向。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拥有教师132人,其中教授35名,副教授6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5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出色人才2名;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2名,“百千万常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1名;江苏“333工程”人才10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年轻人学术带头人8名、出色年轻人骨干教师14名。拥有江苏“青蓝工程”科技革新团队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高校协同革新中心1个;江苏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江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工作站6个。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规划项目、审计署重点课题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计7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荣获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4项、厅级奖项20余项、其他各类奖项30余项;一批研究成就获得审计署的表彰;先后承接三峡集团公司、华能集团、江苏交通厅等横向课题。本学科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等国际行业组织等打造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与江苏、云南、甘肃等近20个地方审计厅局签署策略合作协议,在科研管理、学科建设、案例开发、技术支持等方面打造起稳定且紧密的合作关系。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介绍

    应用经济学学科是江苏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序列学科。本学科设置国民经济学、地区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目经济学等学科方向,2017年拟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6名。

    应用经济学学科以理论经济学学科为支撑,坚持现实经济问题导向,积极拓展跨学科研究探索,以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问题研究为枢纽,与工商管理、法学、数学等学科构成有效交叉与融合,获得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成就,在江苏达成“两个率先”的策略目的、建设革新型省份的策略中发挥了要紧的智商支撑、人才保障和社会先导用途。历经多年的建设,形成了条件基础好、研究平台高、队伍结构优、综合实力强、研究方向稳、科研成就丰、学术影响广的特点和优势。

    应用经济学学科拥有教师135名,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60名,具备博士学位89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讲坛教授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1名,江苏特聘教授2名,江苏“六大高峰人才” 6名,江苏“333工程”第二层次1名、第三层次12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年轻人学术带头人9名、出色年轻人骨干教师17名。拥有江苏“青蓝工程”科技革新团队、江苏出色教学团队、“金融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了“财税行为工程实验中心”、“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复合型应用性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验基地”等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实验课建设中心。

    应用经济学学科采取以导师负责制为主的“导师+导师组”联合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各学科方向教师的学术专长,拓宽研究生学科视线,丰富研究生学术体验;与南京红太阳股份公司、江苏苏地行土地房地产评估公司合作打造了江苏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与江苏苏菜投资公司、江苏华天通科技公司合作打造了江苏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应用经济学学科高度看重国内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派出11人赴美国杜克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阿拉巴马大学、日本三重大学等著名高校进修或合作研究;先后派出30余人次赴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匈牙利、新加坡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近5年来,本学科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立项7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在ESI、SSCI、SCI网站收录的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国内重点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出色成就奖一等奖1项、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出色成就奖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近20项。学科带头人晏维龙教授的专著《海岸带——产业成长机理与经济进步策略研究》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出色成就奖一等奖,研究报告“推进江苏民生保障改革的对策建议”得到中共江苏委书记的批示;刘瑞翔副教授的论文“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原因剖析”获江苏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出色成就奖一等奖;王洪亮教授的论文“中国地区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剖析”获江苏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出色成就奖二等奖;王萌副教授写作的研究报告“基于反补贴视角的财政补贴研究”获财政部领导批示,按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研究报告“从反补贴案例看国内企业财政补贴规范的改革”由财政部上报国务院。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介绍

    理论经济学学科是“十二五”江苏重点学科。本学科坚持将理论研究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全校学科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基础性支撑用途。理论经济学学科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方向,2017年拟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0名。

    理论经济学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主要体目前:高度关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以市场经济规范变迁等理论为依托,以政策革新研究为导向,为产业升级转型、收入分配规范改革、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等问题提供理论剖析框架和具备理论支撑的政策建议。有效参与“大审计”平台建设。充分借助本学科在理论研究上的优势,以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为重点,推进与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看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革新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办法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计量剖析、空间剖析、效率评价等现代经济学研究办法,在价值创造和收入分配理论等方面获得了系列研究成就。

    本学科拥有教师33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5名,具备博士学位24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教育部新世纪出色人才”1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年轻人学术带头人1名、出色年轻人骨干教师5名,江苏“333工程”人才3名、江苏“六大高峰人才”2名。本学科以姜德波教授为带头人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效应”学术团队入选江苏“青蓝工程”科技革新团队;本学科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协同创建了“经济预测与决策实验室”、“数目经济科研革新平台”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科研平台。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重视拓宽研究生学科视线,丰富研究生学术体验,依托学校提供的国际交流平台,对外招收容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并与法国SKEMA商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双硕士研究生。

