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国内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含12项,它是国内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国内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需要。它在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中居于指导性地位,它为整个会计准则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具领会计核算行为具备指导用途。
国内12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依据其在会计核算中有哪些用途,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总体性需要;二是会计信息水平需要;三是会计要点确定、计量方面的需要;四是会计修订性惯例的需要。
1、总体性需要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需要以实质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情况和经营成就,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资料靠谱。
客观性需要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需要。它包含下面三层含义:一是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就,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会计核算应当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三是会计核算应当具备可检验性,使会计信息具备可验证性的特点。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需要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使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置办法前后各期需要一致,需要企业在通常情况下不能随便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置办法。
一贯性原则需要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量使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置办法,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讲,两者都是可比性的需要。
一贯性原则并不不承认企业在必要时,对所使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置办法作适合的变更。
2、会计信息水平需要
1、有关性原则
有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需要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知道企业财务情况和经营成就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大内部营运管理的需要。
2、准时性原则
准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需要会计处置准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准时借助。
3、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需要明确、简明,便于理解和用。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