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会计能力形成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是所有会计有关专业课程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其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都较强。作为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科,《基础会计》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随后的会计师证的考取。无论对学生还在从事课程教学的工作者来讲,均不可小视。但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拓展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是摆在每一位会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1传统《基础会计》教学的模式
1.1教师一般在上课时讲授会计的产生历史,然后解说会计的意思、特征、用途,会计的办法等,生怕哪一点没讲了解,学生就不可以了解。理论常识解说偏多,学生缺少主动性,没吸引力,不容易学生理解和学会。
1.2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方法拓展教学,学生动手时间极少,枯燥无味。
1.3教师讲课后离开学生,师生互动缺少,教师对教学成效不关注,不看重,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2改进传统教学办法和理念,使用与时俱进的教学办法和手段
2.1应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基础会计》的课程地位及课程目的
2.1.1 《基础会计》的课程地位
《基础会计》课程不只为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位需要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核算能力和会计监督能力,更要培养会计职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财务会计》、《本钱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常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它在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导向用途、奠基用途和保障用途。
2.1.2 课程目的
就《基础会计》的课程地位而言,笔者觉得应达到2个教学目的。
一是学习完《基础会计》课程后,假如有条件,学生起码能在一个企业从事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工作。为此在教学中需要完成两个任务:
(1)职业认知。按工作过程搭建会计工作的整体框架,为学生全盘处置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并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职业实践。通过单项和综合的实践实训来培养学生会计职位的通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和基本的职业判断能力。
二是能顺利通过会计师从业资格证《会计基础》科目的考试,达成一证双能力目的。
会计师证是会计职员的上岗证,《基础会计》课程是考试的必考科目。尽管学生凭毕业证在毕业二年内可以免试《会计基础》科目的考试,但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早日获得会计师证,大多数高校都是大一第二个学期让学生参加会计师证考试。目前的会计师证考试愈加灵活,已用无纸化测试,可以充分检验学生的会计业务处置能力和会计信息剖析能力。
2.2对《基础会计》课程按教育部“十六号文”的文件精神进行教学设计。
2.2.1 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计中,以“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和传统课程的最大不同,是不再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全方位性,而是依据工作过程及其对职业职员的能力需要,来选取、序化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
以会计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质会计工作任务中,达成常识、办法和技能的同步增长。理论常识尽管也非常重要,但理论的教学应以“必需”、“够用”为度;更看重和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精讲多练,学以致用。
2.2.2 讲课思路
会计的工作过程是对实质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填制或获得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依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来登记会计账簿,最后依据正确的会计账簿来编制会计报表。
但编制记账凭证是会计专业的一项专业技术,因此,大家应该第一对“借贷记账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展开教学。这是学好《基础会计》的重点环节,也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题所在。具体做法是:
依据各项经济业务让学生剖析所涉及的会计要点,依据会计要点来确定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通过剖析各会计要点的增减变动来判断借贷方向,然后编制出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编制记账凭证的核心技术,是正确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可通过同步实训让学生了解编制会计分录的目的所在,理解编制会计分录与现实会计工作的联系。
2.2.3 具体项目设计
依据以上设计理念和讲课思路,可对教程进行重组。设计如下6个项目:运用借贷记账法;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更正错账;清查财产和编制会计报表。
就其重难题而言,是让学生学会会计要点的辨别办法,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方法,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办法及错账更正办法。至于其他的内容,可以略讲,由于可在其他后续专业课程中学习和提升。
2.3采取各种教学办法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积极性
2.3.1 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
《基础会计》是一门职业认知课程,与大家的生活息息有关。通过列举一些日常的事物,譬如现钞与存款;机器设施与库存产品;房屋、汽车、车票等等,让学生理解这类事物与会计的联系,提升学习兴趣,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应关系。
2.3.2 项目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2.3.3 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生动演示会计核算办法,加强课堂教学信息量。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易于学生同意。
2.3.4 实物引导法
通过让学生察看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等,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
2.3.5 模拟情境教学法
可借助有关会计软件平台进行业务处置的模拟实训。情境逼真,能有效地提升学习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3.6 仿真实训教学法
通过模拟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需要,用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按会计工作过程完成一整套会计核算资料,通过模拟实训达到仿真的成效。
2.4教师除去看重教学科研,还应加大对教学课程班级教学成效的跟踪
可借助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加大与学生的交流与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鉴于《基础会计》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各高职院校应特别看重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应尽可能安排有教学及会计工作经验、能理解教育部“十六号文”文件精神的、有革新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笔者相信,通过以上手段,学生定能对《基础会计》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为会计专业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