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急救 100个必考要点|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提纲

点击数:162 | 发布时间:2025-08-23 | 来源:www.xwios.com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进步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进步

    3. 物质的唯一特质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质工作中,应该注意学会分寸,预防过或不及,其重点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大家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所有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 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法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质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 《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剖析》和《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13. 国内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规范

    14. “二次革命论 ”是由哪个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依据地是:井冈山依据地

    17. 标志首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址是:江西瑞金

    19. 中共八大指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 把国内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流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 《论十大关系》

    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要紧看法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看法

    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质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就是: 邓小平理论

    24. 把“三个代表 ”要紧思想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 邓小平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

    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重点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 实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 在国内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 国有经济对经济进步起主导用途。 这主要体目前:对国民经济进步的控制力上

    30. 国内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紧组成部分

    31. 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需要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进步两大年代主题的核心是:进步

    34. “一国两制 ”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知道决:台湾问题

    35. 国内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一同兴盛

    36. 世界观是:大家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怎么看和根本看法

    3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会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 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会致使:形而上学不变论

    39. 事物进步的势必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 一个认识是不是具备真理性,重点在于:是不是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 不是生产力实体性要点的是:科技

    43.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 推进社会进步的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总和

    4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 在自由和势必的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觉得自由是指: 对势必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 社会进步的意思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

    47.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款是:辛丑条款

    4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9. “工农武装割据 ”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网盟中,基本的主要的网盟是:工农网盟

    51. 毛泽东指出, 解决中国所有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 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会议选举哪个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指出国内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 人民内部矛盾

    56. 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 和平赎买

    57. “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进步的重点是:重工业

    58.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年代需要是:年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 大家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直做到:三个代表

    60.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进步目的是:最后达到一同富裕

    61. 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的

    63. 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法

    65.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 “十五大”

    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 坚持国内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放在第一的应该是: 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外开放进步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多层次、宽范围、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 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哪种党和如何建设党

    7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常见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 AI的出现和进步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 量变是指事物:数目的增减和场合的变更

    76. 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 实质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 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有类:唯理论的错误

    78. 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不是一流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妨碍生产力的进步

    80. 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81. 达成人的价值的根本渠道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我们的力量

    82.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83.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84.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85. 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86.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剖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如果指:民族资产阶级

    87.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范畴

    88.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89.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策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90. 毛泽东明确提出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91.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 毛泽东把重工业、 轻工业和农业的进步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

    93.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4. “三个代表 ”要紧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6. 大家党拟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7. 国内社会主义建设进步策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98. 国内拟定三个步骤进步策略的基本依据是:国内初级阶段的国情

    9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规范是: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同进步

    100. 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是:劳动收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