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上学期间,是否听到要点,就立刻清醒了?要点就是“让其他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训练我能学会”的内容。
1.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一
1、依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借助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置等。
3、借助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很多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方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4、预防静电的主要渠道:
防止产生静电。如在可能状况下使用困难产生静电的材料。
防止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2.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二
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试知识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备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减少;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地方,电势能相同;缘由: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一直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3.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三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法
1、摩擦起电:
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四
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维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剖析静电现象
剖析摩擦起电
剖析接触起电
剖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产生或消失。
5.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五
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非绝对的,有的晶体在肯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
3、单晶体多晶体
假如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如此的晶体就是单晶体
假如整个物体是由很多凌乱不堪的小晶体排列而成,如此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6.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六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缘由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像。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是什么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但凡势能规律几乎都是这样,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办法
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7.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七
功
功是表示力用途一段位移成效的物理量。
要深刻理解功的定义:
①假如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因此,凡谈到做功,必须要明确指出是什么力对什么物体做了功。
②做功出需要具备两个必要的原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因此,假如力在物体发生的那段位移里做了功,则物体在发生那段位移的过程里一直遭到该力有哪些用途,力消失之时即停止做功之时。
③力做功是一个物理过程,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在这物理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多少。
④功可用公式W=Fscosplayα计算。当0<α<90°时,力做正功,当α=90°时,力不做功,当90°<α<180°时,力做负功。
⑤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功的'正负仅表示力在使物体移的过程中起了动力用途还是阻力用途。
⑥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每个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8.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八
1、牛顿第肯定律: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况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是什么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
4、力是产生加速度是什么原因;
2、惯性: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况的性质叫惯性。
1、所有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水平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况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水平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学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概念:使水平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4、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有哪些用途力和反用途一直等大、反向、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用途力和反用途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用途力和反用途力与平衡力的根本不同是用途力和反用途力用途在两个相互用途的物体上,平衡力用途在同一物体上。
9.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九
电热:
电流的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热效应的实质: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由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热器: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其优点是清洗、无污染、热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和调节电流.
有时大家借助电热,如电饭锅、电熨斗等;有时大家预防电热产生的害处,如散热孔、散热片、散热风扇等.
10.高中二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重点 篇十
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F:点电荷间有哪些用途力,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用途力与反用途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E:电场强度,是矢量,q:检验电荷的电量}
4.真空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地方的距离,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
6.电场力:F=qE{F:电场力,q:遭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E:电场强度}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q:带电量,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地方到B地方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12.电容C=Q/U{C:电容,Q:电量,U:电压}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容易见到电容器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W=ΔEK或qU=mVt2/2,Vt=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
类平抛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
平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
两个一模一样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
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愈加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容易见到电场的电场线分布需要熟记;
电场强度与电势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
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
电子伏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