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物理常识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干扰到整体,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1.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一
1.电容概念: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C=Q/U,式中Q指每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
①电容是反映电容器本身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跟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
②电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常用单位有微法,皮法1μF=10-6F,1pF=10-12F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k是静电力常量;空气的介电常数最小。
3.电容器一直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带电量不变。
2.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二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妨碍物体相对滑动有哪些用途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重压N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10.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刹车距离
11.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12.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13.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况。可用图象法解题。
3.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三
电势的定义
概念及概念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电势的单位:伏。
电势是标量。
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一般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质研究中,一般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电势具备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愈加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减少最快的方向。
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
4.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四
力的等效/替代
1.假如一个力有哪些用途成效与另外几个力的一同成效用途相同,那样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依据具体状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备等效替代的关系。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假如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所有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五
功
1.功的两个必要原因:一是用途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
4.功的原理:用机械时,大家所做的功,都等于不需要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P有/W=η
7.功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焦;t→秒。
6.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六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若F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若F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一直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肯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用途下所做的运动。
7.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七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L:有效长度}
3)Em=nBSω{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ω:角速度,V:速度}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正对面积}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借助感应电流方向断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
8.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八
气体的状况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很多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重压,标准大方压:1atm=1.013×105Pa=76cmHg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征:分子间空隙大;除去碰撞的瞬间外,相互用途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非常大
3.理想气体的状况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
9.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九
功和能
1.功:W=Fscosplayα{W:功,F:恒力,s:位移,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水平,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Uab:a与b之间电势差即Uab=φa-φb}
4.电功:W=UIt{U:电压,I:电流,t:通电时间}
5.功率:P=W/t{P:功率[瓦],W:t时间内所做的功,t:做功所用时间}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
8.电功率:P=UI{U:电路电压,I:电路电流}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电流强度,R:电阻值,t:通电时间}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m:物体水平,v:物体瞬时速度}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4.动能定理: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WG=-ΔEP
10.高中一年级物理必学二必考要点 篇十
曲线运动
1.概念
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因为曲线运动中运动方向时刻改变,故曲线运动肯定是变速运动,比如匀速圆周运动就是一种曲线运动。
2.条件
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合外力与速度方向间夹角为锐角时,速率增大,为钝角时,速率减小;一直为直角时,速率不变。
3.分类
曲线运动分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外力是恒力;变加速曲线运动。合外力是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