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梳理与哲学深思

点击数:196 | 发布时间:2025-08-14 | 来源:www.ptede.com

    1 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进步概述

    1.1 转基因技术的历史与近况

    从19世纪细胞学说的出现,到基因论的创立,再到1953年Waston和Crick研究出DNA双螺旋结构,1972年Jackson和Bery开启重组DNA技术的先河,人类从此学会了一项按自己意愿设计和建构生物体的重点技术,或用来创造的生物品种,或用来诊断,治疗疾病。
    1982年Palmiter等人初次使用成功地将人的成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并获得整理及表达这个外源DNA的超级基因“硕鼠”。此后,根据注射法培育转基因小鼠的思路和技术路线,转基因兔、转基因绵羊、转基因猪、转基因鱼、转基因鸡等相继问世。目前,转基因动物研究正在全球形成一个前所未有些热潮。

    1983年,世界借助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问世。
    1986年,抗虫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初次进入田间试验。随后,转基因马铃薯、西红柿、油菜、杨树等植物相继问世,转基因作物得到飞速进步。因此,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将会给农业、工业、医疗、环保产业带来一场革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转基因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也会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导致肯定的害处,转基因技术及其商品的安全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1.2 全球转基因食品进步概况

    1、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的比较剖析

    转基因食品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是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大家所需要的目的转变。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加工材料加工生产出的商品就是转基因食品。以转基因作物直接为食品有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甜椒,等等;以转基因作物作为材料加工出来的食品如借助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奶、借助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色拉油等等。转基因食品具备本钱低、产量高,“抗草、抗虫、抗逆境”、品质与营养成分高、保鲜性能增强等特征。

    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相比较有肯定的差别。传统食品是通过自然选择或人为的杂交育种来进行。虽然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与新进进步的亚种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上并无实质差别。但生产转基因食品的转基因技术着眼于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因而它愈加精细,严密和具备更高的可控制性。大家可以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并且可以创造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种。譬如可以杀死害虫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剂的食品植物和可以产生人体疫苗的食品植物等。而且,转基因食品中可以含有来自非常远物种的基因,即借助转基因技术将跨物种的基因转入转基因食品中,这在自然情况下是非常难达成的。比如,西红柿含有鱼的基因,小米中含有蝎子的基因,猪肉中含有人的基因,这在自然状况下或用传统的杂交技术只能是神话,但转基因技术却将它变为现实。

    但,转基因技术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转基因技术和基因工程进步的时间较短,有很多不确定原因和很多问题没解决。比如,转入基因的表达率非常低,常常发生基因沉默。基因表达不稳定,转入基因容易发生突变。第二,大家对转入基因在目的生物体有哪些用途机制缺少知道。比如,将鱼的基因转入到番茄中去,鱼的基因在番茄中发挥特定的功能外,它对整个番茄有哪些用途机制有哪些改变,大家知之甚少。第三,大家对基因工程引起的生物安全问题还没统一的认识和结论。各国对其怎么看不一,学者、公众更是众说纷纭。

    2、全球转基因食品的进步概况

    自第一例转基因番茄商业化种植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一直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1996―2010年的15年间,转基因作物种植由刚开始的170万公顷增长到1.48 亿公顷,约占世界15亿公顷农田的10%,面积扩大了87倍。从品种来看,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油菜是四大作物:2010年,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7330万公顷,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50%;第二是转基因玉米,大约种植了4680万公顷,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31%;转基因棉花为2100万公顷,约占14%;转基因油菜为700万公顷,约占5%。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由1996 年的6个上升到2010年的29个,超越100公顷的有10个国家。

    3、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进步近况

    农业部过去批准过的在国内市场供应的转基因食品有:玉米、棉花、番茄、大豆、油菜,木瓜、甜菜、甜椒、线辣椒、大米;农业部10号令需要市场供应时应该标志含有转基因或由转基因作物加工而来的商品为:玉米类、棉花籽、番茄类、大豆类、油菜籽类;2009年前中国允许国内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棉花,甜椒,番茄,木瓜。
    2010年中国允许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增加了水稻和玉米两种。中国年国产大豆1600万吨左右,2010年进口5480万吨左右,若按海外进口大豆77%为转基因计算,国内市场粗略计59.6%的大豆和大豆制品为转基因食品。油菜籽国内年产量1260万吨,从加拿大进口320万吨,加拿大国内转基因油菜比率77%,则粗略计国内油菜籽和油菜籽油转基因比率为15.6%。现在主要可能接触的转基因食品为:食用油,木瓜;将来主要接触的转基因食品增加了大米和转基因玉米喂养的牲畜。

