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辨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代表飞速发展,其在缓解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服务“三农”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对国内金融结构的优化具备重大意义。村镇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是指村镇银行在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过程中,存在借款人因自己清偿能力降低或故意违约等缘由而不准时还款的可能性。如村镇银行出现较大贷款信用风险,除影响其正常进步外,更紧急的后果是因资金流动性问题的暴露而产生挤兑现象致使破产。白云区交通发达,为广州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既有上千家小微企业:源于服饰批发、汽车配件、皮革制品、建材、电器、物流、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又有很多个体农户。
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民泰村镇银行”)是广州白云区唯一的独立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2016年末,民泰村镇银行累计发放贷款73332万元,其中涉农贷款和小微贷款分别占全部贷款比重的46.19%和41.29%(本文如无特殊说明,有关民泰村镇银行的数据由其2015年度审计结果报告计算而来)。
1、民泰村镇银行贷款近况
(一)不好的贷款率较高
2016年末民泰村镇银行的贷款合计86695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共计1847万元,不好的贷款率为2.13%。
(二)保证贷款占比高,为已逾期贷款主要来源
民泰村镇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占比0.23%,保证贷款72002万元,占比83.05%,抵押贷款占比5.85%,质押贷款占比10.87%。已逾期贷款主要源于保证贷款,2016年期末已逾期贷款账面余额为3704.5万元,逾期90天内的占比49.15%,90天至1年的占比45.45%,逾期1年至2年的占比5.40%。已逾期贷款的逾期期限以逾期1年内为主。
(三)短期贷款占比较高
依据发放贷款的期限,短期贷款60338万元,占比69.60%;中长期贷款22652万元,占比26.13%;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共计3703万元。短期贷款占比高是什么原因中小微型企业喜欢“借短用长”:第一,短期贷款的本钱比长期贷款本钱更低;第二,短期贷款相比长期贷款更容易申请到;最后,短期贷款更为灵活,贷款总额可以参考需要准时调整,一般短期贷款只须准时还款付息,便可逐年滚动续借。
2、民泰村镇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及防范
(一)改变信用环境
民泰村镇银行除主发起行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股份公司外,其余7家股东有5家都为白云区的企业。由当地企业控股,比较熟知当地市场,可以从一定量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有益于减少信用风险。鉴于民泰村镇银行处于发达区域的城郊区域和农村区域,职员流动性大、外来人口较多,可能一定量上会提升贷款人的毁约率。因此,防范民泰村镇银行的贷款信用风险的根本是改变其服务范围内的信用环境。
(二)加大对贷款者还款能力的监督,严格审核保证人的保证能力
保证贷款是已逾期贷款的主要来源,保证贷款相对信用贷款的优势是有保障人作为一道信用风险防线;相对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的优势是“程序简化”,门槛较低,速度快,可以大大减少银行的运营本钱。考虑保证贷款的优势和劣势,民泰村镇银行应牢牢抓住保证贷款的优势,同时加大对贷款者还款能力的监督,主要监督贷款者所处行业的经济形势、贷款者的经济情况、经营情况;加大对保证人保证能力的审核。
(三)完善村镇银行的信贷管理机构
改变信用环境非村镇银行一人之力即可达成,需要政府、居民、村镇银行一同努力才能最后提升贷款者的信用水平。当务之急是完善村镇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作为村镇一级的银行,应发挥地域优势,打造起与当地政府和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密切联系,通过这类中间者以较低的信息本钱详细知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还能力、打造健全的农户信用等级记录,减少村镇银行面临的贷款信用风险。同时提升信贷员和调查员的工作素质和水平,提升征信技术水平,必要时可委托熟知农户状况的村级负责人作为贷款审察人和监管人以获得更全方位的企业信息,保证对贷款者的信用等级评定客观准确。
(四)打造农村信贷的风险转移机制
农业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业,作为一个弱质性产业,支农信贷的扩大需要打造在农村信贷的风险转移机制较为健全的基础之上。打造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可以转移自然风险,从而减少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在推进村镇银行的支农深度时,要看重农业保险有哪些用途,开发适应“三农”需要的农业保险商品及服务,为村镇银行提供农村信贷打造一个风险转移机制,减少村镇银行由贷款信用风险带来的运营风险。
3、结语
在发达区域农村成立的村镇银行有益于村镇银行依赖现代化、信息化的进步来达成科学运营和持续进步,有益于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为农村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村镇银行的打造和进步需要明确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一方面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大力挖掘、培育一批信赖村镇银行的优质顾客群。其次,在进步的过程中务必看重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打造一套合适本行的风险评定和风险防范体系,减少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