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材

点击数:463 | 发布时间:2025-01-24 | 来源:www.dcog88.com

    让大家一同努力,培养好的学习态度,胸怀梦想,珍惜时间,发奋学习,立志成才,让青春载着梦想飞扬!这篇关于《高中一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材》是智学网高中一年级频道为你筹备的,期望你喜欢!

    教材

    教学筹备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知道钠的物理性质,学会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探究、剖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钠的性质

    教学难题

    对实验现象的察看和剖析。

    教学过程

    初中所学有关铁的性质。

    探究、回顾。

    教程P38

    考虑与交流

    金属有什么一同的化学性质?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剖析这类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因此,绝大部分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一直以化合态存在。但亦有游离态存在的金属。今天大家学习一种容易见到的活泼金属——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钠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

    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刚刚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非常快就失去光泽,为何?

    3.钠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教程P39实验3-2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生成一种淡*固体——过氧化钠

    2Na+O2==Na2O2

    阅读教程P40科学视线过氧化钠的特殊作用与功效

    大家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是否所有些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教程P41实验3-3

    1.钠为何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何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何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何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不是为水?

    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钠除去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什么非金属单质反应?

    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钠与硫反应:2Na+S====Na2S

    1.钠的化学性质如何?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剖析上面各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讲明?

    1.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因为钠原子的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备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课后小结

    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作用。

    课后习题

    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何?主要存在于什么物质中?

    2.如何保存金属钠?为何要如此保存?

    3.钠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钠失火将来能否用水来灭?

    5.试剖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现象?

    板书

    1、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a.4Na+O2====2Na2Ob.2Na+O2Na2O2

    c.2Na+Cl22NaCld.2Na+S====Na2S

    ②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4、钠的存在及保存

    教材

    教学筹备

    教学目的

    1.1常识与技能:

    1.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钠、铝、铁与氧气的反应。

    3.知道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会讲解钠与水反应的各种现象产生是什么原因。

    4.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知道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2过程与办法

    通过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和钠加热时氧化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察看能力、对比能力和剖析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激起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题

    2.1教学重点

    1.钠的氧化反应

    2.钠与水的反应

    3.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2.2课题难题

    1.金属与氧气反应规律

    2.钠与水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4.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日常大家常见的金属有铁、铝、铜、银等,你了解这类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吗?

    阅读教程第4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并讲解缘由。

    PPT投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百分含量示意图。

    学生读图,并说出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总结整理: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O、Si、Al、Fe、Ca。

    过渡:在初中大家已经学习过一些金属单质的性质,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将知道金属更多的性质。第一请同学们依据你对金属的察看和用,说出金属都有什么物理性质?

    学生考虑回答。

    2、新课教学

    总结整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

    阅读教程,察看并剖析第46页图3-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学生察看实验现象,考虑、交流,回答。

    总结整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虑与交流:借助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识,比较Na、Mg、Al、Fe的还原性强弱,预测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

    学生考虑回答,教师评析。

    实验探究: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察看钠的表面。

    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察看钠的“真面目”: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察看切面的颜色变化。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过渡:假如加热,钠又有哪些变化呢?

    实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持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滤纸吸干煤油后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2.察看现象和生成的固体颜色、形态。

    总结整理并板书:

    加热条件下:钠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焰,生成淡*粉末状固体——过氧化钠。2Na+O2Na2O2

    考虑与交流:你觉得铝能否与氧气反应?若能,反应的原因是什么?若不可以,依据是什么?

    讨论推断:铁能与氧气反应,依据金属活动性,铝比铁活泼,应该能与氧气反应,但在生产日常铝却不会生锈,也会不与氧气反应。

    实验探究: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轻轻晃动,察看现象。

    2.重新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加热。

    学生察看、对比、考虑,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氧化膜熔点高,加热时氧化膜包裹着的内层铝熔化而不会滴落。

    考虑与交流:请讲解为何在日常铁制品需要刷漆或使用其他手段防腐,而铝制品则不需要。

    讲解:这是由于铁锈比较疏松,不可以保护内层金属,而铝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1.金属钠是_______色固体,质地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钠放在空气中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_______色。

    2.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水中B.煤油中C.棕色瓶中D.酒精中

    过渡

    在日常大家见到的金属如铁、铝、铜等是不和水反应的,那样是否所有些金属都不和水反应呢?上一节课大家学习了钠的什么时间性质,并且了解了钠比较活泼,下面大家通过实验探究钠是不是和水反应?

    实验探究: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放入一小块钠。

    学生察看并描述现象。

    总结整理:现象:浮、熔、游、响、红。

    考虑与交流:出现上述现象是什么原因什么?

    学生考虑交流回答。

    总结整理:

    浮: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比较低。

    游:有气体生成。

    响:生成的气体能燃烧。

    红:有碱生成。

    考虑与交流:结合实验现象,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剖析生成气体的成分。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钠的化合价升高,势必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减少,在水中氧的化合价为底价不可以减少,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减少,产物为氢气。

    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

    1.钠和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考虑与交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H2。

    实验设计:

    通过点燃生成的气体来证明。

    考虑与交流:金属钠失火,能否用水灭?为何?应该怎么样处置?