    2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梳理

    2.1 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伦理争议

    这是一个内在的伦理问题,自然和生态系统都具备整体性,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整体性的影响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旦自然的整体性被打破,人类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且,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要遵循自然本身进化的规律。当代人对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对理解DNA作出了卓越贡献的E?查理伽夫说道:“大家有权利为了满足少数科学家的求知欲望而不可逆地抵制亿万年自然进化的智慧吗?将来将会诅咒大家。”加州科技学院生物系主任,基因工程的主张者之一罗伯特?辛西默也说:“在为了大家的目的而开发设计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时候,大家需要有一种对生命的基本责任感吗,大家真的要将大家将来的进化学会在自己手里吗?对于科学家来讲,这是一件很反常的事。”

    那样,自然和非自然的界限是什么,转入一个基因到一个物种中去,难道就是不自然的?大家对此提出了一些问题:自然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大家非常难明确、明确地回答这类问题,只能做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比如,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人为的打破自然界物种的界限,要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用道家的话说,就是遵循“道”,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天人合一”。在科技大行其道的今天,人类不干涉自然是不可能的。大家反对的是过分过分干涉自然,反对那种违背生物进化的规律、破坏自然整体性的干涉自然。

    2.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的伦理争议

    安全性问题是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核心,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会不会对人体健康导致风险,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伦理争论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含有毒素,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含有过敏原,转基因食品中的抗生素抗性标识基因是不是有危险,人体摄取转基因食品有什么长期效应,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

    支持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原因是:(1)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以来,大家还没发现一例风险人体健康的例子,因此它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风险。(2)经过严格把关,转基因食品中不会含有毒素。(3)转基因食品中含过敏原的可能性极小,概率<0.1%。而且,许多传统食品像花生、虾类对某些特定的人也会产生过敏反应,人们不能对转基因食品另眼相看。(4)抗生素抗性标识基因的水平转移的可能性很小,这样也就不可能导致人对抗生素的抗药性提高。

    觉得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可能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将一些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转入到目的生物体中,打破了自然界的物种界限和生物进化的规律,可能破坏自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有潜在的危险。(2)转基因食品出现的时间不长,大家对它缺少知道,转基因食品有很多不确定原因,目前得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结论还为时过早。(3)很多不好的食品事件反映了一些科学家、政府管理者和企业对买家的身体健康不是很地负责任,他们可能更重视的是商业利益而不是买家的身体健康,大家对他们缺少信赖。(4)虽然过敏原与毒素含量少,但,对某一特定的人群来讲,含量极少的过敏原或毒素也会对他们有不好的的后果。(5)转入特定的基因或一味地增强作物的某种性能,可能打破食品中的营养平衡,对人体健康不利。

    2.3 人体实验问题的伦理争议

    人体实验问题主如果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安全,即食品的安全性。目前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尤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应该进行人体实验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是不是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主要看法有两种:

    一种看法是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前,不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有的科学家、生产厂家与销售商就持这种看法。理由如下:(1)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不应该对安全的食品进行人体实验。(2)转基因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只有药品才做人体实验。(3)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人体实验影响它的商业化进程,使人类不可以尽快享受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利益,而且还会增加它的本钱,转基因食品的价格提升,增加买家的负担,影响买家的利益。(4)转基因食品的人体实验比新药的临床实验复杂得多,实质操作起来很不简单。

    另一种看法是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之前,应该对它进行人体实验,更多的人持这种看法。理由是:(1)既然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风险,应该在其进入市场之前进行人体实验,以便得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结果,再决定是不是实行转基因食品产品化生产而将它推向市场,充分保护广大买家的利益特别是人体健康不受伤害。(2)转基因食品是一种新品,与传统的自然商品有要紧不同,在进入市场前进行人体实验,以便测试它的毒性、过敏性、抗性标识基因的抗性,测试它的致病性、致癌性,这同新药进入市场之前需要进行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一样要紧。(3)人体实验是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长期影响的要紧方法。目前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性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它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

    2.4 标识问题和知情选择问题的伦理争议

    是不是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大部分国家、很多科学家、广大买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没什么异议。他们觉得,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风险,大概风险人类健康,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供买家自主选择。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是对买家自主选择权的一种尊重,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符合尊重别人的伦理原则。不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就是不尊重买家的权利,无视买家的利益,就会伤害买家的感情。其次,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也符合国际惯例。国内于2002年3月20日起推行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方法》,依据其颁布的“管理方法”,但凡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能进口或销售,同时要按风险程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分级。

