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会计概念研究的必要性
很多会计理论界人士觉得,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必死抓住会计的本质即会计是什么不放,而应该从会计的假设、会计的目的出发,去打造一套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但目前又出现了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的新思路。他们从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实例中得出结论:西方没从会计的本质入手,但却打造了一套完整的亦或较中国更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因此,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完全可以不去深究会计的本质。但这种看法忽视了如此两个事实:
一是会计本质不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不等于会计本质的研究无关紧要。这两者之间没有着势必的因果关系。
大家不不承认以会计假设、会计目的或会计环境为理论研究的起点有其科学性,但以它们为起点打造的理论体系,与以会计本质为起点打造的理论体系中会计本质的地位的重要程度是相差无几的。比如,以会计目的为逻辑起点时,对会计目的的确定毫无疑问要基于对什么是会计的研究。可见会计本质无论是否逻辑起点,对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都起着决定性用途。
美国《现代会计手册》在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管理软件。它旨在向利害攸关的每个方面传输一家企业或其他个体的富有意义的经济信息。”由此大家可以看出,西方并没由于其理论体系的起点不是会计本质而摒弃了会计概念的研究。西方关于会计的概念也同国内一样,存在着不少看法,比如“商业语言论”和“描述性艺术”等等。
二是会计本质无关紧要的看法,没考虑到会计本质的认识对会计实践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会干扰会计实践中侧重点的不同。比如,持“管理活动论”的职员会重视借助信息进行管理;而持“信息管理软件论”的职员则侧重于提供信息。实践重心的差异将会使实质工作产生很多的混乱。
综上所述,会计本质无论是对理论的构建还是在指导实践上,都起着尤为重要有哪些用途。因此,有必要从会计的本质出发,为会计下一个科学的概念。
2、会计的本质在于量化
纵览会计概念的各种提法,其实质都觉得会计是一种文字与数字的结合,是为管理提供状况的应用技术,只不过在文字表达上存在某些差异。“管理活动论”的缺点是把会计与财务管理相混杂。“信息活动论”的缺点是只考虑了财务会计,而忽视了管理会计。鉴于此,笔者觉得,会计应该被表述为:
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过程、环节及与之有关的原因进行量化的一门软科学。
量化并非简单的计量,是将事物予以价值表现,与软科学相对应,量化所运用的技术、办法、程序、模型涉及到高等数学、系统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量化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不只指数据的输出,还包含量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对会计本质的界定,会计的主要职能可确定为两个:管理支持和提供信息。确定为管理支持而非管理,是考虑会计在实质运用中会计职员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现在股份制的推广使得会计职员的“受托责任”地位愈加明显,此时的会计职员不应该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对内的职能是管理支持和提供信息,对外是提供信息。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