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

点击数:550 | 发布时间:2025-05-14 | 来源:www.congnue.com

    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推行近况

    (一)课程体系设置混乱。

    一些高职院校刚开设国际贸易专业时,因为没经验,开设什么课程,开设多少门课程几乎都是从网上参考其他院校来进行开设的,根本没经过市场调查,使不少开设的课程不可以适应企业的实质需要。有些课程这一届学生开设,下一届学生就不开了,不是依据市场需要来开设课程,而是依据有没任课教师来开课,或者为了让有些老师有课上,而开设了某门课,课程设置存在着随便性和盲目性。

    (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

    因为课程设置追求多而全,使很多课程的内容有所重复。如国际贸易实务中的货款结算部分,讲到汇票支票本票定义种类及类型,在外贸单证课程中也涉及到这类内容;在出口合同履行的制单结汇环节,国际贸易实务中提到汇票、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等单据的制作,在外贸单证中也讲到海运提单、装箱单、票据的制作。课程内容的重复,致使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另外,教程中的内容不可以准时更新,跟不上经济进步的趋势,使学生不可以准时知道国际经济进步情况。

    (三)重理论、轻实践。

    现在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强调专业常识的讲授,忽略学生技能的培养,课程中理论课时比率过高,实践课时较少,致使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可以适应职位需要。

    (四)课程设置过于求同,没特点。

    不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课程都非常类似,大同小异,不可以体现自己学院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具体目的。

    2、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和原则

    (一)课程设置的思路。

    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职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并能满足经济进步和学生职业进步的需要为出发点,课程构建思路如下:

    1.调查行业企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状况,确定本专业适用职业职位(群)。

    2.从职位(群)中剖析确定需要的职位能力和职业能力。

    3.综合剖析确定人才培养目的。

    4.依据职位职责、任务群与职业能力的需要校企合作一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程。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课程体系的构建本着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以岗为纲原则

    3.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原则

    3、“一三三”多重层级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三三”课程体系中的“一”指的是“一个核心”,以培养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第一个“三”指的是课程设置为三个模块,突出综合职位群能力,第二个“三”指的是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为三个层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其中,通识模块主要包含思修、英语、计算机、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这一模块主如果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确立以后为第一线服务的意识。

    专业模块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提高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包含《会计学基础》《经济法》《物流概论》《国际贸易概论》等。这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专业提高模块主要包含《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等。专业提高模块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以后工作职位的需要。

    职业培训模块主要包含报关员培训、单证员培训、中文培训、推广师培训、助理物流师培训等。这一模块针对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比较有针对性。

    构建的“一三三”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把实践教学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层次,主要内容包含计算机实训、中文实训、英语听说练习、专业认识实习等。第二层次是综合层次,主要包含报关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务实训毕业实习等。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常识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是革新层次,主要包含国际贸易模拟产品展大赛、校内商务谈判大赛、企业沙盘大赛及大学生就业及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的革新意识及革新思维。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的及业务需要,本着有益于学生获得职业综合能力的思路来配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及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详见表1)。

    表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个层次

    实验与实践教学是现在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通过加大实践与实验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适应用能力和革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目前,伴随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步,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要也渐渐增加,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转变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方位协调进步的,具备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档技能型人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