    觉得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的主要理由是:(1)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是为了尊重买家的知情选择权。作为买家,他们有权了解转基因食品中转入的基因和各种成分,有权了解转基因食品里的化学变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累积风险,有权选择购买和消费转基因食品还是非转基因食品,任何个人和单位都要尊重买家的自主选择权,都无权干预他们的自主选择权。(2)标识转基因成分可以让某些买家回避特定的物质。(3)为了尊重某些特殊群体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选择,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 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持反对建议的主如果美国的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和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他们觉得:(1)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因此也不必对它进行标识。传统的杂交技术生产的食品不需要标识,那样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也不需要标识,由于最后商品都一样。(2)假如对安全的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则会误导买家,实质向买家暗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3)实行标识规范会增加转基因食品本钱,增加买家的负担。(4)转基因食品标识会使进步好的转基因农业处于危险之中。

    显而易见,出于遵循对买家的诚实信用原则,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规范。第一,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性标识规范,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区别开来,是对买家自主选择权的一种尊重,符合伦理学原则与买家的需要。第二,转基因技术本身还非常不成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原因,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潜在危险,大概对买家的健康带来风险。为了保护买家的利益与身体健康,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以便买家在权衡各种利弊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第三,世界上很多国家是由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的人构成,为了尊重他们各自的信仰与风俗习惯,应该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第四,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了预防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借助转基因食品谋取暴利,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规范他们的行为,也便于管理和追究违规的个人或单位的责任。

    2.5 商业化问题的伦理争议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是指:转基因食品由研究、开发、应用到推向市场,供大家选择消费的一种过程。在转基因食品的很多原因不确定的状况下,在转基因食品的很多问题都没得到解决的状况下,一些科学家、很多生物技术公司鼓吹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好处,有意掩盖它的风险,需要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以解决当代人类的存活矛盾――耕地降低,人口膨胀。他们支持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原因是:(1)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它的风险。(2)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对于解决进步中国家人民的饥饿与贫困问题,给饱受饥饿之苦的人提供更多的食品是对那些反对转基因食品的人进行有力回击的一个要紧的伦理砝码。(3)进步中国家借助转基因食品,发挥后发优势,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4)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没风险,伦理学阻挡不了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伦理学也禁不住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5)新一代转基因商品将为买家带来更多好处:营养更丰富、更健康、更美味等。(6)进步中国家只有借助转基因食品,才能解决人口膨胀和粮食短缺的矛盾;反之,就不可以解决当今进步中国家面临的最主要的存活矛盾之一。

    鉴于转基因技术的进步还非常不成熟,转基因食品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原因,安全性问题还没定论,国内大多数学者觉得现在不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实行大规模的商业化。其理由如下:(1)从很多研究来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2)当经济效益与人类的健康发生矛盾时,大家应该将人类健康摆在第一位,这是SARS给大家留下的深刻教训,也是国人的一致共识。(3)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将引起紧急的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强进步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4)从现在的供给和需要来看,世界的粮食总量可以养活地球上的人口,而饥饿问题主如果分配不公导致的。(5)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主如果给科学家、生物技术公司带来巨大利益,销售者也可以从中获得一部分利益;而广大的买家不只不可以从中获益,可能还要承担人类健康的风险和生态风险。

    现在转基因食品有很多不确定原因,商业化的利弊还非常难确定,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有一个理性的态度,千万不可以被某些支持者所鼓吹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但也不可以被夸大的风险阻止大家前进的节奏。大家既不可以对转基因食品的进步放纵自流,也不可以因噎废食;国内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进步应该采取是“积极、小心”的政策,即国内要积极进行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而对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应该谨慎,三思而后行。考虑具体的国情和各方的利益,国内应该对传统农业、绿色农业和转基因农业一同进步,不一样的区域有所侧重,使它们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商业化不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社会、伦理、法律问题,还是经济、贸易、政治问题。现在,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论颇多,在国际贸易中有关转基因食品角逐激烈。

    3 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哲学深思

    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的存活与进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随着着各种风险。为了使转基因食品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这就需要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进行深思。面对高新技术的高风险,面对“经济决定所有”的论调,面对科技无孔不入,面对转基因食品大行其道,面对人类存活与进步的危机,人类的存活方法、进步模式和思维方法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或转换。人类的危机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危机和文化危机。年代的病要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法和生产方法来治愈。

