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探讨

点击数:656 | 发布时间:2025-08-16 | 来源:www.cncqra.com

    汽车是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主要的交通工具[1]。伴随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机关事业单位的汽车数目和用车需要也不断增加,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编制不合理、支出攀升、公车私驾、用效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1.健全公务用车管理的意义

    (1)有效控制成本,节省支出。

    2011年国家各部委陆续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和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状况。公布显示,商务部2010年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6171.41万元,2011年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624.07万元。可见,公务用车的成本之巨大,且汽车拥有量每年都在很多增加。因此,控制汽车数目,提升汽车有效借助率,健全公务用车的管理规范是节省支出和提升资金借助率的有效方法。

    (2)遏制腐败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机关公务用车配备的方法、办法,形成好似享受一种待遇的现象。买车、坐车已不止是公务需要,汽车好坏已成了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助长了奢侈之风。机关公务用车存在公私不分、公车私用现象;在机关公务用车购置、修理、保险及燃料等支出方面,存在较为紧急的不正之风。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将会有效地遏制机关公务用车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腐败现象,促进党风廉政的建设。

    (3)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预防国有资产流失。

    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汽车是由交通规费投资购建的国有资产。多年来,因为管理不善,使得一些单位将公务汽车随便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抵押、担保和处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加大公务汽车管理,能有效维护这一部分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为机关事业单位管理全部国有资产提供了有益经验。

    (4)有益于达成公务汽车合理配置。

    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汽车存在着配置紧急不合理现象,同样业务且业务量差别不大的事业单位之间,公务汽车占有些数目和水平差别非常大,导致有些单位汽车很紧张,有些单位汽车出现闲置和浪费。配备数目的不合理,不只致使了单位之间经费预算安排的不合理,而且导致了职工之间待遇上的差距。因此,加大汽车管理,是达成汽车在单位之间的公平、公正和合理配置的要紧方法。

    2.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务用车编制不合理,支出逐年攀升。

    公务用车是按单位职员编制、级别和领导职数定编。作为财政部门安排汽车经费的原则是“超编汽车按编制,短编单位按实有,达到控编节支的目的”。然而它的负面效应则是,从财政经费上没能体现对短编者或空编单位给予奖励的政策,致使有条件的单位想方设法向上要车、借车、买车,使公务用车规模逐年加强,汽车成本逐年攀升[2]。机关事业单位超编买车现象常见,有的地方因为汽车购置限制不力,其数目年年增长,汽车购置经费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一方面反映行政事业经费不足,其次挤占挪用各种专项经费以自集资金的方法购买公务用车;资金不足的单位,不惜靠收费、罚款、摊派和挪用专项资金买车、换车、汽车保养,使得单位负债累累,个别单位甚至连干部职工的薪资福利都不可以得到保障,群众反响较大。

    (2)“公车私驾”现象屡禁不止。

    据国家发改委调查报告显示,公车用有3个1/3: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3]。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其中层干部外出开会、个人办事、度假旅游、钓鱼休闲全都驾着公车。更有甚者,不少驾驶员常常开着单位的汽车,借助工作之便和节假日到处跑买卖、拉货物,单位负责人视若无睹,不闻不问。同时,因为公车的用法过于频繁会增加油费、维修费、保养费的支出,既浪费了社会资源,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进步,又不利于低碳环保;过度用公车还加重了交通拥堵现象,不利于和谐城市的构建。因此为了能促进机关事业单位更好的进步,需要杜绝公车私用的行为。

    (3)互相攀比,浪费紧急。

    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讲排场、摆阔气,相互攀比,本单位已没办法买车,却巧立名目,以各种形式拨款给下属单位要其帮助购置汽车;汽车不在本单位帐上反映,导致帐实不符。时下,各地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浪费较为紧急,譬如一些单位即便有条件也极少借助兼职驾驶员;公车外出时对其用油及路线等缺少必要的限制;职员外出不管远近,不管事大事小一概用公车;车内不满员,开空程车的状况时有发生;同一线路上重复派车等。还有一些单位不只相当一部分的科级干部有专车,甚至基层站所的负责人也有专车,加重了公务用车支出负担。

    (4)用效率低,资产流失。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机关公务用车的管理方法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这种管理方法形成了多投入、少产出、高消耗、低效益、浪费紧急的现象。因为单位常见存在重钱轻物,重物轻管的现象,受汽车配备、用及汽车管理体制所限,单位对机关公务用车成本没办法进行必要的经济核算和有效管理,使得部分汽车借助率低,资产闲置情况紧急,导致人为的浪费和自然消耗。因为公务用车没统一的管理模式,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各单位的汽车配备、更新、报废等手续得不到有效监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紧急流失,为国家和集体带来了没办法估量的损失。

    3.公务用车管理策略设想

    (1)公务用车配备用原则。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用管理方法》规定,公务车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用应遵循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保障公务、节省用的原则。

    (2)公务用车管理对策建议。

    ①成立机构,打造管理机制。为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应该从上到下成立由有关领导参加的公务用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部门;同时打造公务汽车管理联席会议规范,召集有关负责人研究部署公务汽车管理工作,重大事情则提请最高领导办公会研究决定。

    ②控制汽车编制、严禁超标准买车。以单位职员编制数、基本业务需要为依据,不同不一样的行政级别,对管理用车和业务用车分别核定编制数。各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按需要配备汽车,不能超编制、超标准买车,严禁以各种名义向下属单位借用、调换和摊派资金购买汽车。对公务用车进行专项治理,各单位对公务用车要登记,如实填报有关申请,并予以公示。

    ③严禁公车私用。公务汽车管理中心设立统一的停车点,夜间和节假日,汽车一律停于停车点。因工作缘由,确需提前上班或推迟下班的,驾驶员需向有关领导报告,经赞同后,方可将车带回家停放,不然按公车私用处置。特殊状况确需用公车的,需要在用车首要条件出申请,说明缘由、时间、线路,确定开车职员,填写《公车临时借用许可证》,经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经赞同后,方可出车。

    ④加大公务用车的购置审批程序。公务用车的配备严格遵循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保障公务、节省用的原则。各单位需购置汽车的要严格按审批的车型、买车价格和排气量,一律实行政府采购,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行政审批部门要认真做好登记,办理好有关手续,力求规范有序、公正透明、一同监管。

    ⑤采取“三定”管理方法。“三定”管理方法即:定点修理,汽车统一由指定汽车维修站修理和保养;定点加油,汽车统一到指定加油站加油;定点采购,汽车配件统一到指定特约修理站采购。各单位可选择1~2个汽修厂和加油站,作为本单位公务用车的定点加油点和定点修理点,实行对公务用车定点加油、定点修理管理,并由纪检和财政部门按期督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