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6所在京试点高校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强基计划”录取时,高考考试成绩比重占85%,校考成绩占15%。本文推荐“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有关内容,一块儿看吧。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方位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国发〔2014〕35号),依据《关于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加大基础学科拔尖革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感兴趣、有天分的年轻人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策略范围输送后备人才。
1、招生对象及报名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共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具备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勤勤恳恳的精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以后从事专业有关范围工作;高度认可我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的;综合素质出色或基础学科拔尖,具备相应专业所需的学科专长和革新潜质;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满足以上报名要求的考生均可报名。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我校强基计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考试报名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可以兼报其他高校强基计划。
2、招生专业介绍及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介绍名字招生计划选考科目需要招生省份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30不限选考科目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历史学30不限选考科目哲学30不限选考科目
注: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在非高考考试改革省份仅招收文科生,哲学文理兼招;各招生省份具体投放的招生专业介绍以报名网站内信息为准。
3、报名方法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日期和方法
考生可于5月十日12:00至5月30日12:00登录中国人民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002),根据招生简章及系统提示完成在线报名。
考生报名时,可在我校强基计划投放该省相应科类的招生专业介绍范围内,填报低于3个专业志愿,并填写是不是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二)考生参加统一高考考试
(三)入围校测方法
7月下旬确定入围校测名单,入围校测的考生登录报名平台,下载《测试指南》并按时参加后续考核环节。
我校依据考生高考考试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分科类按低于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各省入围校测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均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入围考生高考考试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不能低于所在省(区、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种类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
(四)校测考核
8月4近日举行校测考核,含专业测试和体育测试,测试具体时间、地址、各专业测试形式、成绩折算方法以《测试指南》为准。(学校考核工作策略可能视北京疫情防控状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将另行公告。)
1.专业测试考查考生综合素质、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革新思维,与专业有关范围学习兴趣、进步潜力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参考材料用。考核形式为笔试和面试,考查范围不限于中学教学大纲。面试采取专 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法,测试全程录音录像。
2.原则上所有入围校测的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项目为肺活量、立定跳远、50米跑。
(五)录取方法
1.综合成绩构成
综合成绩中,高考考试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测成绩占15%。校测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体育测试成绩将作为录取时同分比较的优先条件之一。
2.确定录起名字单
学校根据综合成绩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由高到低顺次确定强基计划预录起名字单。所有专业志愿都没办法满足的考生,假如服从专业调剂,将调剂到生源所在省份招生计划尚没有完成的专业;所有专业志愿都没办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不予预录。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则依次比较校测成绩、高考考试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体育测试成绩。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起名字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
8月5近日确定录起名字单并公示录取标准。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考试志愿录取。
4、总体培养策略
学校强基计划与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紧密衔接,坚持“植根铸魂、德才兼修,强基固本、博学深究,兴趣主导、革新引领”的人才培养理念,推行“宽厚基础、学科复合、科教融合、大师引领、个性进步”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机制和培养过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国际性、挑战性和个性化。致力于培养具备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学识和卓越能力、深刻思想和宽广视线、长远眼光和革新思维,可以潜心学术,关重视大科学和人类进步问题,可以为建设中国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培养策略要素如下:
(一)使用通专结合、本硕博有机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和核心素养、核心能力培养;专业教育强调宽厚基础、扎实能力,高起点、高标准、高需要设置课程和培养环节,突出学习高阶性、革新性和挑战性。同时依据不同专业特征和发展势头,提供丰富的特点选修课程,并在高年级打通研究生课程学习,学生在学术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其个性化特点和进步规划构建个性化培养策略,推行学分制管理。
(二)配备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全方位实行导师制。选聘校内外最棒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聘请高水平国际师资开设全英文国际化前沿课程和讲坛。在培养过程重视大师引领,推行学术导师组和学术导师相结合的学业进步指导规范,同时通过新生研讨课、学术研讨班、学业导师、学术讲坛、科研实践、大师工作室等具体举措促进师生互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业进步。
