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地理必学3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点击数:724 | 发布时间:2024-12-19 | 来源:www.bynmqn.com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二年级地理必学3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1、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地区内部具备肯定的一同性或有关性,而地区与地区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国内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国内形成了特征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回答1—2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国内决定自然区差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2.地区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地区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和社会经济进步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飞速提升,为生产的进步提供了靠谱的依据,回答3---4题。
    3.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有哪些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跟踪 B.合理分配汽车 C.减少能耗 D.提升运营本钱
    4.国家气象局天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用了( )
    ○1遥感技术 ○2地理信息技术 ○3全球定位技术
    A.○1○2 B.○1○3 C.○2○3 D.○1○2○3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国内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5—7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1560 2100 2460
    5.表中显示国内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缘由最可能是( )
    A.国内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区域出现沙化区域
    C.长江中上游区域毁林现象紧急 D.西北干旱区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6.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大家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手段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区域降低耕地,扩大牧场,进步畜牧业
    C.采取适合方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重压
    D.禁止干旱区域任何经济活动的拓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7.国内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A.国内东南沿海常常遭受台风侵袭 B.国内北方区域借助沼气
    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 D.闽江水位达到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叫做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备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8—10题:
    8.下列地理事物中都是湿地的是 ( )
    ①青海湖 ②滩涂 ③沼泽 ④渤海 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9.国内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重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本钱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降低 D.为了保护、改变生态环境
    10.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紧急,主如果由于该区域( ) A.用水增多,地表水降低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很多湿地 D.大片湿地改为鱼塘
    国内为了改变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很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回答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效果是( )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用途是( )
    A.涵养水源、维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方成分 D.净化空气、抽烟除尘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进步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依据下表回答13—14题:
    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费(20世纪80年代平均值)
    中国 日本 印度 美国
    消费量
    (与美国相比) 2.3 0.47 1.3 1
    年增长率(%) -1.3 -3.1 1.4 -2.2
    13.中、印、美、日四国人口近况相比( )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的人口出生率最低
    14.表中的资料表明,那时( )
    A.美国能源借助率 B.日本能源借助效率在减少
    C.印度能源借助效率及发展势头均优于国内 D.国内能源借助效率低于其他三国
    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进步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回答15—16题:
    15.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目前( )
    ①缓解华中、华北区域能源提供的紧张情况,减轻铁路运输的重压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洗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很多降低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区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目前( )
    ①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升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减少运输本钱,真的发挥“黄金水道”有哪些用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右图为国内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7—20题。
    17.图中湖泊的水量一般出目前( )
    A.冬天 B.秋天C.春天 D.夏天
    18.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紧急。对这一现象形成是什么原因,下列推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飞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紧急且难治理 D.为争取地区内粮食自给,进步粮食生产
    19.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进步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20.图中a、b、c、d四个聚落,最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2、双项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需要选两项,选对一项得1分,两项均对得3分,多选、错选均不能分。)
    内蒙古高原是国内要紧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回答21—22题:
    21.致使内蒙古高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A.年降水量 B.海拔高度 C.荒漠化程度 D.人口密度
    22.合理借助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的手段是( )
    A.依据草场实情规定适合的载畜量 B.降低人工草地,提升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进步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推行划区轮牧规范
    欧洲西部很多河流和运河构成内河航运网。青藏高原是国内很多大河源头。回答23—25题:
    23.欧洲西部河流进步航运的条件优越,从自然原因考虑是由于欧洲西部( )
    A.经济发达 B.地势平坦 C.水能丰富 D.降水丰富
    24.国内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重要原因是( )
    A.境内无大江大河 B.河流冰期长 C.河水流速快 D.河道狭窄
    25.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影响着河流的( )
    A.借助方法 B.矿产的开发程度 C.开发方向 D.交通运输方法
    26.下列能源中,是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生物能 C.天然气 D.核能
    27.为解决国内面临的“油荒”、“电荒”等能源问题( )
    A.应该减少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 B.应在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同时拓宽进口渠道
    C.应该压缩不稳定能源的开发借助比率 D.应加大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借助效率
    读右图,回答28—30题:
    28.下列对①和③两个区域农业进步均有限制的主要原因有( )
    A.干旱 B.洪涝 C.水土流失 D.风沙风险
    29.②区域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优势是( )
    A.适合的水热条件 B.肥沃的土壤条件
    C.便宜的劳动力 D.一流的保鲜技术
    30.图中四个区域农业可持续进步的方向为( )
    A.①区域要扩大灌溉面积,提升粮食产量
    B.②区域要很多开垦荒地,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C.③区域应该注意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单位面积产量
    D.④区域要大力进步机械化生产,提升农商品的产品率
    西山高中高中二年级地理必学3月考测试
    班级: 名字: 座号: 成绩:
    1、单项选择题( 共40分,每小题2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2、双项选择题( 共30分,每小题3分)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综合题(4大题,共30分)
    31. 综合剖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国内南北方民居主要特点的比较
    北方民居 南方民居
    方位观 正南正北方位观强 正南正北方位观弱
    墙体特征 墙体严实厚重 墙体轻薄
    房顶坡度 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房檐 窄 渐渐加宽
    房尾进深和高度 小 渐渐加强
    建筑本钱(同等面积) 比南方高 比北方低
    房子间距 大 较小
    材料二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海量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山西人爱喝醋,四川、贵州、湖南的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国内南方与北方在住宅民居及城市住宅楼上的不同特征反映了国内由南向北地理环境的差异。北方气候 ,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房顶坡度_ 的规律,则反映了国内降水_ 多 少的分布特征。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国内川、贵、湘区域,地形_ __,气候_ _,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2.读国内甲、乙两个区域图,回答问题。(9分)

    (1)甲图所示的是国内 平原区域;乙图所示的是国内 平原区域。
    (2)从土地借助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区域 土壤种类 耕地种类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甲 高
    乙 水稻土 低
    (3)甲乙两区域都是国内要紧的产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4分)
    33.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A区域的名字是亚马孙平原,D是______ _,它对A区域气候的影响是 。
    (2)F城市名字是__________,其职能主如果___________。
    (3)A区域分布有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其具备的全球环境效应体目前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但雨林生态系统具备强大生产力的同时又具备脆弱性,其脆弱性是什么原因为_______ _______ 。
    (4)对于A区域的保护手段主要有(答出三项即可):______ __ 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_。
    34.请将下列地区生态问题与其在国内最典型分布地区填充完整。
    土壤次生盐渍化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湿地保护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 A D D A D 6—10 C C D D B
    11—15 D A B D C 16—20 B D C A B
    2、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21—25 AC AD BD CD AC
    26—30 CD BD AD AC CD
    3、综合题(共30分)
    31.(1)寒冷干燥 由南向北降低 南 北
    (2)崎岖 湿热
    32.(1)东北 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甲: 黑土 旱地 乙: 水田
    (3)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降水更为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2分)
    不利条件:人均耕地少;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分)
    33.南赤道暖流(或者圭亚那暖流) 增温增湿
    巴西利亚 行政首都
    调节碳氧平衡 调节水平衡 物种基因宝库 土壤贫瘠,养分绝大多数储存在地上植被中,易被破坏
    保护性开发、打造自然保护区、提升环保意识、建设雨林缓冲区、设立国际基金、采育结合(答出任意3项即可)
    34.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西北区域
    三江平原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