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进步非常快,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构成国内现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明确了高职教育目的应是:根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位所须知识为目的,培养学生完成目的职位工作的能力。本钱会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怎么样适应这一需要?本钱会计教学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市场的对接,这是每一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长期以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基本的会计理论知,使学生综合素质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不断提升。2006年成为重庆教改试点专业,自2008年以来平均每年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获奖十多项,这类均与大家一直看重和坚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不可分的。
1、本钱会计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通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渐渐开发形成了符合实质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本钱会计教学模式:(1)围绕本钱会计职位职责展开课程设计(2)依据企业需要并结合学生后续进步的需要去确定课程内容;(3)根据工作项目的先后,秉承理论常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原则来组织课程内容(4)构建“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从旁引导”的课程教学模式(5)打造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机制(6)看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1.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课题组在与企业专家一同探讨,明确本钱会计职位工作基本职责,发现本钱会计的工作重点是核算和剖析。而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特征,确定本门课程的核心是正确进行本钱核算,并依据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进一步细分为模块。模块的编排大致使用“导入案例-理论常识的解说-XX的核算实例”三个部分。
2.课程内容的选取。(1)依据企业的职位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因为本钱核算差错会直接致使企业的损失,因此,本钱会计职位职员的基本职能第一就需要学会基本的核算程序。从企业本钱控制的角度看,准确的本钱核算是进行本钱控制的基础。而在本钱核算过程中,难题之一即是会计数据之间的对应、稽核关系。本课程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对数据的计算,而是以各项会计数据以报表为载体进行传递,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定重点考虑了原始凭证的编制与其与记账凭证的衔接。(2)依据对学生可持续进步的需要来确定课程内容。本专业学生毕业条件之一即是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助理会计职称考试。助理会计师对会计科考试的内容,由财务会计、本钱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所对应。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涵盖了助理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课程考试概要本钱核算部分的内容,除此之外,会计实务界顶尖的注册会计职称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考哪几科均涉及本钱课程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顺利通过助理会计职称考试奠定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进步创造条件。
3.课程内容的组织。(1)根据工作项目的步骤组织。在实质工作中有的工作项目之间存在着顺序的需要。譬如说生产本钱在完工商品和在商品之间分配,得到本月完工商品总本钱与单位本钱之前,需要完成生产要点的分配、辅助生产本钱的分配、制造成本的分配。因此,在,在教学过程中,组成商品本钱的成本分配就应放在生产本钱在完工商品和在商品之间分配之前进行。(2)将理论常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解说的方法来组织。以往的做法是先讲理论后讲案例。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因为欠缺感性认识,非常难理解这类理论。然而若是先直接讲案例,再总结引出理论,则学生在做实践项目时因为不知整个操作步骤,而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的引导去学习,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本项目的做法是将每个项目相应模块的编排大致根据“导入案例-理论常识的解说-XX的核算实例”的解说过程,将理论穿插到企业本钱核算的操作过程中去进行解说。
4.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办法总是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同意”,这种办法常识容量大,但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唤起。本项目使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饰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的互动,激起学生学习本钱会计主动性。比如在解说项目“CPS的确定”时,可以用“角色饰演法”来进行阶段性总结。设定角色销售、产成品仓管员、会计职员等角色,需要学生分组分角色饰演,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生产步骤和本钱核算。
5.课程考核。教学考核中,打造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机制。平常成绩由上课考勤、回答问题、课堂作业、学生自主评测得分(即由学生依据我们的学习状况,自主写作实训报告、实训日记)组成,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6.师资队伍。通过组织专业教师考取各种资格证书、参加培训机构,到企业挂职训练等形式培训了“双师型”专业教师。目前,执教本钱会计课程的专业教师,除开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以外,均已获得了注册会计师、会计师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本钱会计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从2010年在2009级学生开始实行,现在正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逐步运用于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这三年来的推行和不同改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非常快,并获得了显著成效。
2、教改推行成效
通过系列教学改革手段,学生专业素质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得到了周围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的一致好评。譬如重庆方舟事务所负责人就明确表示很欢迎我院毕业生。而且用人单位明确反映实行教改后毕业生的水平较实行教改前的毕业生专业能力有所提升,职位适应周期变短。
本钱会计课程是助理会计职称考试内容“初级会计实务”的要紧组成部分,课程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专业证书考试。教改前我校学生助理会计师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而教改推行后这几年来本专业学生考试通过率均在45%以上。而助理会计职称考试通过率一般为11%左右。同时,本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各项国家级、市级竞赛中共获得奖项合计15次。
教改的推行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本项目教师在市级、校级各类教师技能竞赛中,共9人次获奖,并多人次受邀担任市级技能竞赛评委。
3、问题和考虑
在教改推行的过程中,大家注意到:企业的需要渐渐变化,对人才的需要愈加高。对于在校的学生,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修改教学计划去适应企业的需要。但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又如何去应付企业的需要?这个问题的实质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的定位。
国内现在对于高职教育的需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各级各类教改也围绕着这项目的展开。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对于高校的考核中网站权重最重的指标就是毕业生就业率。企业仅需满足自己需要的人才,因此,就业率是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同度。但,伴随经济的进步,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这样的情况下,毕业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力强烈、学会速度快慢就看上去尤为重要。因此,对于高职教育的需要,应当综合考虑毕业生就业率与后续进步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拓展的各级教改,大都是以培养学生职位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以后的教改工作,应当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后续进步能力。