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一年级历史说课稿洋务运动》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1、 教程地位
新编教程《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进步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教程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头绪多,内容丰富。《洋务运动》是本章的第二节。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学习本节教程,能够帮助理解将来教程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法的产生,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2、 教学目的
1、学会入门知识:通过学习,需要学生学会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是什么原因等基本内容。
2、 加大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进步过程的认知,认识适应世界时尚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发展革新意识。
3、 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总结,培养学生概括和剖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办法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程、考虑问题和剖析问题为主。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4、 教学过程:1、 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程,设计了几个问题,需要学生携带问题阅读教程和初步理解教程。①洋务运动的主要为了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倡导有哪些不同?②总结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洋务运动为何会破产?怎么样评价洋务运动?2、 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渐渐传入;c、慈 禧太后采取支持的方案;d、总理衙门的推进。②师生一同剖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之处和区别:a 、不同的地方: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态度不同;d、相同点: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3)补充说明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 学生总结:检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笔记,对洋务运动的“分期、口号和主要内容”是不是完整总结出来,并请学生简要回答:(1)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自强”;70至90年代“求富”。(2)主要包含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谋划海防、举办新式教育等四个方面。然后教师扼要地址明军事工业的性质是封建性的,而民用工业具备肯定的资本主义性质。4、 深入剖析:依据教程内容的提示,需要学生结合已知常识,对洋务运动破产的四个缘由展开剖析,重点理解“不彻底变革封建规范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缘由”,进一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权势和中国封建顽固权势的阻挠和破坏,是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障碍。5、 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终是破产了,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辩征地对洋务运动加以评价,这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重在提示:要从积极推动作用和消极用途两方面去剖析;切入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实践及其影响。6、 训练巩固:小结: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布置作业:P39问答卷第二题、P40阅读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