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溃疡病诱发原因剖析及护理对策

点击数:620 | 发布时间:2025-02-03 | 来源:www.tlfwnw.com

    摘要通过对157例溃疡病患儿的剖析,觉得有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等原因、不好的生活习惯、药物原因、应激性及其他因素存在,为提升治愈率,作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强调针对患儿不一样的特征、心理需要施护,培养患儿好的心理素质;借助与患儿接触的机会,使用各种形式,指导并督促患儿培养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察看和精心护理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疾病的患儿及用药的反应。加大科普常识宣传,阻断幽门螺旋杆菌传播渠道,准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儿等有关手段。

    Key wordsUlcer in childPrepspoing factorNursing

    溃疡病可发生于儿童的任何年龄,因为纤维内窥镜技术日臻健全,确诊率不断提升。为提升小儿溃疡病的治愈率,作者对我院1995~1997年经胃镜确诊的157例患儿进行诱发原因剖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57例,男104例,女53例,男女比为2:1;年龄3~15岁。其中3~6岁学龄前儿童41例,7~15岁学龄期儿童116例;有独生子女101例,不好的生活饮食习惯89例,有饮酒习惯3例、有抽烟习惯5例。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35例,服用非甾体类药物20例;患有重症肺炎5例、大面积烧伤2例、脑挫伤2例、感染性休克1例;胃溃疡33例,十二指肠溃疡124例;病史最长6年,最短1天;有家族史49例;爸爸妈妈离异4例。全部患儿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症状基本消失,其中92例患儿1~3月后胃镜复查结果提示已治愈。

    1.2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嗳气、泛酸;31例学龄前患儿消瘦、发育迟缓;86例患儿有呕吐,其中16例为咖啡色液或暗红色血性液,其余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0例大便潜血呈阳性;26例有黑便史。

    2因素剖析

    表1157例儿童溃疡病的因素剖析

    因素 例数 百分率
    学习、精神紧张等原因 11875.16
    不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89 56.69
    药物原因 55 35.03
    应激性溃疡 10 8.62
    其他 55 35.03

    溃疡病患儿常由某一因素致病或几种因素一同致病,几种因素总是同时并存。

    2.1学习、精神紧张等原因:从表1可见达75.16%,学龄期患儿较学龄前显著增多,本组占73.89%,可能与此年龄段患儿学习任务重、角逐激烈、各方面重压大,长期持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抑郁及部分患儿的爸爸妈妈期望高,常常打骂,教育办法暴力或爸爸妈妈长期争吵、离异有关。因患儿长期遭到心理应激可诱发溃疡。[1]

    2.2不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表1达56.69%,本组中独生子女占64.33%,可能与独生子女常见娇宠,培养挑食、偏食、喜吃零食、少吃主食、爱吃冷饮、暴饮暴食等不好的饮食习惯有关。因不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可使儿童胃黏膜抵抗力降低、易受刺激损伤而发生溃疡。[1]

    2.3药物原因:表1达35.03%,本组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占22.29%,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占12.74%,可能与此有关。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抑制,胃肠黏膜的抵抗力减少,易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形成,[2]短期内很多用可以促进溃疡出血穿孔;非甾体类药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及抑制胃黏膜合成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引起溃疡。[2]据有关报道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引起上消化道溃疡者为正常人的2~7倍。[1]

    2.4应激性溃疡:表1达8.62%,本组中重症肺炎占3.18%,大面积烧伤、脑挫伤各占1.27%,感染性休克占0.64%,可能与这类疾病有关。因这类疾病可引起交感神经强烈开心,很多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胃肠道血管平滑肌、黏膜缺血缺氧损伤致通透性改变,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很多糖皮质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蛋白质合成抑制,妨碍黏膜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引起溃疡。[3]

    2.5其他:表1达35.03%,其中有家族史的占31.21%,可能与遗传原因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有文献报道7岁以下儿童Hp感染占35%,10岁占50%,且Hp感染总是有家庭聚集现象,通过KISS、口嚼喂食等传染[4]。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要紧原因之一,Hp对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用途比胃溃疡大[5]。除此之外本组男士发病显著高于女人,为2:1[6];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胃溃疡,这类与有关文献相符[5]。

