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清风裹着艾草香,吹来了小学六年级的端午节。这,大家不再是等着收粽子的孩童,而是亲手包粽、编彩绳、看龙舟直播的 “小大人”。当粽叶在指尖翻转,当五彩绳系紧对彼此的祝福,这个充满传统韵味的节日,正悄悄在大家心里种下关于成长与传承的美好记忆。以下是由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甄选15篇),欢迎大伙阅读。
1.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一
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我伸了伸懒腰,一想至今是端午节。我开心得从床上蹦了起来,冲到厨房里找母亲。
“母亲,今天是端午节,我可是要吃粽子的呀!”一进厨房,我就嚷到。只见母亲像变魔术似的,从袋子里“变”出了一串又肥又大的粽子。那粽子散发出阵阵浓香,把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巴不能立刻就拿一个来解解馋。
母亲就像我肚子里的小蛔虫,指着我的小鼻子说:“小馋猫,我目前就弄点给你吃。”母亲用剪刀剪开扎着粽子的绳子,剥开包着的两层竹叶片。粽子像跳水运动员翻了个身,落在母亲早已筹备好的碗里。一块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目前我眼前,只见那粽子是黑红黑红的,上面点缀着黑色的蘑菇,又白又红的肉,白色的鸡蛋,粒粒糯米,就像颗颗小小的珍珠。这类糯米你粘着我,我粘着你,就像七兄弟。
我秋风扫落叶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子就被我扫了个精光。
我还感觉不过瘾,还想再吃一个,就对母亲说:“母亲,再来一个粽子。”母亲看了看我,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连眼泪都流了出来,我看母亲笑成了一团,摸不着头脑,跑到镜子前一看,呀,我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成了个大花脸。甚至连眉毛也不可以“幸免于难”。我连忙用毛巾把脸洗了一干二净。
我又重新回到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起第二个粽子。
这个端午节真有趣!
2.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二
今天是阴历5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下面,对你说们我家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吧。
到了每年的5月5日,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等活动。这种风俗是经过2000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5月初五作为端午节是什么原因由于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罗江x杀的。赛龙舟的风俗也是从大家划着小船去寻救屈原这种形式演化过来的。由于没找到屈原的尸体,他们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们觉得鱼儿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种活动不断演化,到目前就成了粽子。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日渐变成了一种风俗。
今年的.端午,大家家挂上艾叶,包好粽子。等待端午节的到来,啊!终于到端午啦!大家家端上一盘盘好菜,把粽子端出来。下面要干什么呢?当然是开吃啦!你一个,我一个……大伙吃的不亦乐乎。
我家的端午节就是如此的,你家的呢?
3.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三
今天是端午节,又是姥爷的过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床,一块认真地制作了一张好看的过生日贺卡,姐姐又把她平常变魔术的用具装进书包。
中午到了姥爷家,姥爷家筹备了丰盛的酒菜,舅舅买了一个两层大的过生日蛋糕,那过生日蛋糕比大家画的还好看。舅舅把过生日蛋糕放在客厅的桌上,我插上蜡烛,姐姐用打火机点着,表弟乐乐把灯关上,又拿出他带来的手风琴,大家一块合唱“过生日快乐”,唱完后姥爷许愿,吹灭蜡烛,这个时候屋里的灯忽然全亮了,大家边跳边鼓掌,逗着大大家都笑了。
姥姥在餐厅里喊:“快过来,吃饭啊”,大家又跑到餐厅里,围着桌子坐好。在大大家举杯祝贺之前,我和姐姐拿出大家筹备的'过生日礼物递给姥爷,一块念道:“祝姥爷过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姥爷看着大家画的过生日贺卡,说:“这么漂亮的过生日蛋糕,还有彩色的蜡烛,这过生日礼物太好了。”
