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期货市场起源
1.1 电力期货市场形成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了电力期货市场,直到1996年在纽约商业交易平台上市买卖的第一份电力期货合约标志着电力期货市场的真的诞生。作为特殊产品的电力具备无形不可储存、通过电网输送与生产与消费同步且需要维持实时平衡等特征,因此,对于电力期货市场的研究在没出现电力期货市场之前一直停留在电力能否和其他产品一样进行期货买卖的争论上。
1.2 海外电力期货市场
最早引入电力期货买卖的是美国纽约商业交易平台。在1996年,美国就针对加利弗尼亚-俄勒冈边界电力市场和保罗福德区域电力市场P设计了两个电力期货合约并进行买卖,此后于2000年又针对PJM电力市场设计了PJM电力期货合约并进行买卖。在1996年,北欧电力期货市场作为世界第一家跨国电力期货市场在Nord Pool进行电力期货买卖。在亚洲,新加坡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一直走在其他国家前面。2002年,新加坡开始了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新加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打造健全的电力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打造电力期货和期权市场上面。
2 电力期货市场基本理论
2.1 期货市场基本理论
由期货交易平台统一拟定的,规定在以后某一特定时间和地址以确定的价格交割少量标的物的规范化合约即为期货,又称作期货合约。这里所说的标的物除去指原油和铜等某种产品外,还可以指外汇与债券等某个金融工具,甚至还可以指股票指数等金融指标。
2.2 电力产品的期货特质
所谓电力期货买卖是指在高度组织化的交易平台,买卖者支付少量的保证金并在将来某一地址和时间交割某一特定数目和水平的电力产品标准合约的交易。在电力远期合约买卖的基础上进步起来的具备高度标准化的合约即为电力期货合约,电力期货合约作为电力期货买卖的对象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因为电力产品需要广泛,因此,买卖量大。
第二,因为电力传输是靠输电线路瞬间完成的,因此,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具备同步性,虽然其传输具备最强的便捷性,但同时也要遭到互联网的约束。
第三,伴随电力市场的不断改革,出现的各种发电厂家和海量的购售电子商务等市场参与者都会集中到期货市场通过公平角逐的方法决定电力期货的价格。
第四,电力作为一种产品,因为具备高度的规范化,从而在各区域的规范是一致的。
2.3 电力期货的特殊性
2.3.1 电力期货交割困难
与电力期货相比,金融期货可以在交割期中的任何时刻进行瞬时结算,但因为电力期货不合适储存且生产消费瞬时同步,从而致使其交割持续在整个交割期。对于一个具体的买卖上来讲,电力需要不断变化的特征使得不同日期和不同时段的电力生产和消费具备较大的差别,因此,通过设计电力期货合约非常难真实的反映电力的实质供需变化,这无疑减少了套期保值的效果。假如按不同时段设计合约如设计峰荷合约和基荷合约等,或许会影响流动性。除此之外,电力传输还需要满足互联网的约束,这也会会导致根本没办法达成电力期货交割。
2.3.2 电力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有关性差
因为电力不可以够进行经济储存从而没办法进行套利买卖,最后使得今天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不受套利限制。电力产品所具备的这种不可存储性可能导致两者价格的有关性较差。
2.3.3 易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电力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从而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因此,在改变垄断或寡头垄断局面方面寸步难行,从而使得占有过大市场份额的发电子商务和购电子商务具备加强的市场影响力,对于社会投机者参与买卖起到了肯定的限制用途,从而影响期货买卖的流动性。
3 电力期货的功能
3.1 价格发现功能
期货市场最基本的市场功能之一就是价格发现。依据研究的实质需要,本文觉得功能的界定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意义为期货价格是对期货合约到期日现货价格的条件期望。可用下式表示:
FT,t=E
式中FT,t――到期日为T的期货合约在时间t的价格,ST――到期日现货价格,It时间t的信息。依据此公式,期货价格在市场有效的状况下应当可以反映时间t内的所有信息,期货价格应当是对到期日期货价格的条件期望。若FT,t≠E,说明期货价格没充分反映时间t的信息,此时,市场参与者为了获得额外的价值,可以借助额外的信息进行重新预测并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直到FT,t与ST重新恢复相等。由此可以看出,此功能的实质就是市场有效性。
第二层含义:因为此功能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反映市场信息,从而可以对现货价格的将来趋势做出提前反映。
3.2 套期保值功能
信用风险、经营风险、政策和价格风险等是电力市场参与者在电力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防止的要遇到的风险。因为在角逐性的电力市场中,电力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远远高于其他一般商品,因此,电力市场的参与者一般都会在电力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买卖来防止、转移与分散电力现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风险。
投资者借助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使得他们持有资产的价值不遭受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即为避免风险,这也是期货的另外一个要紧功能。投资者在标的资产数目肯定的状况下,为了防止他们持有些资产不会遭受不利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需要决定使用多少期货合约。也就是说,在进行套期保值时,投资者面临确定每一个单位标的资产需要持有多少期货合约或怎么样确定最佳套期保值比率的问题。
通过最小二乘法,使用传统回归模型可以估计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率。在计算套期保值比率中,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传统回归模型。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自然对数分别记作St和Ft,则在时刻t,两种资产的实质收益率分别为ΔSt和ΔFt。对于单期的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Ederington证明了可以使用ΔSt=α+βΔFt+εt来估计。
其中,α――截距项;εt――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残差项;斜率系数β的估计给出了最小方差保值比率的值,即h*=β=Cov/Var
4 结论
电力市场的角逐伴随电力市场的改革变得愈加激烈,愈加明显。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工具的一种被引入电力市场除去活跃市场外,还可以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一种预测电价和避免风险的参考。伴随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期货市场的进步势必愈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