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题

点击数:316 | 发布时间:2024-12-16 | 来源:www.laijiuhe.com

    第I卷 选择题
    1、单项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周年龄念大会上发表要紧讲话时谈到, 读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辩论,“加深了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这强调了哲学是
    A.指导具体科学的综合科学 B. 指导大家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D.世界观生活观的学说
    2.下列表述,不可以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3.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进步的30多年。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就,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样来看
    A.真的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 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年代进步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C.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中国年代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都是自己年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4. 关于对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的正确理解是
    A.“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两个对子”从是两大基本派别
    C.“两个对子”也就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D.“两个对子”实质是指“二元论
    5.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除此之外更无他物”。对此看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觉得世界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 赫拉克利特觉得“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目前是、以后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根据肯定的分寸燃烧,根据肯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如此的评价是由于这一看法
    A. 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 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进步的 D. 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看法
    7.2024年大家纷纷发问“时间都到哪里了”。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发现,年龄在20~59岁的人常见感到没办法在既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事的时间不够,就容易产生时间过得快的错觉。这一研究成就印证了
    A.运动是物质的特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运动与物质 密不可分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备调节用途
    8.近年来,有人提出要“以世界看得懂的方法、听得懂的语言、熟知并认可的逻辑去向世界说明中国”,由于“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有人反问,大家为何必须要用西方“看得懂的方法、听得懂的语言”去向外人说明中国?难道大家不能用中国的方法和语言展示中国?形成上述不同认识的唯物论道理是
    A.真理和谬误总是是相伴而行的 B.物质决定意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意 识活动具备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9.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括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进步的环节 D.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10.2024年7月8日至十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广西调查时强调指出:“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要从过去坐等审批转向主动加大为企业为基层服务”。“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强调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进步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规范
    11.下列诗句中与右边漫画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鲶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维持
    鲜活的办法,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
    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
    个鱼群激活了。据此回答12-13题。
    12.“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备反用途 B.进步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C.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进步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假如船舱中放入的鲶鱼过多,则成效事与愿违。这说明
    A.量变到肯定的程度势必引起质变,要把握好度 B. 事物具备两面性
    C.办事情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D.大家要适合地改造和借助规律
    14.在2024年的春晚上,小品《大城小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不少经典台词己被传颂,也有一些经典台词让人回味。如“你们不拿这儿当家,这儿如何能拿你们当亲人”所体现的哲理与下面成语或典故所表达的哲学含义相同的是
    A.城门着火,殃及池鱼 B.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5.2024年“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应当依据人口情况、经济社会进步情况调整持续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可以一刀切。这给大家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要坚持实事求是
    ③做到所有以时间地址条件为转移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剖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6.管理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根据要紧和紧急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优先第一象限,投资第二象限,走出第三象限,拒绝第四象限。时间管理理论给大家的办法论启示是
    ①看重量积累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擅长抓住主要矛盾 ④学会系统优化的办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7.探月工程是国内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重大举措,而探月工程 又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三号完成的是第二阶段“落”,即达成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第三阶段采回月球样本做筹备。可见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筹备 ②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筹备 ④整体具备部分所没的功能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大家党在全部执政活动中,都要把维护好和达成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家党执政理念的哲学依据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党的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9.在过去,家庭很多用轿车被看作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要紧标志;而目前,因为资源、环境等制约原因,世界各国纷纷着手改变放纵私家车增长的公共政策,在城市建设中大力进步公共交通和环保交通工具。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的特质 ②认识具备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 ④价值观对大家改造世界有指导用途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强调,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重视在平时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遭到制约。这是由于
    A.不一样的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备不一样的导向用途?
    B.人类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指导大家的行为不犯了错误
    C.不同时期,大家有不一样的价值观,要树立正确价值观?