(三)设立研究性学习平台,学生正常的状态参加研究性学习。每一个强基计划专业平行开设若干研讨(研读)班,打造研究性、自主性、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应依据兴趣持续跟踪参加一个研讨(研读)班。
(四)依托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推行科教融合培养。依托各有关学科范围的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科研机构和平台,拓展学术研讨班、学生进科研项目(实验室)、学生进产学研项目,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目的,在科研团队指导下,根据学习和研究有机融合的方法,拓展科研实践,推行渐进式学术练习。学校为学生参与校内、国内和国际科研计划提供经费资助。
(五)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培养国际视线和国际交流能力。学校和学院借助现有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并不断发展新的国际合伙人,学校和学院选聘高水平国际专 家为学生国际学习、研究、交流提供指导,通过派往合作学校和机构交流学习、组织考察交流、推荐申报国家和机构国际学习奖学金、依托国际小学期聘请国际一流师资开设系列前沿课程等方法和渠道,为强基计划学生搭建先进的国际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为学生出国交流交换提供资助。
(六)推行科学动态的考核和进出机制。为落实因地制宜、分类培养的理念和强基计划目的需要,各专业推行动态考核与进出机制。
1.动态考核机制
(1)原则上各专业每学年考核一次,部分专业依据专业特征和培养规律第二学年开始考核。
(2)由考核小组依据学业成绩、课外研学状况、综合素养、学术导师建议、学生学习规划和学习意愿等方面推行综合考核,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学术志向、有关范围学术潜力、综合进步能力。
2.动态退出机制
(1)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转专业;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应退出强基计划。
(2)在前两学年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转入该专业普通班继续培养。对于在第三年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在考核小组指导下依据学生实质和兴趣拟定后续学习计划,完本钱科阶段学习。
3.动态进入机制
(1)入校第一学年后,依据资源条件状况,学院可在普通班学生中选拔适当学生进入强基计划。
(2)参加选拔的学生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并获得所申请的强基计划专业两名(含)以上教授推荐。考核小组对申请者推行综合考核,考核包括笔试、面试和对以往学习及综合表现的考察三个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学术志向、学术潜力和综合进步能力,择优录取。
(七)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各强基计划专业根据本硕博衔接培养的需要设计培养体系。
1.培养体系的衔接
(1)根据强基计划总体培养目的科学确定本硕博各阶段培养定位、培养需要和侧重点,形成各阶段有机衔接的整体培养体系。
(2)本科阶段强调宽厚基础和扎实能力培养,为后续硕博培养奠定好基础。
(3)针对第三学年考核通过的学生,在第四学年推行本研衔接培养。
2.推荐免试研究生机制
(1)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与名额。强基计划学生第三学年考核通过后,将自动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2)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将依据学生自己兴趣、特征、条件与有关培养策略,直接录取到本专业有关学科或有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士培养或直接进行博士培养。
5、其他说明
(一)关于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已打造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省份,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将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网站。尚未打造省级统一信息平台的省份,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全当地各中学考试报名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后,统一上传至强基计划报名网站。
(二)对于综合素质档案造假或在高校考核中舞弊的考生,将取消强基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或有关状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由其取消有关考生当年高考考试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中止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置。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有关规定处置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有关手段的权利。
(三)选拔测试期间,考生的交通、食宿等成本自理。入围高校考核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可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酌情提供保障性路费和住宿补贴。
(四)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拓展强基计划等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
6、监督保障机制
(一)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推行。我校在推行本简章的过程中做到招生策略公开、选拔办法公平、录取标准公示。
(二)我校将对录取的学生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拥有入学资格的学生,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置。
(三)我校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同意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同意社会监督。
7、咨询方法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
100872
招生咨询电话:********-517(学校正式开学后开通)
传真:********
本科招办邮箱:********
中国人民大学阳光招生信息平台:http://rdz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纪委(监察处):电话********,邮箱********
阳光高考考试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
8、本简章由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讲解。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0年5月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文章来源:http://rdzs.ruc.edu.cn/cms/item/1636.html
以上是中公考研记者收拾的“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文章,期望各位考生在这段特殊时期不要松懈,在家积极做好筹备!相信每个冬季都会过去,每个春季也都不会缺席~更多考研动态有关内容尽在中公考研动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