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率一般是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推免率越高就意味着这个学校的推免的学生就越多,提醒考生小心考试报名。那推免率是如何算出来的呢?跟随中公考研记者认识一下2019考研:推免率算法及院校选择吧~
2018考研四川、辽宁、湖南、山东等省考研报名人数均出现疯涨,其中2018年四川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
专家表示,2018年考研考试报名人数预计将大幅超越2017年的201万。伴随考研考试报名人数的增加,2018年参加考研的学子无疑将面临愈加激烈地角逐。
依据教育部的规定,要想读研,除去传统的考研外,还有推免这条路可走。当然推免,除去需要本科母校具备推免生资格外,还对于申请人本科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还是有必须要求的。不过,不一样的本科高校,每年的推免名额和推免率差异很大。有多大?今天来一看看部分双一流高校的统计数据。
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推免率可达15%
今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公告》,公布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4所2017年新增推荐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
这则公告发布后,在全国中国大陆2800多所本科高校中,具备推免资格的大学达到366所,这类大学基本上是原211大学或者各省名列前茅的省属重点大学。
尽管都有推免资格,这366所高校推免名额和推免率的差别却很大。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保送研究生名额一般才按该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数15%左右确定。对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高校,这个数字是5%左右,非“211”工程高校则更少,只有2%。而依据历年统计数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以超越50%的推免率遥遥领先其他高校。
双一流大学推免率常见较高
本次的推免率数据剖析以部分双一流高校2018年的推免人数和2014年各校的本科招生人数做对比得出剖析结果,虽然其中存在个别5年制专业和个别本科生退学等状况,实质数据会有所偏差但影响非常小。比较可惜的是,包含清华大学在内海量高校没在外网公示本校推免名单,因此只统计了近40所双一流高校2018年推免率数据。
从统计结果看,北京大学以53.4%的推免率稳居第一,这也意味着北大的过半本科生能得到推免机会,依据往年的数据,可能只有清华的推免率能超越这一数字
中国科技大学的推免率为34.25%,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推免率也较高,超越了25%。总体来看,已经统计的近40所高校中大部分推免率都超越15%,相比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推免率基本都超高。
具体来看看2018年部分双一流高校的推免率数据:
一,第一看一下双一流院校刚开始的评选步骤:
第一步:
以中国特点学科评价为主,尤其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策略、行业地区急切需要、不可替代性等原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依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第二步: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此后,依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确定“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及拟建设学科名单。
第三步:
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策略。
第四步:
三部委依据专家委员会建议,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依据上面的表述,是先选出一流学科院校,从中挑选一流大学。资源获得倾斜越多的院校,考的人越多,也就想对难考。
二,故可以在上述表单中优先挑选以下3种院校:
1、统计推免率15%左右或以下的一流院校中的B类院校,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
2、统计推免率15%左右或以下的一流学科院校,如合肥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
3、非原985、211但入选双一流且推免率不高的院校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
当然,整个双一流名单都是出色的大学,大伙还是要依据自己实力及兴趣来挑选。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考生收拾的“2019考研:推免率算法及院校选择”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帮助!
推荐阅读》》》
2019在职考研:招生类别及报名要求
2019考研:推免夏令营VS推荐免试,有什么不同
2019考研知识:考研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什么区别、优势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