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管理学考研专业课考试深度分析

点击数:421 | 发布时间:2025-06-05 | 来源:www.ykwljt.com

    2016考研复试交流群:198561567

    1、典型院校考情剖析

    不说废话,先上重点。

    2016典型院校管理学专业课考研状况

    考试报名院校专业

    要紧考试知识点枚举

    考试困难程度剖析

    学员心声反馈

    合肥工业大学

    (工商管理——会计学)

    1.互联网计划法;2.盈亏平衡剖析;3.薪资规范;4.企业重组;5.公司治理;6.革新对企业进步的影响;7.Supply chain管理;8.现金存量。

    较难

    考试不是非常理想。

    中央财经大学

    (技术经济与管理)

    1.管理;2.并购企业文化整理;3.组织变革;4.研究模式;5.组织承诺;6.组织公平;7.薪资规范;8.业务层策略;9.公司层策略。

    较难

    大体感觉还可以。

    东南大学

    (工商管理、会计学)

    1.矩阵型结构;2.项目型结构;3.期望理论;4.“网络+”年代;5.组织文化;6.勉励理论;7.PDCA循环。

    一般

    心情可愉快了,感觉还行,书上的东西都背了,都写了。

    中国人民大学

    (行政管理)

    1.目的置换效应;2.头脑风暴;3.程序公正性理论;4.绩效管理;5.水平管理;6.政策剖析的基本特点;7.依据志愿失灵理论,论述非政府组织存在什么缺点;8.弹性化组织的主要特点;9.策略管理的基本特点;10.政府失灵的种类及成因;11.结合国内政策实践,论述渐进主义模型;12.合适目前的懒政庸政现象,论述行政责任研究的困境及构建责任机制的渠道。

    考的不好,考的内容没全答上,刚开始复习的不太好,后来的专业课有点儿跟不上了。下面,筹备花一年的时间再复习,再学。

    西南大学

    (行政管理)

    一般管理学原理:
    1.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3.领导职能;4.需要层次理论;5.双原因理论;6.领导和管理有什么区别;7.交流;8.控制。

    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
    1.公共政策与社会系统的辩证统一关系;2.政策工具;3.行政实行方法;4.危机管理;5.政府行政职能;6.评估过程;7.服务型政府。

    一般管理学考的可以,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考的不太好。

    2、管理学专业课考研命题趋势

    题型变化直接打脸

    不能不说这是个看脸的社会,所以每次上课之前学生都翘首以待地听我讲学校历年的试题,但这次命题老师的调皮,让所有人出人预料。

    第一是中央财经大学,在这次考试中变了考试大纲,除去要学习《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并研读《管理世界》近一年的文章,又增加了另外两本关于策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指定教程。在此基础上,今年试题和布局更是变出了新高度。本次央财的考试一改过去“单选、多选、解释说明、简答、案例剖析题、论述题、小论文写作”这一套相对稳定的出题模式,将整个考试内容划分为三大多数:

    第一部分:解释说明15分,第一个小作文25分,剩下20分是案例

    第二部分:第一个案例是25分,第二个案例是20分

    第三部分:案例20分,小作文是25分

    其中,共三本参考书的分值分布为:赵丽芬60分,其他两本各占45分。

    参加该院校考试的学生表示,“咋一看题型变了有点儿蒙,然后准时调整过来了,脑子想出来什么,就往下写什么。整体考的还凑合,发挥比较正常,没出太多的偏题怪题,A4纸写了10页,最后一题因为时间不太够没答的特别完整,也就写了400到500字,草草扫尾了。自我估计分数在120左右。”

    另外,题型变化较大的学校还有东南大学,主如果取消了没解释说明,题型的分布为:5个简答卷,2个案例剖析题,1个论述题。当然,东南大学如此的变化和央财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这次东南大学的考考试试题,依然维持了极简主义的风格,题目数目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换句话说,题型虽然稍微有变化,但还是换汤没换药。

    考试主要还是看内涵

    题型主要反映了试题长成什么样,是看脸,细看考试内容才是看风韵,或者说是内涵。本次管理学的考研依旧体现了,考重点的宗旨。因为管理学流派纷呈,众说纷纭,这其实给考试导致了重大的困难和障碍。出题老师作为本专业的资深研究者,这一点是很了解的,出于对学术的良知和热爱,考就必考那些确定的东西,考偏难怪的内容无异于是在耍流氓。这就注定管理学考试绝大多数内容不会出的特别陌生。但,并非说如此就没灵活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了。叫人纠结的题目是每张试题上势必出现的,这种题目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的确之前没见过,但确实是管理学的范畴,这样的情况并非完全没有,但放心,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假如出现分值也基本上就是真小分值题目中的一问,譬如中央财经大学考试试题中来源于《管理世界》杂志的“研究模式”考察;

    二是,基础内容结合热门问题,这就是常常说的“既要低头实干,又要仰望星空”,说白了是理论联系实质的考察方法,在今年中体现出的就是案例增多,并且论述题紧扣热门,譬如东南大学的考试试题就考察了“网络+”年代给管理带来的挑战;

    三是,对于常识细节的考察,这一点是最要命的,不少小题会从细节上探寻出题点,不少同学也反映就怕在答卷的过程中,不小心漏掉小碎常识,还有甚至看到问题压根儿想不起如何答的状况,譬如东南大学考的PDCA循环和人民大学出现的水平管理等内容。

    3、吹响备战复试阶段的号角

    交卷的铃声并不意味着下面是你们挥霍青春的日子,而是在向各位吹响继续战斗的号角。复试的备战正在拉开帷幕。结合初试考试的状况,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伙绷起复试筹备这根弦儿。针对复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结合初试学习的内容趁热打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专业方向深入学习。由于各学校管理类的初试,通常都是考管理学,考试内容一样,但到了复试的阶段基本上就会分为财务管理、会计、策略管理、市场推广、旅游管理、人力资源每个方向。这时分支理论常识的学会就看上去非常重要。这类常识一般也都是在管理学如此一个大的常识体系上细分出来的。所以,虽有不同,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伙在复试阶段不可忽略这类联系。

    第二,就是要关注热门,初试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会,对应用的环节考察有限,但在复试环节,因为导师们一般很看重学生对常识的实质运用能力,因此会着重考察学生对推行热门的理解。这时,其实是跟做案例题相比更灵活的考察方法,看上去在说新闻,其实主要还是要联系本范围的研究动向。因此,这时考察的是学生对前瞻性问题理解剖析的同时,也在考察学生的进行科研的潜在能力。当然,这个过程还会涉及到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以上就是大家复盘2016研究生考试过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下面复试阶段的一个简单的引导,期望能对大伙考研道路上的修行,起到肯定的借鉴用途。

    想了解2016考研成绩怎么样?来估分,早了解早筹备复试!

    1、 一块考研估分入口频道

    进入一块考研估分系统,点击"开始估分"按钮,依据需要答卷,即可预估考研成绩。

    估分入口:http://ti.offcn.com/kaoyan/gufen/list

    2、 微信估分频道

    关注中公考研官方微信,回复“考研估分”即可预估考研成绩。

    3、QQ群内估分

    添加QQ群 512542345 116767347 117208327即可预估考研成绩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