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概要
考试考哪几科代码:[957]考试考哪几科名字:婴幼儿园课程
1、考试内容及要素
1、婴幼儿园课程定义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研究的历史
2、课程的概念
几种具备代表性的课程概念;不同课程概念的角度、隐含的教育观念;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3、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几种容易见到的课程形态分类方法;各种课程种类之间的关系;关于几种课程种类的说明
(二)婴幼儿园课程概述
1、婴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2、婴幼儿园课程的形态与结构
目前容易见到的婴幼儿园课程形态的分类方法
3、婴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基础性、非义务性、适合进步性
4、婴幼儿园课程的特征
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5、婴幼儿园课程的要点
婴幼儿园课程的理念、目的、内容、办法、组织形式、评价
2、婴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一)课程编制的意思;课程编制与课程设计的关系--课程决策的层次;课程设计的考虑原因
(二)婴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1、目的模式
目的模式的产生背景、进步经历;及其对婴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2、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产生背景、基本看法、办法论基础、目的观及其对婴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对过程模式的评价
3、实践模式
实践模式的背景、基本看法;对实践模式的评价
(三)婴幼儿园课程目的
1、婴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取向及其表述
(1)行为目的
概念;代表人物及其看法;对婴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2)生成性目的
概念;代表人物及其看法;对婴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3)表现性目的
概念;代表人物及其看法;对婴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4)课程的各种目的取向在婴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
2、婴幼儿课程目的的拟定
(1)婴幼儿园课程目的的来源与依据
对婴幼儿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人类常识的研究
(2)婴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层次与结构
婴幼儿园课程的总目的与课程范围目的;年龄阶段目的;单元目的;教育活动目的;布鲁姆的教育目的分类标准;婴幼儿园课程目的体系的理论建构模式
(3)拟定婴幼儿园课程目的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年代性原则;缺失优先原则;辩证性原则
(4)婴幼儿园确定课程目的的具体办法
婴幼儿园课程策略整体目的的拟定;各范围目的的拟定;教育活动(单元和具体活动)目的的拟定
(5)婴幼儿园课程目的的表述
表述的角度;表述的性质;表述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1、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涵义
学科中心、经验中心倾向与不同学者对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理解;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婴幼儿园课程内容所包括的几个方面
2、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课程内容即教程;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心得
3、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能够帮助婴幼儿获得入门知识的内容、能够帮助学会基本活动方法的内容、能够帮助进步婴幼儿的智商和能力的内容、能够帮助培养婴幼儿情感态度的内容
4、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种类
按学科结构分类、按活动对象的性质或学科与心理相结合的方法分;按基本学习课题或问题范围划分;按婴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或围绕重点经验的活动划分;按婴幼儿心理进步范围划分
5、选择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或标准
合目的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进步适合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直接经验性原则;兼顾“均衡”和“优先”的原则
6、目前婴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目的流失问题;课程内容超载的问题;片面适应社会需要,无视学习代价问题;婴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婴幼儿园外生活经验及小学课程内容不衔接的问题
婴幼儿园课程的组织
1、婴幼儿园课程组织的涵义
婴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定义和范围;婴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形态
2、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办法;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婴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3、婴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
婴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渠道;婴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4、婴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
5、婴幼儿园课程计划的拟定
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日计划
(六) 婴幼儿园课程的推行
1、婴幼儿园课程推行的概念、实质;课程计划与课程推行的关系
2、婴幼儿园课程推行的取向
忠实取向;互相适应取向;创生取向
3、婴幼儿园课程推行中的教学方案
(1)婴幼儿学的方法和特征
(2)教师教的方法和方案
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
4、婴幼儿园课程推行中的时间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归因;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5、婴幼儿园课程推行中的物质—空间问题
环境创设的原则:与课程目的相一致、与婴幼儿的进步水平相适合、发动婴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6、婴幼儿园课程推行中的教师问题
教师创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是课程成效的保障
(七)婴幼儿园课程评价
1、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意思
2、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点
课程评价的目的、内容、主体与主体、标准与指标、种类与办法
3、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目的取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
4、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种类