饭菜非常丰盛,有鱼,有鸡,有火锅,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大家孩子吃了很大一会儿,不见菜少,都已经非常饱了,就跑到楼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厅休息时,姐姐开始变魔术,大家全家都围着看,只见姐姐熟练地把两个硬币放在桌面上,在上面并排放二张x克牌,然后把外面那枚硬币往外推推,让第二张x克牌盖住这个硬币,再往里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气,翻开x克牌,只见第一张牌下的硬币也跑到第二张牌下面来了,大大家都感觉奇怪,夸姐姐真行。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大家该回家了,今天大家玩得可真开心。
4.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四
端午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佳节的主要活动,我和我的母亲也筹备在家包粽子。
一大早,大家便来到了集市上,挑选粽子叶,经过仔细挑选,大家买的是一种又宽又长的叶子,由于对于大家小白来讲,这种叶子毋庸质疑是包的。回到家,大家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筹备好,有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豆沙,还有洗干净的粽子叶。我的母亲先给我做了几个示范,轻松几下就包好了,看着应该是很简单的,我非常有信心。
终于该我大显身手了,可是叶子仿佛不听我的话,如何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满头大汗,我的母亲看我急得不成样子,就帮我把叶子卷成漏斗形,我拿着大勺子,把糯米、黄桃、蜜枣、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叶里,我的母亲告诉我,用粽子叶上端的叶子紧紧的盖住这个“漏斗”,多出来的叶子,要两边一折、再一扭,就把这个“漏斗”完全封闭了,咦!有点像粽子了,后,还要用绳子把这个粽子进行“五花大绑”,预防它“漏馅”!经过我这“能工巧匠”的精工细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着有点像包子!包了几个将来,我慢慢的熟练了,粽子的样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
我好佩服我一个人啊!虽然我做的“包子”形状不好看,但由于是我一个人做的,所以,我感觉美味可口!
5.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五
阴历5月初五,大家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到了。听老师说,端午节的有来生一个传闻,传闻阴历的5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跳河自尽,大家为了让鱼儿不吃屈原的尸体,所以包了很多粽子放进水里,让鱼儿吃美味的粽子,从而保护屈原的尸体。
早晨,我一块床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走到厨房一看,原来是母亲在包粽子。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包起粽子来。我拿了两片粽叶,把粽叶叠起来,做成一个窝,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放了一大勺肉,再用糯米盖起来,我正筹备扎绳子的时候,糯米像调皮的孩子跳了出来,母亲说:“你不要放太多糯米,而且要包紧一点。”我听了母亲的话,倒掉了一些糯米,果然糯米没露出来,到了后一关了——扎绳子,我随便扎了一个节。我把粽子放进碗里时,不小心又拉了一下绳子,这下可好了,我又得重新包了,就如此反复折腾了很长时间,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母亲把粽子放进过两天,告诉我大火要煮一个小时,再把大火调成小火,煮半小时,经过一个半小时,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尝了一口,哇!我包的粽子真是太美味啦!吃完粽子,我和母亲打开电视,大家看到了赛龙舟比赛。
屏幕上出现了四条龙洲,分别是红、黄、蓝、绿队,伴随一声令下,龙舟都冲了出去,龙头上有一个人,他正在打鼓助威呢,他的后面有八个队员正在奋力地划船,他们每一个人都鼓足力气,不甘落后,看着厉害极了!后,代表大家县的龙舟队赢了。
今天,我不但跟跟母亲掌握了包粽子的技术,还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赛,真是愉快而难忘的一天!
