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想真的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好课本内容,落实每个要点,平常加大复习。
1.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一
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借助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2.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二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制取漂白粉2Cl2+2Ca2=CaCl2+Ca2+2H2O
4.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2+CO2+H2O=CaCO3↓+2HClO
3.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三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备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减少→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备氧化性。
3、容易见到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2O2、ClO-、FeCl3等,
容易见到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了解“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
4.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四
物质的分类
1、容易见到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况,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重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察看法先辨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辨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可以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离别提纯出胶体,这种办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用途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5.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五
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XX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XX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大家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大家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如何来概念呢?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这里大伙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如果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6.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六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7.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七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可以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可以尝结晶的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假如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能先用水洗,应依据状况飞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双眼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准时想方法处置。
5、称量药品时,不可以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可以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越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容积的1/3。
8、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能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能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越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拿回,应用坩埚钳夹取。
13、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非常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8.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八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
9.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九
1、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原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2、影响物质溶解的原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使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3、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10.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要点 篇十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醚、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相同种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__、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是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__、不饱和羧酸及其酯、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卤代烃、醇钠、酚钠、羧酸盐、酯类、二糖、多糖n)、蛋白质、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