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是将常识学习、能力练习、工作历程结合在一块的一种教育模式。实践表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对理工类学生职业素质的练习、专业课程功能的提高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怎么样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范围,改变经管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打造高职经管类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院提出“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期)为“职业意识树立”阶段,由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和企业认知实训两部分组成,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基础课程拥有基本素质;通过企业实岗演练,增加对企业及其业务步骤的认知,初步打造管理意识。第二阶段(2、3、四学期)为“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由专业课程学习和创业实训、进销存实训和企业模拟公司实训组成,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学会企业的基本业务步骤及有关专业常识,解决基层职位的平时工作;通过团队创建模拟公司在仿真环境中完成企业经营综合实训,使学生通晓企业步骤,熟练职业能力,强化职业精神,树立创业意识。第三阶段(5、六学期)为“实战能力提高”阶段,由企业基层管理职位实战组成,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对顶岗实习进行指导,通过实践训练,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树立团队意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好的人际关系及社会责任感,提高其适应社会、胜任职位的综合能力,达成由准职员到职员的过渡与对接。
(二)“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效剖析。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从2012年开始推行 “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2012年十月我院与黑龙江远大购物中心公司合作完成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150名学生的企业认知实训。
2013年3月我院与用友新道科技公司合作完成进销存实训,学生通过模拟企业运营、企业间角逐等一系列活动,亲身体验企业经营过程,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程度,树立共赢理念,提高决策能力及企业长期规划能力。
2014年7月我院与好家庭、北京世纪远华、上海生命人寿、中奥物业等校外实习基地合作,为学生提供具体基层工作,进行“准职员”式顶岗实习。经过大家对在企业实践初中生投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参加企业认知实训对知道企业经营步骤、提升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和明确学习计划有很大的帮忙。其中98%的学生表示初步知道企业经营步骤,88%的学生表示基本可以适应企业工作环境,94.67%的学生增强了学习动力,92.67%的学生明确了学习计划,97.3%的学生提升了自信心,84.67%的学生提高了交流能力。在开放性问题初中生表示: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习怎么样做人和做事、对待工作要坚持、对家庭要感恩。《毕业生水平评价调查表》显示:企业从诚信守纪、敬业精神、专业技能、专业常识、学习力、革新意识、协作意识、交流能力、心理素质、工作成绩等十方面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其中72.67%的学生成绩在90-100分,16.67%的学生成绩在80-90分,其他学生均在65分以上。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者占89.34%,大大高于以往毕业生得分,可以看出企业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认同度逐年提升。“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这为大家以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中遇见的问题
虽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校企三阶段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显著,但在具体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目前:
(一)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以育人为根本,期望通过工学结合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最重视学生到企业能带来多大的利益,会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两者的诉求不同,致使在合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用人单位会由于绩效考核不合格开除学生,而学校并不可以认可该看法。
(二)教师角色转变慢。校内专职教师一般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技能操作水平不高,即“能讲,不会做”在学生实习实训时只能给予简单的指导。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学校不可以给予太多时间让专职教师到企业全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兼职教师一般以实践资深的基层管理者为主,专业理论水平不高,缺少教学方法和经验,即“能做,不会讲”很难将技能与理论系统结合起来。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虑
(一)工学结合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学校假如强调教育规律,培养的人才容易跟企业需要脱节,假如过于迎合企业需要,又违反教育规律。企业的行为多是经济行为,单凭企业非常难做到人才需要预测。因此,应当由政府牵头,提前三五年预测进步机会,据此校企双方提前进行人才培养。如此不只能使学生可以有一个好的出路,又能使企业找到很多的人才。
(二)工学结合需要企业提供条件和支持。工学结合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专兼职教师培养等问题都需要企业直接的参与。企业应从长远用人的角度出发,将用人和育人相结合,摆出办学者的姿态为工学结合提供需要的条件和经费支持。
(三)工学结合需要学校看重研究和培养。高职经管类专业愈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当从校企合作管理规范、弹性学分规范、课程改革、专兼职教师培养等方面深入研究,真的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