    3护理对策

    3.1针对患儿不一样的特征和心理需要施护,培养患儿好的心理素质:如本组典型病例1,女,13岁,该患儿年年是三好生,爸爸妈妈的期望非常高,天天除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学钢琴、英语,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据此剖析觉得该患儿长期持续的学习负担过重、精神紧张是引起本病的因素之一,入院后大家除常规护理外,详细知道患儿的兴趣、喜好,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针对患儿的好胜心,耐心说教,正确引导患儿自我意识的进步,克服易开心、易冲动、不稳定的心理状况;与患儿交知心朋友,诱导其倾吐内心的担心、顾虑,多鼓励、多表彰,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争取父母、老师的支持帮助,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切不可苛求孩子,应保证其足够的睡眠及玩耍时间,并将父母和老师的积极态度反馈,使患儿的紧张心理得到松弛和缓解,半月后症状缓解。

    对患儿教育办法暴力的爸爸妈妈,大家耐心说服其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防止打骂,多进行循循善诱的说理开导,耐心教育患儿,以减轻其心理重压;对爸爸妈妈长期争吵甚至离异的孩子,大家依据状况做好其爸爸妈妈的工作,尽可能降低对孩子的心理创伤,主动关心、照顾患儿,并鼓励患儿专心学习,维持乐观的情绪,以利身心健康。

    3.2借助与患儿接触的机会,使用各种形式,引导患儿培养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时看重父母的配合,将预防及易致使溃疡病的正反面资料,编成活泼有趣的卡通片、科教片,每周2~3次按期在宣传室播放,请父母和患儿一块观看。让父母及患儿了解,培养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的重要程度,使父母了解不可以用过分娇纵代替理智的教育。

    3.2.1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在父母的配合下,指导并督促患儿培养晚上按时睡觉、早晨按时起床;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安排玩耍时间等好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给患儿讲沉迷玩电子游戏机的害处、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不好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道理;耐心教育有饮酒、抽烟等不好的习惯的患儿,说明饮酒、抽烟的害处,劝其戒除。出院后随访证实5例抽烟患儿没再抽烟现象;3例饮酒者已有2例戒酒。

    3.2.2培养好的饮食习惯:如本组典型病例2,男,5岁,脾气执拗,夏季长期吃冰淇淋,天天6~8合,几乎不吃主食。依据上述资料剖析,该患儿主如果不好的的饮食习惯引起。入院后大家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向父母及患儿进行健康宣教:①转变观念。不是患儿要吃那些就给什么,而是患儿应吃那些,保证各营养比率合理,品种齐全。②定时进餐。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从小培养细嚼慢咽,专心进餐的吃饭习惯,纠正边吃边玩、边说、边看电视的不好的习惯。③创造安静、舒适、轻松的进餐环境。调节好的进餐情绪,防止父母在吃饭时打骂训斥孩子。④看重早餐。早餐应吃饱、吃好,纠正不吃早餐、随意塞点食物或给钱让孩子自买的不好的习惯。⑤父母以身作则,带头吃营养适当的各种 饮食。吃好主食,少吃零食、冷食、甜食,纠正偏食、暴饮暴食、喜食刺激性强的酸辣食物等不好的饮食习惯。⑥让孩子参与饮食安排。让孩子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尽量为患儿提供温、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通过大家反复耐心的宣教,渐渐使患儿改掉了不好的的饮食习惯,其症状入院2周后就缓解了,1月后复查已痊愈。

    3.3精心护理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儿,注意察看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易发生应激性溃疡疾病的患儿,除输液、吸氧等常规护理外,还合理学会禁食时间,对食欲差的患儿,予以少量多餐,鼓励进米汤、豆浆等易消化的流质,切断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很多糖皮质激素,改变胃黏膜缺血缺氧。对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药物的患儿,看重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学会其剂量、用药时间,予以饭后服用。同时注意察看此类患儿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必要时 按医嘱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胃舒平、硫糖铝、雷尼替丁等,以降低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3.4加大科普常识宣传,阻断Hp传播渠道,准时治疗Hp感染的患儿:大家通过广告栏、宣传室等各种渠道,让患儿及父母知道有关饮食卫生常识。有家族史的实行分餐制,餐具予以严格消毒,不口嚼喂食、不KISS孩子,以切断人—人传播。对Hp感染的患儿实行消化道隔离,按医嘱服用灭滴灵、阿莫灵、三钾二橼酸铋等能杀灭Hp的药物,并注意察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促进痊愈。

    参考文献

    1,杜嗣廉,郑明新主编.小儿胃肠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

    2,江明性主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1995.288.

    3,徐晓华,刘凤霖,高敏.儿童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急诊胃镜检查.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169.

    4,黄爱芬,胡伟国,林冬女,等.溃疡病高发区域幽门螺旋杆菌与小儿胃病时尚病学调查.临床消化病杂志,1998,10:37.

    5,彭孝伟,林棱,吴芳,等.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不同特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38.

    6,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1996.1262.

    单位:汤淑芳金丽霞蒋慧玲周素华;王青雯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