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669;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107(2017)04-0067-07
引 言
近年来,中国农村电商进步迅猛,出现不少新的进步形态和进步模式。这类进步形态和进步模式可以从主体和地区两个维度进行解构。从主体的维度看,农村电商的参与主体包含地方政府、平台企业、生产企业、服务商、合作社、农户等;从地区的维度看,农村电商集群的地域单元主要有村域和县域两种考察尺度。其中,以淘宝村为代表的电商专业村,便是村域尺度上的以农户为店铺经营主体的新型产业集群。依据阿里研究院的概念,淘宝村指的是由很多网商集聚在某个村落,以淘宝网为主要交易网站,活跃店铺达到100家以上或活跃店铺数目占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全村网商年买卖总额达到1 000万元以上,形成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现象。截至2016年8月,全国淘宝村数目增长到1 311个,广泛分布于18个省份[1]。淘宝村的典型性表目前:(1)淘宝村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其形成具备肯定的常见性;(2)淘宝村承载着线上线下双重集聚的产业体,是一种农村社区嵌入型的创业和就业模式,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其中;(3)淘宝网具备进基础知识槛低、技术困难程度小、初始资金需要量少等优势,可以满足农民草根式创业的起步需要,本质上是一种包容性革新机制;(4)淘宝村极具中国特点,在海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进步中国家,都没出现过如此的现象[2]。
从本质上讲,淘宝村是农户电子商务化和电子商务集群化的双重达成[3],对于前者,大家常见关心农户采纳电商未来的增效果应。日常,有些农户店铺经营绩效非常不错,达成大幅增收,生活质量明显改变;有些农户店铺经营情况一般,甚至亏损。影?农户店铺经营绩效的原因不少,既有个体层面的原因,也有集体层面的原因。课题组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获悉,与周围村庄的零散网商相比,淘宝村农户的店铺经营绩效大体上要好不少。研究觉得,进步比较成熟的淘宝村与电子商务化水平较低的村庄的差别集中体目前集群层面的社会资本上,即进步比较成熟的淘宝村相对而言拥有更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集群社会资本。那样,这类集群社会资本是怎么样对淘宝村的店铺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现有文献尚未对此进行过专项研究。本文试图在采集典型案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办法,探索集群社会资本对农户店铺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
1、研究设计
(一)个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