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4)15-0232-02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国家里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对高校招生规范改革提出了具体需要:“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校招生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规范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离别,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的改革思路。从2010年开始广东在全省15所高职院校中进行对口自主招生试点,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两年来每年招收对口自主招生类学生都接近了1 100人左右,且全部为广东生源,这部分学生数目占在校学生的比率由2011年的13%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20%。伴随高职院校招生规范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对口自主招生两年制生源的学生比率会逐步上升,因为这部分学生自己的生活条件、文化基础、人文素质、学习兴趣的特殊性,传统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办法、方法已经不可以完全适应,教学实效性大优惠扣。所以,很有必要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的实质需要和思政课教学应该发挥的功能和用途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突出对他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类学生的思想文化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1.学生爱国意识比较强,但理想信念弱。这部分学生大多通过互联网知道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某些问题有些同学也有自己怎么看,但他们的一些认识总是受互联网舆论和周围人的影响,表现为偏激、片面、孤立。譬如钓鱼岛事件激起了他们朴素的爱国热情,但因为生活在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富裕的年代,对将来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没紧迫感,对将来的生活没明确的追求,更缺少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的勇气和动力,表目前学习中缺少对科学文化常识努力追求的勇气和动力。
2.学生有公平正义的诉求,但生活价值观模糊。因为这部分学生生活条件大多数比较优越,受社会不好的风气的影响,很看重眼前利益和物质的回报,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尽管他们对贪污腐败、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环境恶化等社会现象也感觉不满,但同时自己也感觉没有办法。
3.学生动手能力强,但对思政课教育功能认识不了解。这部分学生在中职阶段因为客观原因的影响,偏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文化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是忽视的,尤其是部分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仅仅停留在常识传授的层面,只不过告诉学生怎么样背题、怎么样应对考试,由此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思想政治课是空洞的,没实质用处的心理,所以一上高职他们第一对这门课有偏见和逆反心理。
4.学生低调内敛,但不擅长表达。广东学生的自己特征是中文表达比较弱,尽管在心里对某些问题有我们的倡导和认识,但不擅长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表建议。因为地方商业环境浓郁,他们对经商赚钱有天然的兴趣,但对政治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没求知欲,所以他们对思政课的课堂发言、讨论、辩论等互动教学方法比较消极。
5.学生厚道淳朴,但文明礼仪修养不高。自主招生的学生行为比较朴实,大多数能按时上课,但课堂组织纪律性比较差,比较懒散、爱说话,玩手机,穿拖鞋、甚至睡觉等。
6.学生民主的意识较强,但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差。广东的学生因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耳濡目染,他们自立意识和民主意识比较强,并且很看重个人利益,所以对老师的话和书本的常识他们不会盲从,所以,对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需要。
2、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政课进行差异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1.进一步提升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对自主招生学生的教学中,如在思政课中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计划比率做出调整,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突出常识“够用”和“实用”,将对学生素质教育主要融合在学生的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中,将可以体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可以在“学中用,用中学”的知行合一的一体化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提升自主招生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2.适应两年制自主招生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两年制自主招生试点专业现在常见使用是“1.5+0.5”人才培养方法,教学时间安排很紧张。其中1.5指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一年半,还包括校内实践教学;而0.5主如果指学生校外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时间是半年。在有限的校内学习时间,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精练,可以缩减部分理论课时,增加相应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的教学时间。思政课缩减下来的理论教学课时可以追加到实践课时中,可以考虑让思政课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时参与进来以思想教育导师的名义,解决学生实习中遇见的思想修养方面问题与职业道德、法律常识方面的困惑进行准时交流和解决,让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真的起到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哪些用途。
3.合适自主招生学生自己特征和文化基础的势必需要。自主招生的两年制学生和三年制高中毕业的学生学习基础和特征有明显不同。这部分学生因为在中职阶段重点学习的是专业课,对文化课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没投入更多的精力,非常大程度上存在着在上思想政治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说话喧哗,影响课堂纪律;部分学生身上存在理想信念淡漠、自我修养较低,缺少集体主义观念、缺少独立考虑问题的意识等缺点。这类状况说明假如继续根据常规的教学方法和办法,会出现教师教学非常辛苦,学生却没学到太多常识的尴尬局面。
4.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学内容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融通的必要选择。依据大家的调查知道,目前的中职德育课教程内容和高职使用统编教程内容有一部分是重复的,假如高职教学的课堂上继续讲这类内容,学生既感到乏味无趣,同时浪费很宝贵的时间,所以需要对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以“够用”为原则,对重点常识和新增加的要点讲透讲细。同时教学的具体办法和方法要有变化,要让学生参与进去,要调动他们阅读和考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已经学过常识和一般要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使课堂氛围活跃、生动、有趣,促进中职和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融通。 5.为以后适应“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发展势头做好教学改革方面的筹备。伴随高等职业教育进步与高考考试规范改革深入,我院学生的生源将逐步以“自主招生”和“对口升学”学生为主,他们常见文化基础弱,动手能力强,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这就需要高职专业课教学突出实践教学,教学主要场合是实习车间、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而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和高职人才培养目的一致,由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活动三位一体并重的教学形式,突出“学中用,用中学”的知行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3、自主招生类学生思政课改革的探索
1.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比重。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主如果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与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宗旨与自主招生类学生的特征和基础是相符合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对自主招生类学生不可以吸引他们的兴趣反而致使其反感,另外他们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消化也会一知半解。思政课最后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社会和生活,提升素质,掌握做人。所以:比较把系统的理论社会化、实践化、简明化才能让其产生自己的魔力让学生把在实践中体验的感知现象、社会敏锐问题、困惑问题引入课堂,丰富教学社会素材,启迪学生去考虑、质疑和辨析,才能对教学内容有具体化的理解、认知、透视。
2.突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年代性和地域性,增强对学生吸引力。从现实性角度看,应该针对某个现实的政策问题或者理论问题提供背景介绍,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教师不提供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给学生留下一个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可以阅读案例资料,在讨论和辨析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平等参与者。
从地域性看,因为自主招生学生都是广东当地的学子,因此家乡的变化和当地的社会聚焦更能激起他们的注意和考虑。如“概论”课中改革开放部分可以引用很多当地事例,如深圳经济特区的打造和进步,“东莞模式”的成功与危机等。
3.使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造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核心是“做”,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质操作。这里的实质操作主要培养动脑思维的技能,是学生通过考虑达成理论的认知,教师在“做”的过程中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如通过材料展示,讲议结合,引发学生考虑。让学生想和议,引导学生剖析,从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剖析具体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思维办法和角度。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论证理论,提升学生察看问题的视线和高度。也可以设置疑惑问题,让学生交流和探究,加深了解,提升其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办法和方法上,增加视频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比重,突出互动教学。自主招生的学生一般比较喜欢新鲜有趣和活灵活现的案例,案例教学能摆脱枯燥的理论说教和文字的演列,让学生进入其中的境况审视现象和道理。同时增加内容简明、生动有趣的视频资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生动形象的声像中得到思维的启迪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度考虑,教师要准时对学生的看法和认识加以必要的总结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