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

点击数:438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minranhu.com

    在学习新常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常识,一定会累,所以应该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


    农业的深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曲辕犁

    耕作办法: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水利工程:都江堰;漕渠、白渠、龙首渠

    灌溉工具: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

    农业的深耕细作的意义: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运用推进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2.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

    古时候商业的进步

    1、知道“市”的形成和进步

    西汉:每一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按时开市闭市。

    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宋朝:市与坊的界限渐渐打破,门店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的商帮:

    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商业中心

    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要紧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活动范围都涉及海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3.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

    《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①《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多数。

    ②《诗经》的内容从每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国内古时候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妖娆”,是中国古时候诗歌的两大源头。

    4.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


    古时候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时候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状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时候的重大文明收获,都是在农业经济进步基础上获得的。

    4、但,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非常难扩大再生产,妨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进步,到近代将来,它已经成为妨碍生产进步的原因。

    5.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二要点汇总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进步

    1.市的变迁

    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地方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产品买卖。市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的买卖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买卖。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愈加常见。至明清,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进步成为的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在宋朝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买卖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进步的表现

    古时候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

    南方经济的进步,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兴盛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