    近5年来,本学科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立项2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2部,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市厅级等各类要紧科研奖项30余项。主办了江苏2014《资本论》研究会年会暨“《资本论》与当代”学术论 坛,作为核心力量参与主办了第12届东北亚经济与管理合作论 坛、2014年中匈首届国际论 坛,并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共建中匈学术文化交流中心。

    黄少安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担任中华外国经济掌握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掌握理事等;姜德波教授担任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资本论》研究会会长,江苏服务业引导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许成安教授受聘江苏经贸委正高职经济师评审专家;樊士德副教授任全国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特约研究员等等。

    在社会服务方面,紧密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进步需要,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研究成就“上海自贸区及其对江苏的影响与对策”获中共江苏委书记的一定与要紧批示;研究咨询报告“土地市场收益分配机制的选择与优化”被江苏国土资源厅采纳。

    审计硕士专业学位介绍

    南京审计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招生的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全国审计系统的支持下,我校审计硕士招生规模大、培养过程特点显著,培养水平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在2015年全国审计硕士点专项评估中,我校评估得分排名前列。现在,我校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分3个模块进行招生和培养,其中,政府审计方向硕士点设在政府审计学院,工程审计方向硕士点设在工程管理学院,内部审计方向及非全日制审计硕士设在国际审计学院。
    2017年拟招收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90名。

    我校审计硕士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优势强,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审计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国家公务员系统、各事业单位、大型央企、国内外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

    1、政府审计方向

    政府审计方向硕士点设在政府审计学院。政府审计学院的主要职责是:围绕国家审计需要,瞄准本学科前沿,配置审计学、政治学、法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等一系列有关学科,进一步整理国家审计的研究力量,拓展高水平审计理论研究,解决国家审计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做大做强“国家审计”的教学科研。依据国家审计事业进步的需要,政府审计方向下设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审计法、信息管理软件审计、政策审计、云数据审计等子方向。
    2017年拟招收政府审计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40名。

    政府审计方向研究生培养策略紧密结合审计实务,坚持理论联系实质,加大案例教学,重视实质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包含:政府审计理论与实务、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政府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技术办法等。除此之外,还设置了中国官僚规范史、监管学、国家治理理论前沿、审计数据挖掘、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务员职业能力与职业进步、财政理论与政策、金融理论与政策、资源环境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审计、公共政策审计、审计信息化、云数据办法、审计法等特点选修课程。

    该硕士点拥有教师60名,其中研究生导师55名,90%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3名、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新世纪出色人才”1名、江苏有突出贡献中年轻人专家3名,江苏 “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6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出色中年轻人骨干教师13名。拥有3个江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工作站。近五年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多项,获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励13项,出版专著、教程24部。

    2、工程审计方向

    工程审计方向硕士点设在工程管理学院,2017年拟招收工程审计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10名。

    学院拥有教师14名,其中93%具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博士学位,学院还将继续引进高水平师资,塑造先进的工程审计师资队伍。

    工程审计方向基于工程管理和我校审计学优势学科的融合,依托我校“公共工程审计”省级重点实验室及虚拟仿真教学中心、BIM审计研究中心,着力培养具备扎实工程基础和专业胜任能力的、投资审计急切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该方向的研究生将学习用多种主流软件与建筑信息建模、地理信息管理软件、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工具,拓展工程项目的自动化审计应用探索。

    工程审计职场角逐优势明显,主要就业职位:国家审计机关、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的专职审计职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咨询企业和银行等建设行业有关部门的工程管理与投筹资管理职位。

    3、内部审计方向

    内部审计方向硕士点设在国际审计学院,2017年拟招收全日制内部审计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实行英文讲课。

    我校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合作单位,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进步研究中心设在我校。其主要任务是:跟踪国内外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前沿,挖掘并推广国内内部审计成功实务经验,塑造全国内部审计的科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情报信息中心和咨询服务中心。

