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考试概要体育专业硕士
第一部分 学校体育学
1、试题结构
解释说明约20%简答卷约40%论述题约40%
2、考试内容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进步,尤其是现代学校体育思想,国内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进步,与西方学校体育思想对国内的影响,新世纪学校体育进步的趋势。
2.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进步的关系,学校体育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目的体系及内在关系,学校体育目的的拟定与达成。
4.体育课程的定义与特征、学科基础,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标准的拟定。
5.体育课程推行的本质、取向、方案及过程,体育课程标准的推行。
6.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点,体育教学目的与拟定,体育教学内容、办法、组织管理、设计和体育学习评价。
7.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征,体育学习方案的特征与构成,体育学习方案的指导。
8.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借助与开发。
9.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特征、组织形式、价值,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和推行。
10.学校课余体育练习的性质、特征、组织形式和推行。
11.课余体育竞赛的特征、意义、组织形式和推行。
12.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需要,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体育教师的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有关理论。
13.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特征、内容和意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特点、意义和学习体系的构建。
参考书:《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二版
第二部分 运动练习学
1、试题结构
解释说明约20%简答卷约40%论述题约40%
2、考试内容
1.竞技体育的形成、进步经历、构成和基本特征,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运动练习与运动练习学的关系。
2.项群理论的打造、内容及其科学意义;项群的划分,各项群的练习特点。
3.决定运动成绩的原因,竞技能力的定义及其构成原因,运动员状况诊断和练习目的打造的要紧意义,运动员的能力结构模型。
4.运动练习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应用。
5.运动练习办法和方法的意思和用途;运动练习的整体控制办法;运动练习的具体操作办法;运动练习的常用方法。
6.体能练习的意义、基本需要,身体形态的定义、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点,身体形态练习的办法和基本需要,各项基本素质的定义及其练习。
7.运动技术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影响运动技术的原因,技术练习常用办法和基本需要,运动技术的评价。
8.竞技战术的概念和构成,战术的分类,影响竞技战术和战术能力的原因,战术练习的基本办法和基本需要,战术策略的拟定。
9.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定义和用途,运动员心理练习的种类和常用办法,几种心理现象的克服办法,运动职能的定义、练习办法和基本需要。
10.拟定多年练习计划的必要性,全程性和区间性多年练习计划的拟定。
11.年度练习周期性安排的生物依据、安排特征,大周期练习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年度练习过程中比赛系列的安排和负荷量度的动态变化,赛前中短期的练习安排。
12.练习周的计划与组织,练习课的计划与组织。
13.运动队管理的科学基础、主要任务与组织推行需要,运动队管理工作需要处置好的各种关系,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
参考书:《运动练习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