6.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六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如此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到了现在至少有4、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广的端午起源的看法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的范围中,国内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闻屈原投江将来,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大家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年代已经非常风靡。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目前,大家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小小的粽子,好像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大家心中占据着肯定的地方。
大家家乡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黄和肉做馅,吃起来香喷喷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节日,她都为大家包粽子,可这次,由于母亲太忙,所以奶奶没回老家包粽子。这几天,奶奶筹备了好多叶子,要包很多的粽子送给朋友们,期望他们收到后,会有人说一个“哇”字。
虽然今天是节日,本应该去泡“龙水”,可母亲说:“今天是节日,大家不要去凑热闹”。因此,我还是象平常一样,在家做作业、上舞蹈课,我感觉今天既是一个热闹的日子,又是一个平时的日子。
7.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七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来自于屈原的故事:屈原主张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结果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00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我们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一直不忍抛弃我们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我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观秀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筹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医生的身体了。大家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医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大家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进步成棕子。将来,在每年的5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来源]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传统风俗。每当5月初五,母亲都会包很多粽子,让大家大饱口福。母亲包的粽子特别香,一端上桌,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和父亲还有哥哥便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吃饱誓不停手。
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传闻有避邪驱瘟之意,实质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佩带着香囊,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端午节里,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现在,端午节已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期望国内民俗风情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8.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八
中国有许很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节日、五一劳动节、端午节、六一等其他节日,其中我喜欢的就是端午节,由于我端午节过得快乐。
今天是阴历5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自尽。
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江,让鱼儿吃饱,如此就不可以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如此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址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大家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可以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第一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来。
”我根据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非常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个时候,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大家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风俗。”包好了粽子,大家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美味哦,这是大家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大家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了解了不少常识,也了解了很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9.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九
这个星期一,老师教大家包粽子,并讲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5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跳入汩罗江。当地居民听说后,便把煮熟的米饭团、鸭蛋、鸡蛋都投进汩罗江中,防止鱼、虾、龙、蟹咬坏屈原的尸体。后来,每到5月初五,大家用包粽子的风俗纪念屈原,代代流传就形成了国内历四大传统节日之一——5月节。
老师还说传闻5月初五生的孩子都不可以养大,由于这一天是“恶日”。假如养大了,女生害死妈妈,男生害死爸爸。5月初五是不可以盖房屋,假如盖了房屋,一家都秃顶;还不可以升官发财……
在古时候,因为科技不发达,古人觉得5月初五这天蝎子、毒蛇、蜈蚣等五毒就会出来害人。还有一些妖魔鬼怪也人间来纠缠伤害人类,而这类东西怕雄黄酒、艾草、菖蒲等。所以,那一天家家都喝雄黄酒并在门口挂艾叶、菖蒲等,用来赶走妖魔鬼怪。
另外,端午节还有二十多个名字: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女儿节等。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有: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了解了这类传统风俗后,大家开始包粽子,材料有:糯米、粽叶、系粽子的线绳。
陈老师先拿了一片粽叶,然后把粽叶的圆头往里一卷,就变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把糯米往里装。装满后,再把米弄平,再用剩下的粽叶盖住有米的漏斗面。后用绳子绕紧系一个结,一个好看的粽子诞生了。
老师做完示范后,我就跃跃欲试。拿起一片粽叶像老师一样,把圆头往里一卷,也成了一个沙漏的形状,只不过与老师的比起来大了很多。然后,我也像老师一样把米装满,弄平。再用剩下的粽叶盖上,可就是盖不上。于是,我仔细回想老师如何做的发现我的“沙漏”比老师的大了很多,我又把米倒进盆里重新做。就如此,我做了不少次都没包出来,不是系不好,就是系的时候散了。后,快放学的时候我找陈老师帮我弄好一个粽子。我很高兴,拿着粽子在教室里到处炫耀……
这节课,真是非同凡响!既让大家掌握了包粽子,又让大家知道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常识,真是两全其美!
10.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
今天是阴历5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大家全家一块去猎德涌看龙舟赛。
还未到那里,隔着几幢楼就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大家终于在涌头找到一个地方停好车,我连忙向河涌边跑去,虽然顶失火辣辣的太阳,但一点儿都不感到热。哇,真是人山人海啊,我用力地往里挤,如何挤也挤不进来,反而还被别的人挤得横七竖八。实在无法,我站到了河涌边的石凳上,哇,终于看到了好几条长长的,五颜六色的漂亮龙舟,上面彩旗飞扬,村旗显眼,百桨齐划,飞快地行进着,壮观极了。这个时候过来一条老龙船,它的龙头很威武,看得出来应该有好些年了。这个时候旁边一个老奶奶说:“这是大家村老的舟了,有近百年了,大家小时候就有这条舟了!目前还完好无损,真是一大财富啊!”我听了,羡慕极了!这个时候,一条大概二十人划着的小龙舟迎来外村的一条老龙舟,刚进涌口,立刻响起更多的鞭炮,更多的鼓声,都快把我的耳朵震聋了。这条外村的老龙舟,好长好长,我数了数,有六十多人在划,龙头还是一样古老,不过有两个大大的鼓,两个敲鼓的人又敲又扭又喊,动作滑稽可笑,其他划船的六十多人跟着他们的步伐,喊着号子,整齐地挥舞着船桨,才几秒钟,就已掠过了我的眼前,太快了!这个时候,我看到高高翘起的龙尾,伴随呼叫的号子声,有规律地上下摆动,像一团彩色火焰!看着远去的龙舟,我被这种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深深折服,感慨不已!