    IAEP项目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全球高等院校中推广的借助现有会计和信息管理软件中的课程,打造起支撑内部审计的跨学科教育项目;全球有47所伙伴院校且大多数在欧美区域;IAEP项目分三个等级:精英级、合作级和初级。通过IIA专业委员会的严格评审,我校于2007年加入该项目并成为合作级院校,现在我校也是中国唯一被IIA认定的伙伴高校。

    现在,我校有3名教师担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已与全球很多IAEP知名院校打造了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拓展学生交换、教师互派和科研合作,教师和学生可以参加IIA组织的各种全球性会议。通过该项目,学生有获得在全球各大企业集团实习或工作的机会;满足条件的IAEP学生,可同时获得我校学历学位证书和IIA组织审核颁发的内部审计资格证书。

    内部审计方向IAEP班立足各类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需要,放眼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专业课实行英文教学,强化审计案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线和实践能力。主干课程包含:Aupting Communication、Fraud Aupting、IT Aupt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Aupting、Case Study on Internal Aupting、Study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Internal Aupting、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Aupting、Aupt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等。

    4、非全日制审计硕士

    非全日制审计硕士点设在国际审计学院,2017年拟招收非全日制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介绍

    我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设在会计学院,自2014年开始招生,现在设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审计等培养方向。
    2017年拟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

    MPAcc培养策略紧密结合会计实务,加大案例教学,重视能力培养,主干课程包含:管理经济学、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等。除此之外,还设置了财务报表剖析、会计准则专题、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会计信息管理软件、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本钱与管理控制研究等特点选修课程。

    该硕士点拥有教师47名,其中研究生导师12名,80%以上具备博士学位,拥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名,江苏“333工程”人才4名,江苏“六大高峰人才” 1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科带头人3名、中年轻人骨干教师8名;建有江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与革新实践教育中心”,拥有江苏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工作站6个。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教程2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会计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权威期刊发表1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项。

    金融学学术学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介绍

    金融学硕士点设置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与投资、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等研究方向,加大与境外大学合作,侧重培养金融理论研究人才。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置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投资管理、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培养方向。培养策略与特许金融剖析师课程相结合,凸显在金融剖析、金融机构业务与经营、金融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范围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特点;建设稳定的实践基地,加大案例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2017年拟招收金融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5名、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名。

    金融学硕士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设在金融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被誉为“江苏金融黄埔”。学院依托原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院校背景和学校“大审计”平台,借助学科的自己优势,承担一批重大项目、获得一批重大成就,建成金融、网络金融、保险、期货等研究基地,形成了优势特点。学院拥有教师62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24名,博士占比为67.74%。江苏教学名师1名,“江苏特聘教授”1名,江苏“双创计划”高层次引进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拥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科技革新团队1个,江苏出色教学团队1个、江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

    学院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进步重大需要,承担了一批重大项目,为金融行业和地方经济进步做出要紧贡献。现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中外合作项目1项,科研经费共计300多万元。近5年出版学术专著或教程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在《中国科学》发表1篇,在Energy Economics、Nonlinear Dynamics等SCI、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10余篇。

    学院依托金融行业资源和长三角地区经济优势,主动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与省政府金融办、信用办等金融管理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打造长期关系,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服务成就,超越15项研究报告被政府、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纳。

    学院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区域的高校打造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学院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等机构的支持下,与金融机构一同建设研究生校外导师团队,聘请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江苏保监局、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交通银行江苏分行、民生银行南京分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南京办事处、华泰证券股份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家,形成了“校内导师+金融行业导师”的双导师团队,为研究生实习、就业发展了途径。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南京审计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另外,中公考研提醒大伙2018考研招生简章、2018考研招生目录、2018考研参考书目与2018考研大纲已经出来。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暑期集训营、半年集训营、保研课程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个科目要素进行深入的指导剖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伙推出考研直播课堂,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考研梦想帮助!

    推荐阅读》》》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持续更新中......)

    全国各院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全国各院校2018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方法

    全国各院校历年考研报录比

    精华推荐》》》

    考研暑期复习备考手册

    考研暑期集训营

    考研容易见到问题

    各大院校历年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指南

    各大院校招简|目录|书目

    考研历年复试分数线

    奖助学金政策解析

    考研历年考试试题库

    专科生考研备考指南

    跨专业考研热点专业解析

    保研攻略|保研课程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