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

点击数:355 | 发布时间:2025-01-29 | 来源:www.jxpmhh.com

    高中三年级学生非常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要紧的生活选择,是不是考虑了解了?这对于没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怎么样度过这要紧又紧张的一年,大家可以从提升学习效率来着手!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期望你好好学习,圆金色6月梦!

    1.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


    1、文言文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不同)

    (4)旬有5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普通人今义:多数人,大伙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新年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不同)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了解)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字)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6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使用方法。德合一君(使……认可)/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赖)

    2、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类。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样。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如此)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如此)、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可能……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4、重点语句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样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由于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2.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


    1、安步当车:古时候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当地,不愿随便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可以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其他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其他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可以: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可以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觉得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可以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法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目前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看上去好坏不相称

    17、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察看和知道非常狭隘、非常片面。

    18、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块。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愿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不少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块。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可以放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征兆,就能察知进步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喻状况一每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实验没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非常密,非常整齐。

    31、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实行法令。

    32、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34、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知。

    35、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小心,不敢或不愿开口。

    36、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37、色厉内荏:外表强硬,内心空虚。

    38、尸位素餐:空站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39、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作我们的话。

    40、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3.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


    1、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4、记叙文六要点:时间、地址、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7、描写人物的办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9、描写景物的办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10、描写方法:正面、反面

    十1、叙述方法: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3、说明办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概念、分类别、作解释、摹状貌、引用

    十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进步、结局

    十5、小说三要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7、议论文三要点:论点、论据、论证

    十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9、论证办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10、论证方法:立论、驳论

    二十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2、引号有哪些用途: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3、破折号使用方法:提示、注解、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4.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


    1、輮以为轮。

    古义:把……做成

    今义:觉得

    2、金就砺则利。

    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肯定收获的人。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未必

    今义:无需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常为否定副词

    7、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8、今之众人。

    古义:普通人

    今义:很多人

    9、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10、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法

    5.高中三年级上册语文必学一要点整理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状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朝三暮四。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词: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词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即使死不少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历程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优柔寡断。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