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剖析了目前中职生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近况,提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遵循的原则,与在英语教学中怎么样推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关键字:中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19-02
1、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达成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后不参加高考考试,读完三年直接就业的学生。他们基本上成绩都比较差,只有少数学生中考成绩达到了高中的分数线。英语整体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口语水平较低,只能完成简单的平时交际。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不可以开口对话,没办法做任何交际。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因为教师只教语言形式,不教有关的文化常识,因此学生尽管学了多年英语,仍然缺少对中西方文化的认知,缺少用英文的思维方法来表达我们的意思,他们更多的是把中国人的思维方法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或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同起来,忽视了文化差异,这总是导致双方不可以交流,甚至导致误会,跨文化交际能力常见非常低。
交际能力大致包括两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假如只拥有语言能力,不拥有社交能力,非常难达到交际目的。教育部在职业中学习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入门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其中“重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况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总是是从事服务行业的职业工人,譬如宾馆前台服务职员、导游、跟单员、餐厅服务生等等,可以用英语交流的能力特别要紧。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应当和跨文化交际紧密结合,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入手,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法入手,让学生从“have to learn”转变成“like to learn”。
2、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定义,它包括不少要点,不同学科范围的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少不一样的论述。Bennett,Bennett & Alfen觉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层含义:超越民族中心主义思想的能力、擅长赏析其他文化的能力与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文化环境中适合表现的能力。
赵爱国、姜雅明为外语教学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包含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语、语法、语义四方面的能力;语用能力包括语境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社会文化悟力;行为能力则包含社交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及文化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张红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为:学会肯定的文化和交际的常识,能将这类常识应用到实质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去,并且在心理上不惧怕,且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同意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赏析的态度。张红玲对跨文化交际所下的概念更合适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3、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依据以上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质,笔者觉得,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实用性原则:借用所教的语一言常识导入文化,涉及的内容与平时交际紧密有关;(二)对比原则:将目的语文化与本国文化相比较,提升学生的文化对比意识;(三)宽容原则:通过学习,使学生日渐消除民族中心主义,宽容地对待他族文化。
4、跨文化交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教育虽然等同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但因为它不受高考考试的影响,因此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没统一的需要,每个学校在教程和教学进度的安排上有比较大的自主权。不同学校可以参考各自的实质状况,在不一样的专业开设不一样的课程,用不一样的教程进行教学。就英语教学来讲,实用性目的更强一些。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征,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就应该把异国文化带进大家的课堂,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一)注意文化与生活的结合。大家天天的生活与文化是密切有关的。将生活与教学结合起来导入一些文化常识是非常自然的事。在英语国家的节日的时候,给学生讲讲节日的起源、传统、风俗,与与此有关的一些小故事等,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常识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的有不少,譬如:圣诞、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节日、万圣节等。在介绍这类节日时,可把国内的新年、端午节、中秋节一同推出,相互对照。让学生对自己文化和目的文化都有详细知道。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名人传记和其它内容,让学生知道西方的社会规范、历史、社会价值观等。
(二)注意文化与教程的结合。因为文化涉及的内容太广泛,职业学校现在又没统一的与文化结合紧密的英语教程,因此,现在最便捷操作、最行之好办法就是结合现有些教程讲授文化常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只不过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大家也没必要增加强量的与教程和交际无关的文化常识。
(三)词句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办法。不少词语、短语含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假如不知道这类文化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障碍。因此,在教学生单词、短语的时候,不只要教学生字面意思,还应指出隐含意义。比如:“月亮”一词与moon是相对应的。一提到月亮,中国人会联想到团圆、爱情、故乡;英美人联想到的是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阴森的氛围,甚至是在月圆之夜现身的狼人。“蓝色的”与blue对应,但blue含有“忧郁的”意思,而“蓝色的”则没这层意思。同样,在教有的句子时,假如句子有隐含意义,也需要向学生指出。如此就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扫除去一部分障碍。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办法。因为文化内容广泛而复杂,课堂上所能涉及到的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数常识还是要靠学生在课外通过阅念书刊杂志、观看电影、电视、收听广播等来积累。因此,指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常识也是很必要的。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与native speaker面对面交谈,让他们把自己在中国亲身领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如此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常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知道异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以上这类办法,相互之间是有交叉的,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视实质状况而定。 (五)倡导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联结并控制运用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和声音等媒体的系统。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大家能以声、文、图有机地集成在一块的形式进行交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方法的教学相比,有不少优点:多媒体教学声图文并茂,使学生能飞速理解与同意;多媒体教学方法生动形象,从语言学习的心理来讲,可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同等的时间内,输入的信息量比堂上老师的解说大得多;多媒体提供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从中获得准确的常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能够帮助打造好的交际能力;多媒体提供的互动式新型学习技巧,很大地提升学习效率。正由于多媒体教学方法有着传统教学办法所没办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应当最大程度地被推广应用,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帮助他们获得真的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六)举行专题讲坛。专题讲坛有哪些好处在于时间比较长,一次讲的内容比较多,可以讲得比较全方位而深入。交际文化的内容都是与平时交际有关的文化,集中解说有益于学生在短期内知道更多的交际常识。譬如用专题讲坛的形式集中解说英美国家的节日。
5、结语
伴随国内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家需要很多的可以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外语教学正担负着如此的重任。中职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不少人会进入到外企工作,或者工作当中与外国企业进行商贸外来,假如在学校可以学到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常识,那样以后在与外国人交际的过程中就可能防止不少麻烦。因此,为把学生培培养具备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使学生能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大家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中职英语教学除去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教师还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己任,充分强调跨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在课堂上真的做到把文化和语言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使学生学会英语交际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理解和传播本族文化,在文化流通和交流过程中融合文化,使文化常识成为特殊的有创造性的精神财富,培养新世纪适应全球化进步的新型英语人才。最后应当强调,教师是达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的的重点,因此应不断提升自己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修养,不然跨文化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海外外语教学,1997,.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罗颖德.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剖析[J].高职高专,2007,:32-34.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国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