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中三年级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些要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考试复习的重点,是基础复习阶段。开学后大家要复习元素化合物有关常识,高考考试中四道大题中的工业步骤和实验探究均立足于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查。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供大伙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
1.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
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氢氧化物
4.盐和碱反应肯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肯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肯定弱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8.标准情况下,22.4L以任意比率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水平为12,碳-12的摩尔水平为12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情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11.25℃时,pH=13的1.0LBa2溶液中含有些OH-数目为0.2NA
12.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温同压,同水平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况、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
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备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
17.向肯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水平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水平大于W×250/160g
2.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
名字中带“水”的物质
与氢的同位素或氧的价态有关的“水”
蒸馏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双氧水—H2O2
水溶液
氨水—
氯水—
卤水—常指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或粗盐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浓XX和浓盐酸的混合物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其它水银—Hg、水晶--SiO2、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水玻璃—Na2SiO3溶液
3.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
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标志,用希腊字母Ω表示。规定烷烃的不饱和度是0。不饱和度是计算有机物的分子式和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式的相当有用的工具。
不饱和度的计算办法
1.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时
对于普通的只含C、H、O的有机物,可借助公式
Ω=/2,式子的意义为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或醇的氢原子数与该有机物中氢原子数之差的一半,马上该1mol有机物完全加氢还原成烷烃或醇所要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
对于含有N、P等三价原子的有机物,可将它补成或,然后便可应用公式;
对于有卤原子取代的有机物,可先将卤原子化为氢原子再应用公式;
对于碳的同素异形体,可将氢原子数视为0,然后应用公式。
2.已知有机物的结构时
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即一个双键和一个环都缺一个氢,一个三键缺两个氢。苯环可看作一个双键加上一个环,其不饱和度为4;求出不饱和度后,借助公式的变形氢原子数=碳原子数×2+2—不饱和度×2可算出氢原子数;
结构中含有N、P等三价原子,计算出不饱和度后,应在得到的氢原子数后再加上N、P原子的数目;结构中含卤原子,得到的氢原子数应减去卤原子的数目。
4.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
、氯酸钾热分解
、高锰酸钾热分解
、过氧化氢分解
、电解水
、XX热分解
、浓XX分解
、次氯酸分解
、氟与水置换反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光合用途
以上1~3合适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办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离别液态空气。
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直流电有哪些用途下分2H2O=通电=2H2↑+O2↑
加热氯酸钾:2KClO3=MnO2△=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K2MnO4+MnO2+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MnO2=2H2O+O2↑
加热XX:2HgO=△=2Hg+O2↑
5.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
容易见到物质离别提纯的10种办法
1.结晶和重结晶:借助化学试剂、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多数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离别。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通过热的cuo;c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需要被药品吸收:n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很难直接离别,加药品变得容易离别,然后再还原回去:al3,fe3:先加naoh溶液把al3溶解,过滤,除去fe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3。
10.纸上层析
6.高中三年级下册化学复习要点
1、SO2的性质:强的还原性、漂白性、弱的氧化性、酸性氧化物。
2、SO2通入氯化钡、氯化钙溶液都没沉淀。但通入XX钡溶液有沉淀。由于SO2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氢离子与XX根构成XX,可以氧化SO2氧化成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3、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后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4、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干燥布擦净,最后涂上NaHCO3溶液
5、除去SO2中的SO3可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或浓H2SO4
6、含有2molH2SO4的浓硫酸和1mol铜加热反应,得到的SO2不到1mol,缘由是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7、SO2使石蕊变色而不褪色,SO2不可以漂白石蕊。
8、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铁铝钝化,钝化不是不反应,非常快反应非常快停止。钝化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9、S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S可以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浓硫酸有吸水性,但不可以干燥氨气、硫化氢、碘化氢、溴化氢。
11、向煤中加入适当的石灰石,可以大大降低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
12、酸雨:pH5.6的降雨,酸雨的产生主如果工业上燃烧煤产生很多的SO2,国内的酸雨主如果硫酸酸雨,但也有少量的XX酸雨。
13、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但臭氧不是越多越好,若超越10—5%对人体有害。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如果氟利昂、氮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