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所有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更不是难事,只须你做到了感兴趣。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高三必学五语文要点》供大伙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必学五语文要点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02、古今来很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念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08、宁愿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看上去一般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妖娆数百年
2.高三必学五语文要点
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2、拜送书于庭。
3、召有司案图。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6、不考虑思义,畔主背亲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9、空自苦亡人之地。
10、信义安所见乎?
11、法令亡常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13、武父子亡功德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3.高三必学五语文要点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天天对自己检验、检讨,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用车马的人,并非使脚走得快,却能达到千里以外;借用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分并非独一无二,只不过擅长借用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去蛇、鳝的洞穴就没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由于它心思浮躁啊。
4.高三必学五语文要点
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类。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样。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如此)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如此)、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可能……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5.高三必学五语文要点
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普通人
今义:多数人,大伙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如此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