这个时候,又有很多条外村的龙舟陆陆续续地被迎进河涌。看着它们好看的身影,听着他们热烈的呼声,我久久回不过神来……这是我过得有意义的端午节,它让我领略了广州地道的龙舟文化,知道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程度。
11.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一
“5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我和母亲参加了由梅州日报社与梅州锦绣国际联合举办的“亲子包粽子”活动和制作父亲节节日卡片的活动,过了一个开心的端午节。
上午九点,热辣辣的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我和母亲来到了梅州锦绣国际营销中心。嗬,好多人啊,不少小朋友已经开始了。我快点拉着母亲冲上去。
我第一跑到包粽子的桌子旁,拿起两片粽叶,筹备包粽子。忽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啊,我还不会包粽子呢。母亲惭愧地表示她也不会。这个时候,旁边有一位大姐姐看见大家的窘态,就叫我跟她学。大姐姐告诉我:“小弟弟,你要先把两片粽叶折一下,然后弄出一个小漏斗,把糯米舀进来,压实,重点是糯米不会掉出来。好,先做好这几步,再学后面几步吧!”我根据姐姐教的办法,拿着粽叶,折了起来。咦?如何弄不到?我满头大汗地试了好几次,都还是弄不到。哼,该是使出我的大招了—叫大姐姐来。可是大姐姐教了我好几遍,我还是不会,大姐姐看我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由自主大笑了起来。好在母亲掌握了,面对面地教我,“双剑合并,天下无敌”,我终于掌握了。后来大姐姐还教我怎么样把粽子扎好,虽然我的粽子形象实在不佳,不过是我们的劳动成就,所以我还是得意洋洋地向母亲炫耀了好久。
粽子包好了,下面,我就去参加亲子卡片制作活动。正当我筹备制作的时候,发现桌子上的材料不够。主如果人太多了,大多数材料已经用完了。我和母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几份材料。哼,我就用这点材料也能做好。经过我的努力,卡片终于做好了,看起来还挺很好的嘛。不过,非常遗憾,后的评奖中我只得了三等奖。
回到家,奶奶夸我粽子做得好,父亲说我卡片做得好,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我既包了粽子过好了端午节,又做了贺卡过好了父亲节节日,真是两全其美。这真是一个开心的端午节!
12.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二
大家中国有不少传统节日,新年,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中秋节,但我喜欢过的是端午节,由于端午节可以吃粽子,母亲说想要吃就要自己掌握包。
粽子是我爱吃的食物,又黏又甜,想起来就流口水,我实在忍不住就自己学,帮母亲买来了粽叶,江米,蜜枣八宝粥,让我一个人学包。
我先把这类东西淘一淘,洗一洗,然后把他们称到碗里,开始包,先拿起一片粽叶,我把她来回扭扭了一大会儿,终于扭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开心极了,拿起一个勺子,盛两勺,将米放到粽叶里,然后把蜜枣切成两半,放里一块儿拿绳子缠起来。常玩纳米掉的什么地方都是漏了没产检,我又馋了,馋再来一个,我又拿起一片粽叶,弯成一个三角形,乘两勺八宝粥放进里面,再放一个蜜枣,把那一角叠起来,用线缠起来又漏了,这次是叠的太用力,粽叶丛那一竖线那儿裂开了,裂了一个小口,八宝粥又撒了一地。我没舍弃,继续包还是根据原来的步骤开始包,包完这个,我心里非常高兴,由于这个没漏。我找到秘诀了,心里暗暗开心,包粽子要心平气和,一丝不苟,要包好每个角,不可以漏一点,我就用同样的办法包了四个,五个,六个……下面包的都没露敏母亲一看,惊讶的说:“妞,这是你包的吗?这包的还不漏米。”我骄傲的说:“这就是我包的。”母亲连连称赞,我开始下锅煮,煮了半个多小时,过这半个小时简直像过了一天,我好想吃自己包的粽子,粽子终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一个粽子尝了尝。“太美味了,又黏又甜,自己包的就是美味。”我连连称赞道。
我爱家乡的风俗,更爱吃节日时自己包的粽子。
13.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三
阴历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挂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何呢?
