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学员体能练习心理疲劳问题初探

点击数:232 | 发布时间:2025-02-13 | 来源:www.guanxiufeng.com

    1、体能练习心理疲劳概述

    体能练习心理疲劳,是指在体能练习环境下,因为很多原因的反复刺激而使人产生的心理负荷积累到肯定限度时,所对人导致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它是学员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常常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反映迟钝、动作错误率上升、运动能力降低,情绪不稳定,意志减弱、厌倦练习等,紧急时还会出现消化不好的,失眠,内分泌紊乱等躯体化症状。可见,体能练习心理疲劳不只能使学员的练习效益减少,甚至可能致使心理问题尤其是还处于身心进步时期的军校大学生群体。

    2、军校学员体能练习心理疲劳的致因剖析

    1.思想认识模糊,参训内驱力不足。通过调查获悉,很多学员觉得:现代战争打的是高新技术,拼的是先进装备,“刺刀+格斗”的拼杀早已让坐落于“键盘+按钮”的非线性、非对称、非接触作战,因而体能练习只须应对考试过关就好。这种思想上的糊涂认识在一定量上致使了学员参训的内驱力明显不足。

    2.焦虑情绪紧急,心理适应力不强。军校学员不同于普通的地方院校大学生,是一个本身就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群体。军校生活的特征,需要学员需要维持高水平心理适应力,经受严格的管理约束,承受繁重的作业和公差勤务等潜在重压。不少学员重压较大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出现心理疲劳。

    3.意志品质薄弱,自我效能感不高。目前步入军校的学员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员都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特别是军校现实与理想中的大学浪漫生活的反差,给意志薄弱的学员导致了很大的不平衡心理。体能练习是随着着“苦”、“累”的过程,一旦学员意志品质薄弱,就会使学员的练习自我效能感减少。

    4.教学内容枯燥,练习办法单一化。学员常见觉得,体能练习教学内容枯燥、练习办法单调,缺少新意,信息刺激过少,课堂容量太小,教学练习办法陈旧等等,这类都容易引起学员体能练习心理疲劳。

    5.目的设置粗放,训管方法僵硬化。现在很多院校存在着目的设置粗放、阶段性细化程度不够的现象。用这种粗放设置式的目的,只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目的分段控制,必然导致训管方法僵化。学员一旦经过多年努力练习仍没办法达成终极目的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

    6.躯体损伤困扰,练习保障形式化。很多院校的体能练习违背人体生理机能规律,譬如:有些学员队一天安排2~3次5公里跑,有些在早操和就寝前时间内推行“三个一百”练习(100个俯卧撑、100个蛙跳、100个仰卧起坐)等等;加上营养、医疗等保障服务跟上不准时,练习损伤和意料之外状况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学员对练习损伤的恐惧心理,从而引起心理疲劳。

    3、军校学员体能练习心理疲劳的防治方案

    (一)加大融合多样化的微观调节手段

    1.常识教育,提升思想认识摆第一。第一,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快报等宣传活动。第二,要重视从体能练习中去加以教育引导,坚持把解决心理疾病和实质问题结合起来。最后,看重家庭教育。家庭是培植学员心理素质的要紧场合,也是学员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疲劳后的疗养所。

    2.文化熏陶,占领意志品质主阵地。中国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对中华儿女的心理产生独特的影响。立足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积淀,从红色文化中勉励,从影片文化中汲取。对军校学员进行心理熏陶,使其树立坚定的意志品质的做法,具备要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环境调节,树立行动指向风向标。校园是学员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合,校园环境是促进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要紧场合。一个出色的校园环境一直潜在地向学员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障碍使学员在无声无息中同意教育。

    (二)采取有效多元化的宏观防控手段

    1.变换练习方法,防止单调感。具备不断重复特征的长期体能练习所导致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是产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应付方法之一是不断改变练习方法,以缓解练习的单调和枯燥。可以将一天的练习内容合理安排,不同练习项目穿插进行,不同供能系统的项目交替安排。也可以用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来达到练习体能的目的。

    2.丰富练习内容,增强趣味感。兴趣是大家前进的不竭动力,富有趣味的体能练习可以让学员们在艰苦的练习环境中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可以尝试将趣味游戏穿插在体能练习每个环节当中,一方面有益于调节学员练习的积极性,其次也有益于活跃练习氛围,缓解心理疲劳。

    3.革新练习办法,激起开心感。假如练习办法千篇一律,程序套路老旧,必然对学员产生厌倦,为此,在练习办法上要不断革新,突出实效性,使学员通过努力刻苦练习,可以看到自己所获得的成绩,从而提升练习积极性,激起练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4.合理设置目的,降低挫折感。在为学员确定体能练习目的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和个体差异性,把长期目的或终极目的分解拆散成短期目的,变成学员的个人目的,使学员感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努力练习得以达成,以形成好的心理预期,增加自己适应性。

    (三)引入心理行为练习教学模块

    心理行为练习是指以特定心理特点为目的,通过借用多种刺激方法,对人的心理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使人的心理状况发生变化,并能控制达到最适合的程度,借以提升心理效率,增强身心健康。

    引入心理行为练习这一模块,目的就是要在军事体能练习全程加上调节器,一方面通过加大学员基础心理素质提升产生心理疲劳的感知阈限,从而推倒“心理疲劳墙”,抑制心理疲劳的产生;其次通过心理行为练习增强了学员的心理耐受力,出现心理疲劳后,飞速调节,从而压缩了心理疲劳状况用途的程度和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对个体的影响。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