    D.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
    21.中央电视台曾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你幸福吗?”,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考虑。幸福感是大家对生活认可程度的 一种心理体验,它以肯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日常,幸福感的提高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未必同步。这说明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 社会意识具备相对独立性
    ③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 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漫画《“两个和尚”》给大家的生活启示主如果
    A. 探索未知不如尊重已知
    B.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C. 放眼将来不如过好目前
    D.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23. 2024年是建国65周年。中国梦幻般的进步屡屡震
    撼世界。中国极大概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
    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训练我
    们的大国风韵,应该
    ①登高望远,用进步看法看问题,这是作为大国的基
    本需要
    ②宁静致远,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维持一颗
    平时心
    ③海纳百川,擅长求同存异,拥有开放包容胸怀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势头,彰
    显决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右图漫画启示大家
    A.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达成价值
    C.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D.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第Ⅱ卷 非选择题
    2、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中共xx届xx全会初次研究全方位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依法治国需要从国内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革新,进步符合中国实质、具备中国特点、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中国将释放出“法治红利”,助推经济升级。
    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共人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从中国国情出 发,经过调查研究,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法治路线图,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xx届xx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年 xx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策略。
    2002年 xx大将“依法治国基本策略得到全方位落实”列入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要紧目的。
    2007年 xx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24年 xx大提出“全方位推进依法治国,法治 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法”。
    2024年 xx届xx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这一“路线图”的演进过程是怎么样体现共产党人做到所有从实质出发、实事求是的。
    运用“求索真理的经历”的常识剖析“路线图”的演进所蕴涵的哲理。
    26.材料1、“一带一路”是“丝绸的道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的道路”的简称,历,陆上丝绸的道路和海上丝绸的道路就是国内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的道路的传承和提高。它将充分依赖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些双多边机制,借用既有些、行之有效的地区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地区进步模式,更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材料2、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需要,福建等地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在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同时,福州大胆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具备福州特点的自贸片区模式,塑造“福州版本”。这对福州来讲,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在自贸区的视线下,探索是福州的先行先试,应是将来福州抢占进步先机、取得主动的路径选择。福州拟定了融入“一带一路”行动策略,并接连获得重大实质性突破。
    有人觉得“一带一路是依据大家主观意愿打造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联系”的常识评析材料一的看法。
    结合材料二剖析说明建设福州特点自贸片区及融入“一带一路”行动运用了什么矛盾剖析法?
    27.“中国梦”凝聚亿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达成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指明了达成中国梦的三条路径:达成中国梦需要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达成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革新为核心的年代精神;达成中国梦需要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运用价值观的有关常识剖析为何要弘扬中国精神。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剖析达成中国梦的三条路径体现的办法论原则。期末联考高中二年级政治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C A C A B D C B C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D C B A D D A A B D B
    25.①依法治国路线图从中国国情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探寻共产党治国理政规律,体现了所有从实质出发,实事求是。
    ②共产党人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法治路线图,推进法治实践。体现了所有从实质出发,实事求是的需要。
    ③法治路线图是共产党人积极参与法治实践,主动研究探索国家治理的结果,做到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①实践具备主观能动性。“路线图”的演进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实践具备社会历史性。从1978年的16字方针到2024年xx届xx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进步着的,不同时期的法治内容、水平遭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不一样的。③实践是认识进步的动力, 依法治国路线图就是在共产党人探索实践中与时俱进的。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每一个时期“依法治国”的内容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⑤认识具备无限性和上升性,认识是不断向前进步的。
    26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以外,具备客观性。看法觉得可以参考主观意愿打造联系,不承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是片面的。②联系是客观的,但大家可以参考事物固有些联系,改变事物的状况,调整原有些联系,打造新的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些联系,通过“一带一路”,国内与沿线国家合作愈加紧密、往来愈加便利、利益愈加融合。这体现了依据固有联系打造了新的联系,而非主观意愿,看法片面。③联系是常见的,此看法承认“一带一路”是一种新的联系,有它的合理性。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用一分为二看法看问题。塑造“福州版本”自贸片区对福州来讲,既是机会,也是挑战。②矛盾具备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剖析。福州加快形成具备福州特点的自贸片区模式,塑造“福州版本”自贸片区,探索是福州的先行先试,应是将来福州抢占进步先机、取得主动的路径选择。③矛盾的常见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需要坚持矛盾的常见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福州在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同时,大胆先行先试,在自贸区的视线下,探索是福州特点的自贸片区模式体现了这一点。
    27.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备重大的反用途,对大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备要紧的导向用途,是生活的要紧的向导。中国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 观,对大家的行为具备积极的导向用途,对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必产生积极的促进用途。
    ②要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需要自觉遵循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弘扬中国精神就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③达成生活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革新为核心的年代精神。只有弘扬中国精神,才能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中达成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从而达成中国梦。
    ①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的常见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②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了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用途。
    ③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了群众看法和群众路线。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