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医生了解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了解后,就往里面扔粽子,期望鱼儿不吃屈原,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风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风俗。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高享,还有挂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什么问题?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和香袋是由于古时候没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大家就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预防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可以咬他。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风俗了。
后,胡老师给大家包粽子。第一,她拿出做粽子的皮和用开水泡过的米,认真地包着,一粒粒米粒从做粽子的皮里漏了出来。她先把做粽子的皮包成一个圆锥形,把米粒放进圆锥形的粽子皮里,然后把“口”堵住,用线把它包住,粽子就做好了。胡老师的表情从开心到皱眉头所有都非常不错玩。
今天的可真有趣,我真开心!
14.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四
有一个传统的说法,觉得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也有些说是纪念伍子胥,还有些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五花八门的说法就愈加多了。
"5月五,是端阳。门插艾……"唱着这段民间的儿歌,我走进了乡村,我走进了端午节。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和母亲来到了奶奶家,看见奶奶一只手里拿着一块花布头,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像勺子一样东西,把一些蒲公英、野菊花和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和草。奶奶把花草舀出一勺放进花布头里,再飞速地把花布头包成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并递给姑妈。姑妈穿针引线,缝好后,就找了两根绳子,一根是红色的,下面还有丝带;另一根是彩色的。姑妈把彩色的绳子绕了一个圈,并用针把圈固定住,又把红色的绳子穿过圆圈并打一个结,一个香包就做好了,不一会儿,一个个香包展示在我和母亲面前。"哇!我要!要!"我伸手就要把香包拿过来,对奶奶说:“孩子要包,孩子要包!”奶奶把花布头和木勺递给了我,我把一勺放进花布头里,然后把花布头折成三角形,接着穿针引线,可做好的时候,却活看像一个瘦干巴,简直和奶奶做的没法比。
母亲接着说:“宝贝,加油!再做一个!”那时我了解了“骄兵必败”的'道理。我长大了,不会由于一点小事而沾沾自喜,我相信,通过次的努力,一个个香包会做的更好、更完美!
15.小学六年级开心的端午节作文 篇十五
x月x日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走到厨房正看见妈妈、奶奶和父亲在热火朝天地不了解在干什么?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包粽子啊!我恍然大悟今天是端午节啊!我去洗了手,挤进妈妈和奶奶的中间,只看见一些绿绿的苇叶、黄黄的糯米、红色的豆子和一捆捆线。我寻问奶奶粽子到底如何做?奶奶用柔和的'声音说:“第一把苇叶围成一个漏斗形状,把糯米放进来,然后按住再裹起来,后用线捆起来。看一个粽子就做好啦!”我看着奶奶的做法也随手拿起了两片苇叶开始包了,我很不容易把苇叶包成了一个漏斗形状了,我把糯米放进了皱巴巴的苇叶里。
咦,为何糯米会从下面漏出来呢?我低头一看原来底下有一个非常小的洞,我轻轻地把苇叶收紧一些,可是天不从人愿苇叶破了。“唉!”我开始不耐烦了,妈妈好像了解了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宝贝,别灰心,多做几次就会了。”说着妈妈拿起叶子包了起来,看,小巧玲珑的叶子在妈妈的手中变成了一个绿油油的大粽子。我惊呆了,妈妈包粽子的速度居然这么快。我暗暗下决定:我必须要把这粽子给包好!
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不管它非常难看,但我还是非常欣慰的,由于它是我经过几十次的失败才包好的。
啊!这次的端午节过得真给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