    学生交流回答。

    讲解:不可以。由于钠能与水发生反应,且生成的氢气能燃烧,火会更旺,应用沙子盖灭。

    考虑与交流: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请你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

    学生交流回答。

    过渡:下面大家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预测是不是正确。

    实验探究:取一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加入一小块钠,察看现象。

    总结整理: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考虑与交流:依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大家预测应该有红色固体铜生成,而实验结果是有蓝色沉淀生成,那样沉淀的成分是什么?试讲解产生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

    学生考虑交流回答,教师补充。

    总结整理:当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时,因为钠很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2沉淀。

    过渡:通过生活知识大家了解铁不与冷水反应,也不与热水反应,那样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

    考虑与交流: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使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PPT展示几名学生画的装置图,师生一同剖析各装置的优势和弊端,总结整理出佳策略。

    实验探究:根据教程第51页图3-9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察看实验现象,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铁和水蒸气的反应3Fe+4H2OFe3O4+4H2

    考虑与交流:对比钠、铁与水的反应条件,与钠与铁的活泼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整理:当不一样的还原剂和同一种氧化剂反应时,所需要的条件越低,该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过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较活泼的金属在肯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那样金属与酸反应会是如何一种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初中学习过的金属与酸的反应,总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金属与酸的反应

    [学生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状况]

    实验目的:能否通过实验的办法比较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实验用品: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试管

    实验需要:

    每4名学生为一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并将全体学生分成A、B两大组

    A组: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铁丝、铜丝、铝条,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类似的实验。

    盐酸稀硫酸

    2.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什么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什么金属不可以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比较三种金属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进行排列。

    3.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铁、铝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元素,而铜不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由此得出,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铁、铝比铜活泼。而铝跟酸反应比铁剧烈,则铝的活动性比铁强。

    大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容易见到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地方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学生讨论:金属活动顺序中为何有氢的地方?有什么用途?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活动天地]

    1).在上面的实验中,铁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并放出氢气;铝分别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铝、硫酸铝,并放出氢气。试写出这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Cl—Fe+H2SO4—

    Al+HCl—Al+H2SO4—

    2).察看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剖析这类反应有哪些一同特征?

    3).得出置换反应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这种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4).强调:铁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显+2价,用铁锅炒菜,铁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给人体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

    实验目的: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用品:锌片、铁丝、铜丝、硫酸铜溶液、*银溶液、氯化钠溶液、试管

    实验需要: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小段锌片、铁丝、铜丝,然后分别加入适当的硫酸铜溶液、*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CuSO4溶液AgNO3溶液NaCl溶液

    Zn

    Fe

    Cu

    1).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什么物质之间会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什么?

    对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找出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有哪些规律?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地方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坐落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金属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属铝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的地方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坐落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坐落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坐落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问题与考虑:

    1.银、铂、金等常常被用作贵重首饰这与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有非常大关系,试想,用铁做首饰行吗?

    2.国内劳动人民在古时候就会借助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原理来冶炼金属,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在线测试

    1.家用铝锅、铁锅为何不可以用来长期盛放酸性食品?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银与稀盐酸

    锌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硫酸锌溶液

    铁与稀盐酸反应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见的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何不可以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3.新买的铝壶用来烧开水时,但凡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与水含下列哪种盐有关

    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

    4.填写下列表格。

    混合物除去杂质用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粉

    FeCl2溶液

    5.有X、Y、Z三种金属,假如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假如把Y和Z分别放入*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变化。依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感悟与收成

    1.金属能与氧气、酸与某些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表示容易见到金属的化学活动性,还可以用来判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辨别真伪黄金的几种方法。

    课后深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解决问题的渠道,敢于发表我们的见解;

    2、科学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化学常识设计实验策略,验证提出的设想;

    3、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察看到的不同现象,剖析产生是什么原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使学生在获得常识的同时,逐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察看和实验是获得常识的基本办法,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勇气。

    实质教学中,通过设计实验策略,实验操作、纪录实验现象,剖析实验现象这一系列步骤,学生的实验察看能力和比较剖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巩固训练

    1.在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和实验现象,请依据钠的性质讲解说明。

    刚用小刀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_____色,在空气中放置几分钟后发生的变化为

    ________________。

    切下来的金属钠块要用吸干煤油后方可放入水中实验。

    金属钠块需要用_______夹取,而不可以用手拿取。

    金属钠块投入水中后,钠非常快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这是由于

    钠小球在水面上飞速游动,这是由于。

    假如水中在未加钠之前已滴入酚酞试液,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__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有

    a.试管夹b.镊子c.小刀d.冷凝管e.滤纸f.研钵g.烧杯h.坩埚i.石棉网j.玻璃片k.药匙l.燃烧匙

    A.abdiB.ecfkC.fghlD.bcegj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备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剖析对比:完成下表

    本课小结

    1.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现象和产物。

    2.不同金属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反应现象和产物不同。说明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系。

    3.通过钠与水和盐的反应,大家了解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性质和其他金属有所不同。

    4.学习了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总结总结了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板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

    加热条件下:2Na+O2Na2O2

    2.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

    2、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浮、熔、游、响、红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的反应:3Fe+4H2OFe3O4+4H2

    3.金属与酸的反应

    3、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2-+3H2↑

    课本P48、P50科学探究;P53习题1-9。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