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英《南京条款》开上海为通商口岸,而没南京;《天津条款》开南京为通商口岸,而没天津,但通商口岸已经开到了海南岛和台湾岛;《北京条款》开天津为商埠,但北京不是。
2.《南京条款》的内容体现了首次工业革命时期产品输出、掠夺材料的侵略需要;《马关条款》的内容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需要。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缘由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年代特点,主如果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进步资本主义的倡导。
4.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势必。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一流的生产力,不可防止地具备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征。他们没一流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括着历史的势必。
5.《天朝田亩规范》具备绝对平均主义的性质,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平均分配土地,第二是指平均分配商品。平均分配土地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而平均分配商品则相反。
6.五四运动只不过获得阶段性胜利,并非彻底胜利。
7.首次国共合作的方法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更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8.中共“二大”的主要收获是拟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没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9.*是由国共两党一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基本上*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10.北伐战争获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动却失败了。
11.右倾主要表现为守旧、妥协、退让,“左”倾表现为急躁冒进、急功近利。两者都有风险性,但由于“左”倾总是以革命的面目出现,所以“左”倾错误的害处性更大。
12.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教训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备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13.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14.近代前期三次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