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内部评价和成效评价
5、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程序
(1)一般程序
集中问题;设计评价策略;推行评价策略,采集评价信息;剖析评价资料;讲解资料,得出结论,给出建议
(2)具体步骤
前评价;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后评价;追踪评价
6、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1)目的评价模式的基本看法、优势和弊端、应注意的问题
(2)CIPP评价模式的基本看法、优势和弊端、组成部分
(3)外观评价模式的基本看法、优势和弊端
(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基本看法
(5)差距评价模式基本看法、五个阶段、优势和弊端、应注意的问题
6、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
评价应有益于改进和进步课程、评价中要以自评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评价要有益于婴幼儿的进步、评价应该科学有效
7、国内婴幼儿园课程评价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3、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意思及分类
1.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意思
2.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分类
(二)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借助的思路
1.婴幼儿园课程资源采集筛选
(1)婴幼儿园课程资源采集筛选应遵循的原则
(2)婴幼儿园课程资源采集的渠道
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筛选的办法
2.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理
3.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编排与借助
主题活动中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编排与借助
单一活动中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编排与借助
地区活动中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编排与借助
生活活动中婴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编排与借助
(三)婴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借助的专业事情
1.深度开发本园所拥有些优势课程资源
2.定向开发本园欠缺的课程资源
3.做好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
4、西方婴幼儿园课程策略及其进步趋向
(一)斑克街教育策略
斑克街早期教育策略的理论基础、目的、内容、办法和评价;教师有哪些用途;与家庭的一同工作;对斑克街教育策略的评价
(二)蒙台梭利教育策略
1、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基础
儿童具备“吸收的心智”;儿童进步有内在敏锐期(重点期);儿童进步在工作中达成
2、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办法的三要点和评价
3、蒙台梭利教育策略的局限性与进步
(三)直接教学模式
1、直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BE直接教学模式;DI直接教学模式
3、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有哪些用途
4、对直接教学模式的评价
(四)策略教学
1、策略教学的历史渊源和教育理念
2、策略教学的组织推行过程
起始阶段、展开阶段、总结阶段
3、策略教学中的教师用途、策略教学的评价
(五)瑞吉欧教育体系
1、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
2、瑞吉欧教育的基本理论看法
瑞吉欧教育者对儿童、学习、教育的基本认识与看法
3、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的目的、内容、课程的组织与推行、教学特点
(六)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
1、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理论基础
2、海伊斯科普课程的目的、内容、办法、特征、课程的组织与推行;教师有哪些用途;评价
(七)西方学前教育课程的进步趋向
1、将来对学前教育课程的挑战
2、脑研究的新进展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
3、后现代主义对学前儿童教育将来的看法
4、西方学前教育课程进步的趋向
课程多元文化;保育和教育相整理;课程标准化;课程全纳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5、国内著名的婴幼儿园课程及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一)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新”的儿童观;活教育理论体系
2、婴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的目的、内容、组织、推行与教育评估
(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1、幼稚园课程的编制原则
2、课程内容源自儿童直接的活动
3、课程推行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4、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三)当今国内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1、当今国内婴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国内婴幼儿园课程改革未来发展趋势
6、婴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
婴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
1、婴幼儿园教育活动目的的设置
2、婴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3、婴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
(二)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1、单元主题活动的概念、特征
2、主题的选择与开发
选择单元主题的出发点;依据;容易见到主题的开发与选择
3、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单元主题活动设计的一般步骤;应该注意的问题;列举单元主题活动的实例
(三)项目活动组织
1、项目活动的概念;项目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有什么区别
2、项目活动的“要素”
团体讨论;实地考察;发表;探究;展示
3、项目主题或论题的选择
项目主题产生的方法;主题与论题有什么区别
4、项目活动的组织
初步规划阶段;项目活动的进步
5、对可能出现“项目活动热”的一点建议
(四)学科范围活动的设计
1、婴幼儿园的学科课程与中小学的学科课程有什么区别
2、学科活动大纲的编制
3、学科活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科教育目的的“一般进步”性;学科教育目的的综合性;教育目的与内容的需要化;作业教学的功能与任务;教学方法的活动化、教学结果的经验化;教学计划的弹性化和教学过程的灵活性
(五)地区活动的设计
1、地区活动概念、特征
2、地区活动的功能剖析
3、地区活动的设计
拟定地区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考虑各活动区的活动内容与目的
4、地区活动的布置
各区空间地方的确定;逐一布置每个活动区
5、地区活动的指导
6、设计和拓展地区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地区活动性质的问题;材料投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