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新高中三年级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些要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考试复习的重点,是基础复习阶段。开学后大家要复习元素化合物有关常识,高考考试中四道大题中的工业步骤和实验探究均立足于这部分内容进行考查。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给大伙收拾的《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化学必须具备要点》,供大伙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
1、三号
、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使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
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第二个字母需要小写。
2、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有些还可表示一种物质
比如:N表示的意义: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注:在元素符号前面有系数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表示几个某原子
如2Cu表示两个铜原子
新的发现:除H、O、N、F、Cl、Br、I的元素符号表示两种意义外,剩余的固态非金属元素、稀少气体元素、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三种。
2、离子符号
意义:表示一个某离子
表示一个某离子带了几个单位的正电荷
1、Mg2+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了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2Mg2+:两个镁离子
注:在离子符号前面有系数表示几个某离子。
3、化合价符号
、识记容易见到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正一,氧负二,单质零,金正非负和为零
一价钾钠铵氢银,二价氧铜钙镁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2、三铁,2、四碳,
2、4、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容易见到
氢氧硝酸根负一价,硫酸碳酸根负二价。
、化合价法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注: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依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已知化学式求化合价。
、离子符号与化合价符号在书写上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元素符号相同
数值、正负相同
不同的地方:书写地方不同
数值与正负顺序不同
“1”的省留不同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系数:表示粒子个数
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原子的个数
右上角的数字:一个某离子带了几个单位的某电荷。
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不是同一定义,两者有时表示为不同,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肯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通常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通常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伴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伴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字。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