    3.1 技术化存活与人性化存活的统一

    伴随基因工程的广泛应用,人类不只可以任意的组合自然界的各种基因,进步各种转基因食品,通过基因辅助生殖技术创造人,通过基因测试诊断各种疾病,以后还可能通过基因疗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借助克隆技术克隆人,人类借助技术真是到了无所不可以,无所不为的境地。但,这类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只潜藏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使人类愈加依靠技术,甚至成了技术的奴隶,这只能说是人类用技术的悲哀。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展示,是一种“解蔽”。既是技术本身的展示,也是人性的展示和升华。但,人在技术的进步过程中,不只没展示技术、升华人性,反而消解和剥夺了人性,使技术走向异化,走向“遮蔽”,使人走向失衡的境地。海德格尔在探索现代技术中人与技术有关意义上存在的“自由关系”,进而追问技术的本质时,曾将技术的本质归为“解蔽”。马克思觉得“科技是生产力,是革命性的力量”,他对技术持一种乐观或一定的态度,但不是盲目乐观。恩格斯在技术的看法上,本质上同马克思一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科技双刃剑有哪些用途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因此,大家既要看到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存活与进步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推动作用,又要充分的认识到它对人类的负面影响和消极用途。换言之,大家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既不可以盲目乐观,也不可以过于悲观,需要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 诚然,无论是大家对转基因食品是自然的还是非自然的伦理争论,还是大家需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区别开来,供大家自主选择,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家想摆脱技术对人的束缚,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理性,反映了大家向往人性化的存活方法。因此,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品面前,技术与人协同进化,彼此相互适应,人要适应技术,技术也要适应人,使技术和人达到有机和谐,达成人类的技术化存活和人性化存活的有机统一,达成人和自然的协调进步。

    3.2 不可持续进步方法向可持续进步方法的转换

    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基因技术不断突破各种藩篱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很多范围。现代性所创造的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生产力是大伙有目共睹的。但,现代性也引发了很多的问题,争论颇多,它遭到很多学者的诘难。事实上,现代性第一恐怕还是指一种社会进步观念,即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整个社会进步以工业、技术、经济作为全部进步动力和目的的文明向度,这一向度把整个人类的进步归结为人的物质条件的改变,把整个社会进步归结为运用科技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无限进程,它把人与自己传统、与自足的精神生活与与大自然的离别看成进入现代社会的势必环节。

    转基因食品是当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因为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开发还非常不成熟,它们蕴藏着很多不确定性原因。转基因食品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类自己。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说的那样,在大家甚至不了解大家不了解什么的状况下,就“大谈特谈”基因工程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是否为时过早,大家应该以愈加理性的态度对待基因工程,预防陷入人类中心主义的泥淖。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面对转基因食品可能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意料之外的风险,大家应该以可持续进步的进步模式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来指导大家的实践,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那些盲目地觉得转基因食品是人类存活与进步的救星,需要大规模实行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种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代利益,是在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最后是不可持续进步。在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可耕地面积不断降低的状况下,转基因食品为解决地球上的贫困和饥饿问题,为解决人类的存活与进步问题,提供了一个选择。但,这个选择可能是好的,也会是坏的,这要取决于人类自己。由于贫困和饥饿问题,人类的存活与进步问题不止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结构问题。科技不是万能的,需要政治、经济、社会等等方面的支持。在人类以“我是自然的征服者”自居时,自然留给人类的是一串串苦果,人类已经品尝到技术理性所带来的苦果威胁到人类的存活。因此,人类需要从历史的悲剧中吸取教训,再也不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进步的存活模式,需要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可持续进步的存活模式,走技术化存活与生态化存活的道路。

    3.3 人类思维方法的转换

    在当今的大科学年代,科技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进步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维的、立体式的,而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同样展示出非线性的特点。传统的还原论的和线性的思维方法已不可以适应大科学年代的科技进步的需要,人类只有达成思维范式的转换,由还原论的思维方法向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法的转换,线性的思维方法向非线性的思维方法的转换,才能把握当今科技进步的方向,才大概解决人类存活与进步的危机。

    3.4 有机整体论看法的树立

    很多学者和广大公众广泛关注转基因食品,其直接动因是大家直接地感到基因工程技术违背了客观的整体性原则,它走到了大家没办法承受、没办法预测的地步:主观上的美好愿望的达成,可能是以破坏自然客观的“适应度”、超出人自己的“适应度”为代价。杀虫剂(DDT)对杀死害虫有非常大用途,但它的不良反应也非常大,所以大家不能不舍弃。转基因食品的将来发展势头可能是如此:在不风险健康、不破坏自然界的整体性存在的首要条件下,有的转基因食品会存在进步下去;而那些太多的不确定性,大家没办法适应的转基因食品会让人暂时舍弃。其中,人类实践的整体性原则起着决定性用途。有机整体论的思维方法或有助于大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进步进行适当的决策。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