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考试看作越野长跑的话,那样高二是这个长跑的中段。与起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很多的掌声、加油声。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具备实力。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语文上册《项脊轩志》教材》,学习路上,智学网为你加油!
1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使用方法。
2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与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4剖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征。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归有光散文的特征
3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解题,介绍作者,读课文,解说第一段。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本课是一篇抒情性非常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
2、介绍作者:
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
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
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
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因为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
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
,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非常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
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伙,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
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
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非常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
(姚鼐)与本文有不少相似之处。
3、解题: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我们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
记也,古时候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4、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㈠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渗漉(shènlù)栏楯(shǔn)兀(wù)坐修葺(qì)
B斑驳(bó)异爨(cuàn)老妪(yù)汝姊(zǐ)
C阖(hè)门长号(háo)偃(yǎn)仰婢(bì)女
D扃牖(jiōngyǒu)呱呱(gū)门扉(fēi)象笏(hù)
㈡.断句训练: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不是准确。
1.日过午/已昏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3.鸡/栖于厅4.吾家/念书久不效
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6.述诸/小妹语7.然/自后/余多在外
正确的是:
1.3.5.7
5、解说第一段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句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用来判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具备什么属性或是什么范围的句子。译文中,能翻译出“是”
,有关内容肯定做谓语。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
的词有:①也,用“……,……也”的句式,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②用“者”“也”表示,其句式为“…
…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③用“者”表示,句式为“……者,……”,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④用“是、乃、为、即、则、非、亦、必、诚、皆、本”等词汇表示,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⑤不需要标
志,直接用主语和宾语组合,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2.“室仅方丈”中“方丈”一词是何意思?
答:“方丈”是一丈见方的意思,也就是平方丈。这个词也另外用来指佛寺或道观中主持住的房间,并借以指寺院的
住持。
3.“使不上漏”、“雨泽*”和“以当南日”中“上”“下”“南”几个方位词的使用方法是不是相同?
答:“上”“下”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上面”“向下”;而“南”还是名词,做定语。
4.指出下列词汇在各句中的使用方法。
①以
A以当南日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臣是以无请也D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胜
A旧时栏楯,亦遂增胜B予观乎巴陵胜状
C何可胜道也哉D沛公不胜桮杓,不可以辞
E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③时
A旧时栏楯,亦遂增胜B小鸟时来啄食
C秦时与臣游D谨食之,时而献焉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包括什么文化知识?
答:“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总是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些数目。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
。“桂影”指月影,神话传闻,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
6、朗读本段,边读边翻译。
7、剖析与板书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2、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1、第二段:
1.“然余居于此”中“然”和“居”应如何理解?
答:然,但,表转折;居的使用方法是居住,作动词,它的其它使用方法还有:
①居10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居官守法④二者必居其一
⑤昂其值,居为奇货⑥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意思:①经过②处于③当,任④占据⑤存储⑥坐
2.本段在文中起何用途?
答:起承上启下的过度用途;“多可喜”转景入画,“多可悲”点人事兴衰。
2、剖析第三段
(一)剖析第一层
1.解释:
①先是:即“先于是”,在此以前。
②……为1、成为整体,“一”是数词作名词。
③“而”的使用方法:
A墙总是而是B客逾庖而宴
C呱呱而泣D而庭阶寂寂
E某所,而母立于兹F余扃牖而居
解释:A修饰连词,“地”B顺接连词C修饰连词D转折连词E“尔”,你F修饰连词
④东犬西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鸡栖于庭”是什么句式?
状语后置句式。栖,读音同“期”,居住,停留。
3.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基调?
答:写与诸父饮,后庭院一再变迁,家境没落,表现一个“悲”字。
(二)剖析第二层
1.妪:老妇人。
2.乳二世:乳,名词做动词,喂乳。
3.“厚”的使用方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②水之积不厚
③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④遂厚葬之
意思:①好②深③忠厚④优厚
4.“先”的使用方法:
①争先恐后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先妣尝一至
⑤先达德隆望重
意思:①前面②率先③在……之前④去世的⑤前辈
5.“所”的使用方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②鱼我所欲也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④所以动心忍性
意思:①地方②……的东西③被④用来……的办法
6.剖析:试概括本层的主要内容。
答:本层简间接追述往事,表达对妈妈的怀念。
(三)剖析第三层
1.束发:古人男子十五岁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丁。
2.“过”的使用方法:
①大母过余②非寡人之过也
③过故人庄④有过之,无不及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⑥从轩前过
意思:①看望②过失③拜访④超越⑤犯了错误误⑥经过
3.“若”的使用方法
①久不见若影②仿佛若有光
③噤若寒蝉④若夫乘天地之正
⑤不思而言,童子不若
意思:①你②像③像……一样④至于⑤比得上
4.“效”的使用方法
①吾家念书久不效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③斯用兵之效也④东施效颦
意思:①成功②任务③成效④效仿
5.“当”的使用方法:
①他日汝当用之②以当南日
③木兰当户织④今当离得远远的
⑤旗鼓相当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⑦安步当车⑧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意思:①肯定②“挡”,遮挡③对着④将要⑤对等⑥把守⑦当作⑧假如
6.剖析: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写自己怀才不遇,表现了愧对亲人的思想感情。
4、读本段文句,指译难句,板书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