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有哪些用途

点击数:595 | 发布时间:2025-02-18 | 来源:www.pgmkgs.co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213-02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升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它看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进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年代这个大环境下,素质教育的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素质教育的推行。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大家可以把素质教育理解为:教会学生做人。那样怎么样才能会做人呢?我觉得应该从这4方面培养:(1)掌握学习;(2)掌握做事;(3)掌握与人协作;(4)掌握存活。

    1 掌握学习

    在信息年代,教育的责任已经不是教学生掌握多少常识,而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学习,即不只让学生在上课时了解老师讲什么、为何,下课后也能灵活运用已学的常识指导自己在网上、日常学习。现当今,教育的责任不是为了考试,而是教会学生更有效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得、学会和应用常识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掌握学习中起到工具有哪些用途。它不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是课堂中反馈评测的工具,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工具。

    1.1 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思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在传授常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起着不可替代有哪些用途。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导入、讲授新课和复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论是以旧引新、单刀直入、设置悬念导入等,还是其他那种形式,教师都可以借助幻灯、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方法,、做出让学生有兴趣的内容:以兴趣为首要条件,有意创设情境,使学生飞速注意,引发积极思维;从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实质同意能力出发;依据教程内容导言要简而精,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2 打造学习环境,培养求知欲望

    借助多媒体互联网资源创设的对话情境,提出有效的问题,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合提示和评价,尽量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要看重培养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信息,达到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目的。比如:波的传播,在日常它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它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很难理解。这时,老师以动画的形式让波在屏幕上动起来,如此不但形象而且直观。

    1.3 尝试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

    尝试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探究的过程。尝试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从小不断地尝试,为长大后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尝试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设置好尝试问题后,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虚拟现实初探》时,教师先提出探究问题:“请通过3个例子总结出虚拟现实有哪些特征。”。接着提供信息资源(学习网站和在线帮助等),通过体验探究方案,让学生体验3个例子――3D游戏、三维全景图和电影《捍卫机密》片断,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探究问题,如此可促进教学目的有效达成.

    2 掌握做事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出一批“书呆子”而是要教出一批于当今社会相适应的有心人。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质操作能力,便于搜集、剖析、处置事物能力,常识的革新运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随机应变能力。重视发现和舒展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以提升适应能力,是教育教学者的要紧责任。

    3 掌握与人协作

    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协调各种复杂人际关系能力。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擅长同意不一样的建议,并积极修正自己,更好地与人协作工作,强调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3.1 培养好的合作意识

    目前,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朝夕相处的机会,自然也缺少和同龄人推荐、协作的经验。当今的社会分工十分精细,不会和其他人相处,不会合作,非常难立足于社会。是不是具备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大伙所关注的素质。培养学生好的合作意识,为孩子走出学校,立足于社会打好基础。

    3.2 准确表达我们的想法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要紧指标。在现实日常与人协作时需要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互相知道他们的看法。但学生的思维进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总是可以想到的,未必能全方位地讲出,而在信息课堂教学时需要学生讨论的过程不光能倾听别人发言、而且要能陈述我们的想法,只有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增加交流机会才能一同解决问题。而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部分学生的“一言堂”,其余学生沉默不语,袖手旁观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调动鼓励这类学生的参与到课堂中去,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他们说,适合给予回答的机会,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使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3.3 认真倾听同学的建议

    倾听是与人协作的要紧环节。学生在讨论时相互尊重,掌握倾听,相互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他,这是相互协作的首要条件。但在现实日常, 目前孩子的通病是只顾表达我们的建议,不会倾听别人的评价。因此,要在信息课堂上教育、培养学生的相互尊重、认真仔细倾听同组同学的建议,对掌握与人协作的有效拓展用途也非常重要。学生只有擅长倾听、吸收别人的建议并进行深思,相互合作的成效才会更好。试想一个不擅长倾听别人建议的人,自以为是的人如何能与人相处的融洽呢?

    3.4 正确评论别人的成就

    信息技术是一门与当今信息社会接轨的学科,学生们怎么样正确甄别互联网里所出现的信息内容,培养信息素养。学生们之间的互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办法。学生互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指出问题所在的活动。上课时引导学生对互联网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评改,不仅能够让他们掌握分辨、剖析互联网上的信息,加大互联网安全,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体验到来自学生之间的真诚。

    4 掌握存活

    国内的专家曾指出:21世纪的角逐,不是资金和权力的角逐,而是心理素质的角逐。作为每一个学生,以后怎么样在激烈角逐的社会中存活下去,不只取决于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平,更要紧的是具备好的心理素质,即完善的人格。

    高初中生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进步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要紧时期。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培养,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总是都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必要的。

    教育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面对现实,面向进步,发挥个人的天分,挖掘个人的潜能。而现代信息技术能为新型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因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拓展需要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首要条件进一步推进和推行素质教育、创建以做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