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二年级历史要点

点击数:782 | 发布时间:2025-02-20 | 来源:www.lzldqc.com

    常识学会的巅峰,应该在一轮复习之后,也就是在你把所有常识重新捡起来之后。如此看来,应付高中二年级这一变化的较优选择,是在高中二年级还在学习新常识时,有意识地把高中一年级内容从头捡起,自己规划进度,提前复习。下面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岳麓版高中二年级历史要点》,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岳麓版高中二年级历史要点(一)


    1、《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①《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多数。

    ②《诗经》的内容从每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③《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国内古时候另一部诗歌总集。

    ①“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②《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妖娆”,是中国古时候诗歌的两大源头。

    2、先秦散文与汉赋

    1、先秦散文

    ①先秦历史散文中,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等,其中《左传》的文学收获。

    ②先秦诸子散文,主如果由“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的言论编纂而成,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2、汉赋

    ①赋是中国特有些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②汉赋按题材取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后者是汉赋的主流。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汉赋的恢宏气度是汉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积极乐观的年代精神的艺术体现。

    3、唐诗宋词

    1、唐诗的进步大致可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

    ①盛唐诗坛上有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前者是中华民族热爱自然、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民族心理的艺术积淀,后者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

    ②盛唐气象是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的精神面貌,在唐诗中盛唐气象最杰出的代表首推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方位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③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派以白居易为首,一派以韩愈为首。

    2、宋词

    ①词是一种音乐歌词,主要功用是在宴乐场所供伶工歌女歌唱,它的题材主如果描写妇女的相貌、心理、生活情景,尤以男女爱情为主。

    ②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一统天下。

    ③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家就是苏轼和辛弃疾,但他们都擅长写婉约词。

    ④宋词婉约含蓄的美学特点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典型体现。

    4、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1、元杂剧也可单独称为“元曲”,它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

    ①元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

    ②元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丰富,主要题材有爱情剧、公案剧、水浒剧、世情剧、历史剧。元杂剧在艺术上获得了辉煌的收获,它塑造了形象鲜明、面目各异的舞台形象。它擅长组织矛盾冲突。它的语言大多质朴自然,洋溢着生活气息。

    ③元杂剧在中国文学有着划年代的意义。

    ④元杂剧具备深刻的文化意义。

    第一,元杂剧高扬了反抗精神,抨击黑暗权势、落后观念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不听话形象。如《窦娥冤》中的窦娥。

    第二,元杂剧褒贬分明,剧中人物的忠*美恶判若泾渭,这种体现着多数人意志的价值判断是具备民主倾向和进步意义的。

    第三,元杂剧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学的一个特点:以浪漫的理想化方法处置现实主义的题材,总是有“大团圆”的结局,这种方法体现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幸福普降人间的美好愿望。

    2、明清小说

    中国的小说历程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进步阶段后,到明清年代臻于极盛,出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的长篇小说。前四部被叫做明代“四大奇书”,后两部则是清代长篇小说中的双璧。

    岳麓版高中二年级历史要点(二)

    1、时间:17、18世纪

    2、背景:①封建专制规范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进步的紧急障碍。②自然科学的进步。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

    5、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看法:(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与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预私有财产;(5)宗教能够帮助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看法:

    (1)国家政权不应干预私有财产

    (2)倡导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缘由:资本主义进步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规范紧急。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倡导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6、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年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区域的影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