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4)09-0000-02
1、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近况
(一)国内吸收外资的数目和金额
8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仍旧比进步中国家的多,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很多进步中国家对待外资投入政策的改变,从拒绝排斥到将融合外资作为进步本国经济的进步策略,因而国际直接投资渐渐成为很多进步中国家获得国际资本的主要方法。FDI占资本总流量的比率正在逐步提升。FDI政策不断健全,中国近年来吸收FDI的量在整体上是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的,中国已经是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
截止2012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5267家,实质用外资金额1437.16亿USD。中国商务部外资司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1-3月份全国吸收外资投资统计中,国内最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5467家,同比降低10.36%,但实质用外资金额为300.05亿USD,却比同期增长1.44%。
3月,全国最新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2907家,同期相比降低19.67%;实质用外资金额245.21亿USD,同期相比增长5.65%。
(二)外商投资的主要产业
依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外来直接投资目的国中,外资企业在国内投资的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中国的外资投资量仍位居亚洲第一,其中的是制造业所占比重持续降低,而服务业比重相对迅速增长,是外资企业投资的产业最主要变化。在服务业中,房产、贸易和商业服务一直是吸引外资的要紧行业。
依据国家有关数据显示,在外资借助方面,制造业一直以来均居于主导地位。
2008年,服务业借助外资项目个数23736个,占全部外商投资项目的44.20%;实质借助外资金额310亿USD,占全部的41.55%。
2009年,投资于制造业的项目个数达到13468个,占全部借助外资项目个数的54.04%,相比于2008年降低37%;实质用外资金额498.9亿USD,占全部实质借助外资额的54%,比2008年降低22.10%。
2011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792家,相比同期增长3.12%;实质用外资金额1160.11亿USD,同比增长9.72%;2012年服务业借助外资项目企业24925家,同比降低10.06%;实质用外资金额1117.16亿USD,同比降低3.7%。
现在,流入国内的外资依旧是以劳动密集型资本为主,其进入的主要为了借助国内的市场环境和很多便宜劳动力资源优势。但,近年来,外商投资也逐步向技术型、常识含量高和资本密集型范围转变,如:通讯设施、办公用品、微电子、仪器仪表、汽车制造、制药、化工等,都是技术、常识密集型的行业。
2、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进步的影响
第一,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FDI 通过资本积累和全要点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FDI迅速提升了中国的全要点生产率,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的贡献反映在外商投资的增加使中国资本积累增加,但在对外输出的增加使中国GDP增长。这两方面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有哪些好处是,从增加资本投入的角度讲,2002-2010年,国内实质用外商直接投资6531.55亿USD,平均每年725.7亿USD。每年的FDI实质投入等于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的7%-10%。非常显然,FDI成为中国资本积累的要紧来源之一,外资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要紧推进力量。
第二,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张。在FDI对中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影响方面,外商投资对国内出口竞争优势的提升具备积极推动作用,外资进入一定量上带动了国内出口规模扩张,出口结构优化与出口角逐优势的增强。外资企业对中国进出口,特别是出口和加工贸易的规模增长贡献巨大,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张效应很明显。
第三,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同时势必将它技术转移给中国,进而会推进中国的技术进步。比如外国开发商和建筑商带来一流的大型施工技术与管理经验,这类势必会促进智能住宅水平的提升和整个建筑行业技术改革与进步。其实,无论是高新技术还是低级技术,只须差分计数变量参数的生产函数是积极的,假如有技术进步的贡献,那样如此的技术就是有价值的。另外,外资企业不只给中国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正面效应,也给中国的管理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正面示范效应。其实也应看作是一种技术转移,从而促进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国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待遇不平等的问题
自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世贸规则,国内应付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而事实上国内到今天仍对外资实行各种打折待遇,比如,打折政策,税金政策等。国内实行打折政策的核心是各种税收减免政策,同时包含在管理层面所给予的各种特殊照顾。这种打折政策虽然不违背世贸规则,但海外却是极少这么做的。因为国内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时,之前已经给予了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而且税负比较低,所以每年上升的外商投资企业税负大概低12%左右。因为国内对外商的投资打折不只限于所得税,还包含流转税和增值税等,因此,国内吸引外资的总本钱事实上超越现有数字统计。而且再加上各地政府的盲目角逐,颁布各种低税、甚至免税手段,与其他各种成本打折,那样,事实上国内在吸引外资方面所承担的本钱特别高昂。新税法推行后应纳所得税额会有所升高,外资的企业的税负将会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外商来中国投资,重视的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新税法的推行由此带来的广大市场和好的投资环境将会更有益于外资的进步。 (二)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中国为达成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日益巨大。国内经济的增长是由于有外资的流入,同时也让一些高污染产业纷纷转过来,给局部区域的环境导致恶化后果并且也导致国内经济的不可持续增长。基于这个缘由并且在政府迫切进步经济的愿望下,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具备非常大的盲目性,把发达国家的污染业和夕阳产业转移过来提供了机会。
更可怕的是,因为国内环境门槛较低,发达国家就可能把不符合本国环境保护需要的产业与生产技术转移到中国。因为国内管理上的缺失,引资可行性剖析与审批中的漏洞给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高污染产业提供了便利,导致环境污染,紧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这类企业的商品主如果很多排放氟氯烷烃和氟氯烷烃即哈龙的泡沫塑料、制冷剂、气雾剂等,他们对生态的破坏用途是不可小视的。
(三)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极不均衡,很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因为国内的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劳动力及市场情况等各方面是什么原因,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投资少、盈利高、见效快的第二产业,第二才是第三产业,而像收购周期长的农业如此需要巨额投资的范围投资较少。截止2013年,国内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外商投资金额为1117.16亿美。经过20多年的飞速扩张,外资直接投资企业在国内某些行业和市场已占绝对优势,其中,有两个特征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国内幼稚产业已经被外商高度抢占。二是国内某些盈利高、回报率大的行业也被外商高度垄断。以机械产业为例,国内机械行业已经被多家外国企业分瓜。所以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已基本上被外商企业所掌控。
4、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确保国内经济进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起到了巨大用途。以上只不过大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初步研究,有很多未知范围还需要探索,很多方面需要深入和健全,以便更好的进一步借助外商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