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

点击数:314 | 发布时间:2025-02-13 | 来源:www.bibcp.com

    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大家一个人承担,胜利由大家独立争取。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 篇一


    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

    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试知识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

    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期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2.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 篇二


    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期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地方)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准描述。

    (2)速率:

    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方向,是标量。

    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期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未必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3.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 篇三


    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况: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电流表不可以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状况下可以。

    7、电压是形成电流是什么原因。

    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

    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0、影响电阻大小的原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12、借助欧姆定律公式应该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4.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 篇四


    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1)变化的磁场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

    (2)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电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磁场,随时间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3)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一直相互关系着,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

    2、电磁波

    (1)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一直互相转化,互相勉励,交替产生,由发生地区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是横波

    (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均发生变化,电磁波传播速度v等于波长λ和频率f的乘积,即v=λf,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8m/s。

    5.高中三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要点汇总 篇五


    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

    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重压;

    ③接触面不光滑;

    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三点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办法:

    ①假设法:第一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个时候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相对运动趋势,也没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依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依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